從有條件恢復到暫緩開放,兩岸之間的「小三通」有何政治意涵?

從有條件恢復到暫緩開放,兩岸之間的「小三通」有何政治意涵?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此次陸方先宣布有條件開放「小三通」後又取消,恐怕是要避免外界誤以為兩岸沒有「九二共識」也能恢復協商,將「朝令夕改」歸之網路民意反彈,其實正是政府的不作為。

中國福建省應對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綜合協調組,曾於4月29日發佈公告自5月10日零時起實施《台胞來閩入境檢疫便利通道措施試點》,在金門、馬祖連續居住滿28天以上的金門、馬祖籍居民,通過福建對台「小三通」客運直航口岸至福建,視同為中國低風險地區入閩人員管理,無需隔離。

福建省原預定於5月10日零時起實施台胞入境福建檢疫「便捷通道」措施,但政策尚未上路,8日卻先喊停;其因為台灣出現超過10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為由,認為已不再具備按原訂時間開展有關試點工作的條件,將暫停實施便捷通道。

針對中國單方面宣布「有條件」解禁小三通的善意,贊成者表示「樂見」中方釋出,並向民進黨當局喊話,若時間點以及條件成熟下,可以讓小三通復航,顯示台方對兩岸交流的善意。

但持保留論者以為,變種病毒造成全球疫情再發燒,加上國內華航機師、諾富特防疫旅館事件讓台灣本土疫情爆發,面對疫苗注射覆蓋率不足、採檢費用過高、防疫旅館和醫療體系是否能承載染疫或隔離的人員,能確保金門「零確診」防疫不產生破口,諸多民眾抱持相當保守看待。

反對論者質疑,這是將「金馬地區內部化」,因為「習五點」指出:「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批判有條件開放「小三通」,實為一種包裹糖衣毒藥。

對此,民進黨當局所公開宣示一貫政策立場即是,在疫情可控前提下,恢復小三通兩岸人員往來交流,在兼顧防疫及逐步推動兩岸交流,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疫情的科學判斷、國際間疫情的發展,還有國內防疫量能及兩岸互動情勢等相關因素來檢討。

陸委會也宣稱已會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交通部等相關機關共同研擬、評估中,會在確保國內防疫無虞後,推動雙邊正常有序的往來與交流。

政策反覆引起網民質疑,中共中央提出什麼說法?

此一對小三通入境的金門及馬祖旅客放寬檢疫,該政策在微博發布後,遭不少中國網民反對和質疑。

此政策資訊在微博獲四萬多次轉發,許多網民對此紛紛表達不滿,反對者批評中國對台政策一直給予台灣優惠待遇,譏諷連疫情隔離也要給予台灣民眾額外特惠;批判此政策鬆綁為「跪台」、「資敵」之舉措。

如此網路激進言論無異是批判中國對台政策,也是「妄議中央」,凸顯崛起中國社會充滿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及言論自主性,未來網路公共領域言論,是否進一步會影響中國對台政策轉向強硬呢?還是受到黨國限制而噤若寒蟬呢?此頗值關注。

首先,官媒澄清政策鬆綁在於經濟需求,而非對台政策優惠待遇。

面對網路上如此激進及批判言論,《環球時報》為此次小三通政策鬆綁辯護,澄清這並非對台政策中之「惠台」、「統戰」政策,也非中央對地方分配任務,而是出自於福建省經濟活動之需要。這樣解釋反而說出中國政府是為經濟客觀利益,而非是基於對台統戰造成「利台不利中」委屈求全政策。

楊鎮浯:金門縣府將持續為重啟小三通預作準備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顯然,若朝此方向解讀政策出台,其意義既非是基於人道主義、給予台灣民眾便利性,反而是利於福建經濟利益需要。這樣解釋試圖轉移公眾質疑,也使對台政策逐漸缺乏「特別性」、「優惠性」、「統戰性」,對台政策並無「卑躬屈膝」、以大事小。

換言之,隨中國公民社會崛起,激進和非理性聲浪也隨言論空間擴大而飆漲,台灣對陸政策應將兩岸公民社會納入政策思維,避免中國公民社會成為其對台政策轉移內部矛盾之「洩洪池」。

其次,宣佈有條件開放小三通到暫緩案,凸顯對台政策並未服軟示弱,避免外界誤認為兩岸已恢復協商。

從2020年2月起,小三通客運因金馬地方政府建請中央政府因應疫情肆虐暫停中斷,一年多來已嚴重影響金門當地商機。據金門縣縣長楊鎮浯所言,金門、廈門已是生活圈,中斷小三通客運對產業、生活、交流、金流影響甚鉅,因此,縣府提出「兩周開一班」方案,代表著小三通復航之「開端」。

事實上,中國對台政策係以「融合促統」主軸,強調兩岸社會融合。在民進黨主政時期對台政策偏重「反獨」大於「促統」,強調單向融合,採取片面不待協商單邊行動;而在國民黨主政時期則對台政策以「促統」大於「反獨」,更重視雙向融合,強調雙方協商。

此次因應疫情,民進黨當局因金馬地方政府建請片面關閉兩岸小三通,此並未與中共當局事先協商;若此時中共當局主動宣佈恢復「小三通」,恐使外界誤認為對台政策「服軟」、「示弱」,且造成兩岸恢復協商假象。

從宣稱開放到暫緩,凸顯「九二共識」是兩岸對話協商之「通關密語」

中共當局批評,自2019年疫情發生以來,台灣單方面暫停中國居民赴台,關閉金門、馬祖與福建的「小三通」,大面積取消兩岸直航航點,「嚴重影響了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交流,嚴重損害了兩岸同胞正當權益」。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聲稱,當前兩岸民眾期盼恢復兩岸人員往來,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民進黨當局應該做的,是停止借疫情等進行政治操弄,取消阻礙兩岸民眾往來的限制性措施」。總體而論,中共當局認為民進黨假借疫情限制兩岸交流,並不希望取消「小三通」,也期盼擴大及深化兩岸經社文交流。

國台辦點名吳釗燮為台獨頑固分子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中共當局認為兩岸應回到「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而新任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也曾重申2016年蔡英文總統就職時所揭示,兩岸的對話溝通將維持現有的機制;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