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一切閃耀的都不會熄滅——香港家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因為大家總是在說,一個城市總會有盛衰,就算你是東方之珠也難以避免。但是盛衰也好,變遷也好,總有一些東西是不會熄滅的。這些不會熄滅的東西,才是這個城市最寶貴的東西。
文:廖偉棠
一切閃耀的都不會熄滅
這篇文字是特別寫的番外篇,我願意把這個番外篇命名為「香港家書」,為大家分享幾首我這幾年所寫跟香港有關的詩,讓大家感受一下這個東方之珠,經歷了什麼樣的轉變。第一首〈大角咀,尋春田花花幼稚園不遇〉。
別來無恙嗎
這是另一個香港。
走在唐樓間漏下的陽光中
看紙扎店裡唱紅梅記。
那些透明的身體裡有心
那些燒鵝有靈魂
窗有撲翼聲。新生活耦合著舊生活
老孩子帶領小孩子
騎樓倦眠如一騎雨人
在半途遇劫爛漫。
那些花哪兒去了?
他拿著一塊磚頭
敲擊彩虹。還認得我嗎?
我是你幻聽的校長。
在貓眼裡在狗爪裡
在潛過茫茫滄海的
一條白飯魚的懷裡。
步步花花,畝畝春田,
一江好夢全無恙。
它不是另一個,
而就是這一個香港了。
跟我同齡的,或者說比我年輕一點的,或者說家裡有小孩子的聽眾,可能就會知道春田花花幼稚園這個典故是從哪裡來的。那是香港最為大家所歡迎的一個動畫人物,麥兜。在麥兜故事裡,他和麥嘜還有一些小鴨子、小牛、小河馬等等小朋友,他們一起就讀的一個幼稚園就叫「春田花花」。
這個幼稚園位於香港九龍大角咀的角落,全園只有校長和一個老師,這個校長大家也知道,他身兼多職,又是賣小吃的,又是做飯的,又是開校車的。那個老師則是什麼都教,甚至教小朋友們很多在香港職場的生存法則。
我是個麥兜迷,有一天我在一本舊的麥兜漫畫裡發現了一個春田花花幼稚園的地址,便決定去尋找這個幼稚園。當然我知道這地址是虛構的。我真的到了那個地址所在處走了一圈,雖然沒有找到幼稚園,卻找到了香港。
在春田花幼稚園裡放眼所見,都是些普通得不得了的香港小朋友。他們受的不是多麼貴族的教育,沒有得到多麼高端的指導,但是他們卻從這麼一個校長和老師身上學會了最基本的善良。我想正是這種香港的人、他們的善良,構成了我所謂的一江好夢。
在這個基礎上面,我們再去理解香港近年發生的很多事,也許能夠明白香港人的擔憂是什麼。這首詩要寫的,並不是香港變了多少,反而是想寫香港有什麼東西是不變的。這個香港跟某些港片裡所講的香港,是很不一樣的。
麥兜裡的香港,與其說是香港,不是說是九龍;與其說麥兜裡有一種香港精神,還不如說有一種九龍精神。九龍的香港更接地氣,更為守望相助。和大家公認的唯利是圖、力爭上游的中環價值不同,麥兜系列的香港電影永遠凝聚著一種「春天花花幼稚園價值」:樸素、務實、隨遇而安,還有點「憨」。
春田花花幼稚園的「舊址」,據說就在埃華街上,但我把大角咀和埃華街走遍了,都沒有發現傳說中坐落在「德和燒味」樓上的春田花花,只有一家接一家的微型房地產公司,像電影的背景、麥兜的媽媽麥太工作的地方。但是我發現那裡的年輕人甚至中年人,都很有麥兜和他的同學的氣質,樂天安命、不緊不慢,漸漸自如地融入四周舊樓舊街的「保護色」裡。
春田花花同學少年多不貴,麥兜住在舊區大角咀的舊樓裡,他的家庭在九龍不算罕見:單親媽媽靠炒股做地產經紀等不穩定工作拉扯大孩子,孩子長大後也一樣浮沉於底層文員。其他小朋友長大後的職業:酒樓帶位員、商場停車員、報紙送貨員……都是香港最草根階層的工作,在中環人的眼裡,他們基本都是不能向上流動的一群,是所謂下流社會。但是在他們大角咀媽媽的眼裡,他們始終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一群。
所以說這是另一個香港,紙紮店、唱紅梅記,燒鵝、靈魂,舊唐樓的窗像翅膀在風中有撲翼聲。我始終找不到春田花花幼稚園,它可能在過路的貓眼裡、狗爪裡、在潛過茫茫滄海的一條白飯魚的懷裡。步步花花,畝畝春田,這些似乎不存在繁華香港的事物。它不是另一個,而就是這一個好好的老香港。
接著下一首詩叫〈香港夜曲〉,那是在二○一四年夏天所寫的。
晚安,香港,小香港
隨便那機場是新是舊
隨便它人來人往
夜色如饕餮獸,會否
在你唇邊呼吸前止步
晚安,香港,小香港睡吧,香港,小香港
萬戶燈火不過蚤滿裘
撒在輪迴路上
我們自己就是星光酒
青馬如露水帶走了橋
睡吧,香港,小香港夢嗎?香港,小香港
把夢打包送進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號
貨櫃碼頭。工人罷工
大海拒絕這場伶仃夢
夢嗎?香港,小香港漂走,香港,小香港
在維多利亞港的腰際
遭逢那如盲人
摸象般夜行的老渡輪
告別哀悼乳房的皇后
漂走,香港,小香港再會,香港,小香港
在半山他們早已掘好
你鑲鑽綴金的
小墳墓。你從此安眠
還是要醒來一起上路?
晚安,香港,小香港
這首詩就是從一個從香港機場降落的人,一路坐著車,路過貨櫃碼頭,去到維多利亞港,再去到香港島,這麼一個過程中他跟香港所說的話。
香港常常被不理解它的人,或者說在某些大城市裡觀望的人,稱之為彈丸之地,小香港。我在詩裡也直接稱呼它為小香港,但我這麼稱呼它,是帶著一種愛憐,帶著一種珍惜,這樣的口吻就像呼喚自己的小孩一樣。
香港因為它的小,很多東西做得很精緻、很準確,它要求高度的自律,才能在這麼小的一個地方維持它的繁榮,維持著運作。若是把一些龐大的邏輯強加在它身上,是行不通的。

也還是二○一四年的深秋,雨傘運動過後,我寫了這麼一首,也許是我最動情的跟香港有關的一首詩,叫〈趁還記得〉。
趁還記得,睡前剃鬚。
趁還難過,夢中再次話別亡友。
趁還痛苦,醒來仍然撫摸這個城市,
讓在海邊徘徊的晨光再次亮透你的衣袖。趁秋天尚還沒有變灰,到旺角去讓烈日審問靈魂。
趁黑夜尚還沒有躡足走路,跟上它的漫遊
從銅鑼灣到金鐘,走一條也許是最後一次走的路。
趁還記得,填好信封回郵。
趁晝長夜短,
收拾好平生故事,落草為寇。
其實這首詩來自於一個非常日常的場景,也是我自己經常犯的毛病,就是忘記刮鬍子。其實如果大家是男士的話,就知道我們早上起來刮個鬍子,然後再出門上班上學,這是比較正常的。但我老是忘記,都是時間到了,要出門了,才想起「唉呀,忘了刮鬍子」。
後來,我就改在睡覺之前刮鬍子,那樣我基本能記得起來。雖然第二天早上會長出一點點青青的鬍渣,但是總比沒有刮要好。於是我突然想到,睡前刮鬍子,這是一個跟紀念、念記等等有關的一個舉動,讓我從此出發寫了這首〈趁還記得〉。
趁熱情還在,我們準備好一個信封,貼上回郵郵票,寫上回郵地址,再寫信給未來的自己,希望將來能收到他的回信說,「我並沒有忘記」。
最後分享一首我今年在林口——香港以外的一個地方所寫的一首關於香港的詩,這首詩叫〈一切閃耀的都不會熄滅〉。
我坐在一個新城市
最新的公園
看著女兒在沙池裡把堡壘推翻又建起
天空上有薄薄的烏雲,雨在待命
初夏的正常景象
孩子們跟隨各自的母親
把笑聲交給跑向四方的風
有的風在哭泣
有的風已經穿上風衣
我低頭向手機吃力地辨認
老城裡一位老者的聲音
(是我每天仍在想叨的粵語)有的風在洗臉,用翻滾的砂石,
有的風已經開斲了風眼,埋下火藥
我低頭向遠方致敬一位老者的聲音
一位年輕人的聲音
他們代替了我站在被告席上有的風反覆把門拍打
不知道它是想進來還是出去
想拒絕還是喚醒雨在待命,雨在抗命
漆黑的鋼鐵環繞太平洋流轉
有的風堅持激蕩樹葉、海浪、每一座山
有的風堅持擁抱樹葉、海浪、每一座山
這首詩書寫風雨的各種形態,這些變動不居的事物遇見更大的命運時會做出選擇,你可以學習它們忠於本性的方式。唯有那樣,才能擁抱自由。
因為大家總是在說,一個城市總會有盛衰,就算你是東方之珠也難以避免。但是盛衰也好,變遷也好,總有一些東西是不會熄滅的。這些不會熄滅的東西,才是這個城市最寶貴的東西。
之所以堅定地說一切閃耀的都不會熄滅,是指那些讓香港成為香港的那些人、那些抉擇,他們發出璀璨光芒照亮我們以為不能照亮的幽谷,正如魯迅先生所說,讓我在黑夜攀登那鐵的城堡的時候,能聽見另一方攀登者傳來他的匕首撞擊鐵壁的聲音。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走近現代詩的40條小徑》,新經典文化出版
作者:廖偉棠
40堂詩意講座X 63首現代詩經典。
廖偉棠帶路,說新詩也說詩人的故事,
開啟人們對情感節奏的感知,走近文字蘊藏的詩意。
詩是什麼?是文字美感。
美感是肉體感受,不是理性判斷結果,
當波赫士要說明詩歌時,他引用了德語詩人西萊修斯(Angelus Silesius)的一句話做總結: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The Rose is without an explanation; She blooms, because She blooms.)
「新詩」誕生超過一百年,人們熟悉胡適、徐志摩、余光中這些著名詩人,〈人間四月天〉、〈再別康橋〉、〈鄉愁〉也是許多人朗朗上口的名篇,為什麼人們還是對現代詩陌生,或是認定現代詩難懂呢?
這本書是熟悉古典詩文,又熱愛現代詩創作的廖偉棠,透過四十個角度與主題,深入淺出地帶領讀者重新認識「詩意」,認識現代詩與文字的美。全書含括近百年來的經典詩人和詩作:周夢蝶、瘂弦、洛夫、夏宇、北島、顧城、西西、梁秉鈞、黃燦然、張棗、余秀華、洛爾迦、宮澤賢治、保羅·策蘭、奧登、布考斯基、辛波絲卡、胡適、卞之琳、廢名、穆旦……廖偉棠文情並茂地引詩論藝,除了是一本了解詩歌的完整論述,也是展現廖偉棠豐厚詩歌教養的創作,是現代詩的入門書。
本書特色
- 整理自廖偉棠有聲詩歌課《詩意》
- 深度廣度兼具的一次中外經典現代詩彙整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一圖看懂】民生基礎建設的資安防禦為何重中之重?ACW SOUTH沙崙基地打造天然氣、石化、變電所三大測試場域為大眾保駕護航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幾年的新冠疫情、俄烏戰事奪走許多寶貴生命,讓網路流行一句「你的歲月靜好,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當我們能夠安居樂業過著恬靜生活,其實是仰賴一群人在社會各個角落堅守崗位,多數人才能享受無虞的生活及安全的家園。

我們在食衣住行許多方面皆與水、電、天然氣等資源息息相關,在高度數位化的現代,臺灣在面對這些資源的基礎建設時,網路安全的防禦為何比其他國家更需謹慎面對?這件事可以從俄烏戰爭獲得啟發。
從俄烏戰爭居安思危,臺灣每月面臨4000萬次的網路攻擊
有人說如果有一天真的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那一定會發生在網路上。從近期的俄烏戰爭來看,除了使用傳統槍砲坦克,更值得注意的是雙方都派出大量IT駭客,攻擊對方的油水電重要基礎建設的伺服器、通訊設施,企圖阻斷即時資訊,藉此癱瘓敵方的民生設備運作。
事實上,一般駭客不會主動攻擊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大多是鎖定企業等級為目標,像是美國燃油管線營運公司,受到來自東歐的勒索病毒攻擊,被迫暫停營運同時還要支付新台幣1億4,000萬元的贖金,造成當地民眾恐慌,發生一波搶購燃油熱潮。
而臺灣因為政治戰略的因素,外部駭客總是虎視眈眈,想要癱瘓我國的民生關鍵基礎設施。過去幾年間臺灣每月平均受到2,000萬到4,000萬次外來攻擊,甚至懷疑一起大型惡意軟體攻擊,幕後的駭客是有國家力量在撐腰。
臺灣民生建設資安防禦迫在眉睫,ACW SOUTH沙崙基地扮演關鍵角色
身為島國的臺灣,電力、石油、天然氣及水利等資源設備,是供應國內經濟發展及民生需求的重要資產。面對各項能源設備資安的防護,我國經濟部長王美花過去就曾公開表示,「油電水等關鍵設施假使被破壞,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資安是重要基本功,一定要發展做好防護措施。」
身為國內首屈一指的「ACW SOUTH沙崙資安服務基地」(以下簡稱 ACW SOUTH資安基地),承接起重責大任,提供資安實驗場域,模擬攻防演訓及產品驗測服務;也會邀請資安服務廠商與工控營運業者到沙崙場域,進行實作的技術交流。
ACW SOUTH資安基地計畫團隊表示,「透過資安服務商與工控營運業者的交流分享,有助促進產業對於工控資安了解與場域運用;同時我們也會辦理工控資安等相關課程、研討會及交流會,鏈結資安與工控業者幫助雙方有更深入的技術合作。」
目前ACW SOUTH資安基地的「關鍵基礎設施工控場域」主要有「石化/化工、天然氣及變電所」三套系統,模擬五套攻擊劇本,協助相關基礎設備的管理者,在受到攻擊當下知道該如何反應,及早因應強化資安防禦實力。萬一遭遇偽造工作站監看數據、偽造命令操控電磁閥和空壓機、電驛傳輸通訊中斷等攻擊事件,就能立刻啟動應變流程。
走訪ACW SOUTH資安基地關鍵基礎設施,了解三大測試場域功能有多強
場域一、石化基礎設施
2020年臺灣兩大石化公司接連傳出資安攻擊事件,部分資訊系統感染勒索軟體病毒,造成加油站的支付系統停擺,導致消費者付款機制受到影響。
ACW SOUTH資安基地提供的化工模擬製程實體運作機櫃,是全台首座「石化/化工製程水位控制平台」,模擬情境為一般化工反應槽連續式循環水流水位控制,以水為循環流體模擬,可提供研究測試與訓練使用、自主開發攻防情境。來現場測試的業者,可透過視覺式監控介面與DCS收集現場監測儀表的即時資訊,做到收集完整數據紀錄及警報,具體測試資安防護設備與解決方案。
場域二、天然氣基礎設施
美國一家天然氣壓縮公司曾經受到勒索軟體攻擊,駭客透過魚叉式網釣攻擊入侵IT網路,再找機會滲透到OT網路,並在這兩個網路部署勒索軟體,導致人機介面、伺服器完全失能,公司業務被迫停擺兩天。
ACW SOUTH資安基地的儲槽氣體壓力監控系統,模擬情境為天然氣廠氣體儲槽壓力,使用空壓機模擬天然氣體,當氣體壓力高於或低於警報值時,系統畫面警示工作站主機,並同時記錄數據變化、警報和事件。
場域三、變電所基礎設施
2021年台電董事長說台電遭駭客攻擊幾乎每天發生;俄烏戰爭過程,俄羅斯駭客也曾嘗試對烏克蘭發電廠下手,利用資料破壞軟體發動攻擊,藉此癱瘓高壓變電所,讓烏克蘭當地無電可用。
電力系統無論在發電、輸電及配電的任一部分發生故障,都有可能影響整個供電系統異常,因此保護電驛的作用就在及早隔離故障,避免影響到後續的相關設備。ACW SOUTH資安基地的保護電驛監控系統採用IEC61850標準來進行網路通訊,可用來監視、記錄電驛突發事件,藉此模擬變電所遭受攻擊的危機處理。
要讓臺灣關鍵基礎設施免於駭客襲擊,可說是天方夜譚,但我們能做的是提升資安、強化防禦韌性,更有餘裕時間來防禦或補救攻擊。ACW SOUTH資安基地的關鍵基礎設施,目前打造了三大測試場域,擁有可實際演練的攻防腳本,並進行資安產品的驗測。
ACW SOUTH資安基地深知臺灣以製造業起家,尤其近年半導體領域成為舉世聞名的護國神山;另外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議題,綠能也是前景可期的重要產業。因此在ACW SOUTH資安基地除了有關鍵基礎設施,還設計智慧製造、智慧綠能、半導體及物聯網等主題,可為相關業者做攻防演訓及產品驗測,有助提升我國整體資安防禦力。
「經濟部工業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