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發表「維持兩岸現狀」說,學者表示陸方恐難接受

蔡英文發表「維持兩岸現狀」說,學者表示陸方恐難接受
Photo Credit:蔡英文臉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陳一新昨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北京當局恐怕沒辦法接受蔡英文的說法。

民進黨昨日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與會者包括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桃園市長鄭文燦、宜蘭縣長林聰賢、前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和邱義仁。蔡英文於會中表示,民進黨處理兩岸事務基本原則就是「維持兩岸現狀」,也就是維繫台海和平及穩定兩岸關係發展。

自由報導,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會後轉述,蔡英文會中表示兩岸關係不應被視為國共關係,假如北京當局能突破國共框架,未來不論台灣由哪一政黨執政,皆能平等、友善對待,共同維護兩岸和平發展及協商交流現狀,則兩岸關係必能「峰迴路轉,波平浪靜」。

中央社報導,蔡英文會中也向美方喊話說,民進黨很清楚重返執政必須肩負對國際社會的責任,特別是維護台海和平的責任,和美方互動也會持續進行,不論是在2016年大選之前或之後,「美國政府對台海局勢的關注,我們充分理解並嚴肅面對,並樂於就重返執政後將如何處理兩岸問題,與美方充分意見交換」。

聯合報導,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陳一新昨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北京當局恐怕沒辦法接受蔡英文的說法。陳表示,習近平3月4日重申「九二共識」,強調如果共同政治基礎遭破壞,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過去北京當局是用「九二共識」當作兩岸交流前提,但習近平的兩岸政策紅線,似乎比大陸國家前主席胡錦濤「收得更緊」,而似乎也代表北京當局對可能取得執政權的蔡英文採取「嚴防嚴打」之姿。

相關新聞:接受陸媒專訪 許信良:台獨非民進黨建黨初衷

蔡英文會中發言昨日已放在臉書,全文如下:

近來很多國內外的人士,都在關心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動向。各界的關切,我們充分理解,也體認民進黨重返執政,在兩岸關係上必須承擔的責任,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但我們有信心可以處理好兩岸關係,避免意外,更不會挑起矛盾、衝突和對立。

做為一個積極為重返執政做準備的政黨,我們願意負責任地,來說明處理兩岸政策的態度和基本立場:

首先,我們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就是「維持兩岸現狀」,也就是維繫台海和平及持續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現狀;這是兩岸關係的核心,也是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將致力的目標。

兩岸關係不應被視為國共關係,北京當局若能夠突破國共框架,未來不論台灣由哪一個政黨執政,皆能平等、友善對待,共同維護兩岸和平發展及協商交流的現狀,則兩岸關係必能「峰迴路轉,波平浪靜」。

我們認知到,兩岸在現階段的發展上仍有所不同;但是台灣是民主多元的社會,任何政治領袖都必須包容不同的聲音和立場,尋求內部最大共識。如果雙方能夠達成這樣的相互理解,共同尋求最大公約數,必定能開啟兩岸關係新的可能。

其次,民進黨很清楚重返執政必須肩負對國際社會的責任,特別是維護台海和平的責任。美國政府對台海局勢的關注,我們充分理解並嚴肅面對,並樂於就重返執政後將如何處理兩岸問題,與美方充分意見交換。我們和美方的雙向互動,也會持續的進行,不論是在2016年大選之前或之後。

我們希望各界能夠從整體面,持續注意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相關作為,以及和美方的長期互動及信任關係的建構。民進黨會鞏固和美國之間的互信,並讓這份互信,成為確保兩岸關係和平及穩定發展的正面因素。

第三,我們充分認知台灣民主的可貴,在於體現主權在民的精神,而人民對兩岸政策展現的集體意志,是執政者必須依循的準繩。

兩岸關係攸關2300萬人民的利益與長遠福祉,台灣普遍的民意,是希望和對岸維持和平穩定關係,同時也能保有台灣的民主價值和未來自主性,這是民進黨重返執政對台灣人民的責任和堅定承諾。我們也有信心,能夠在當前複雜的國際情勢中,維繫台海的和平穩定,並且為下一代留住最多的空間和選擇。

民進黨將按部就班處理兩岸關係的相關政策核心問題。只要認清責任、站穩立場、遵循民意,展現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決心,我們必能一步步跨越障礙,刻劃出符合台灣最大利益、並為各方接受的兩岸關係路徑圖。

新聞來源: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蔡英文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