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臉書是想炫耀還是分享?話說我也犯過類似「阿帕契事件」的蠢事

我們用臉書是想炫耀還是分享?話說我也犯過類似「阿帕契事件」的蠢事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而分享和炫耀其實只有一線之隔,而那個標準其實就在我們這些追隨者手中。

最近李蒨蓉的阿帕契事件被吵得沸沸揚揚,當然不該洩露國家機密,但世界上還有很多新聞像是肯亞校園遭血洗的事情,更值得大家的關注。

這件事情我看的重點反而是社群媒體這個平台。因為這件事情不是被記者跟拍,也不是被爆料,而是被自己愛慕虛榮的PO文給害死,是個你我都有可能輕易犯下的錯誤。(假如你幸運坐上阿帕契)

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現代版本則是:「成也臉書,敗也臉書。」這些美麗卻也殘酷的社群媒體,就像潮流能把一個素人捧成明星,也能在一夕之間把他打回原形甚至一蹶不振。

為何對這件是特別有感呢?因為我也有在經營部落格臉書,也曾發生過被自己PO文燒到腳的經驗。

以前寫過一篇文章,PO了一些同事的工作照片,初衷是美意想分享產業現實狀況,後來沒想到被轉貼讓同事知道,她才緊急地提醒我說那是不能PO的。當下接到電話我整個人緊張到不行,立馬刪文,深深覺得自己為什麼要亂分享照片,那種恐懼和悔恨是會記一輩子的,讓我後來PO文都很小心。

網路影片照片就像是刺青一樣,你一上傳就怎麼洗都洗不掉,這也是為何網路名人裸照,性愛影片等都會被瘋傳(當然有的就是故意炒作),就像泰勒絲曾跟姊妹淘說千萬不要拍裸照,因為即使你不上傳也難保不被駭客入侵。

另外一個層面就是不用臉書的老爸,有天看到我在玩Instagram時問我:「你們PO這些東西到底是想炫耀還是分享?」我大拇指立刻停止打字,腦袋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有時候吃到美食,拍了好看的照片,買到美麗的包包,內心總會雀躍想立刻跟大家分享;但分享到最後也常常流於炫耀,像很多名媛部落客成天PO在小島玩樂的照片,比賽誰有的柏金包多,誰坐頭等艙,到最後就變阿帕契悲劇。

而分享和炫耀其實只有一線之隔,而那個標準其實就在我們這些追隨者手中。

當你愛一個人,他PO甚麼照片,寫甚麼東西甚至到業配文,你都會奉為圭臬,也就是俗稱的「鐵粉」;然而當你不愛他了,他的任何一切在你眼裡看來都是炫耀,覺得厭惡。

人大多是善忌的,看到別人越來越爽時就會開始眼紅,從一開始的羨慕按讚轉成忌妒。只要有人挑出紅人的弱點,就會像連環爆一樣,在大家心底炸開邪惡種子。

但請你把手機平板離手,靜下心思考:為何要讓這些虛擬摸不著的東西,牽動我們的情緒,甚至干擾到生活?

「社群」軟體看看就好,別太認真,因為跟家人面對面愉快用餐,與朋友開懷大笑的唱歌,和愛人擁抱牽手的感覺,才是真真切切的「社群」互動。

原文發表於Alex Style Diaries
你好,我是Alex,如果想看更多好文章請加入粉絲頁Instagram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