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一發不可收拾,拜登對納坦雅胡的「縱容」引發民主黨內分歧

以巴衝突一發不可收拾,拜登對納坦雅胡的「縱容」引發民主黨內分歧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拜登對中東地區的政策有自己的想法,不易受到黨內左翼勢力的影響。儘管民主黨內部存在一定壓力,有些人對色列並非抱持同情態度,但這不會改變現有的政策。

一群猶太裔眾民主黨議員也聯名寫信給拜登,稱美國不能僅是期望並等待局勢改變,事實是每天都有更多的人喪生。

在歐巴馬政府時期擔任國防部幕僚長的民主黨人巴許(Jeremy Bash)表示,民主黨基本上還是親以色列,但近年來以巴衝突並沒有減緩的趨勢,使該問題在民主黨內部更加棘手。

而針對拜登數次阻止聯合國安理會對以色列制裁一事,一位前歐巴馬政府國家安全官員表示:「布林肯稱希望以色列保護平民的聲明,至少顯示白宮有對安撫民主黨內部異議做出努力。」

雖然如此,拜登並未改變數十年前他剛當選參議員開始就採取的一貫立場,儘管民主黨內的猶太裔和進步派不斷呼籲他,對納坦雅胡政府採取更強硬的路線,拜登依然沒有讓步。

拜登在一週內3度否決聯合國安理會的以巴停火決議案,很可能使他在安理會內孤立,並使他多邊主義和捍衛人權方面的信譽受損。但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以巴衝突死亡人數的增加,目前雙方沒有停火跡象的事實,拜登面臨來自國內外的壓力將越來越大而難以忽視。

美國猶太人對納坦雅胡和其政策越來越持懷疑態度,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民調顯示,只有40%的人認為納坦雅胡領導有方,在年輕人當中,他的支持度更是下降到只有32%;但更令人驚訝的是,只有34%的人強烈反對向以色列採取強硬的制裁和懲罰性措施以扭轉目前的局勢。

自由派的美國猶太人團體J Street在民主黨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他們敦促拜登採取更多行動阻止更多流血衝突和導致如此局面的以色列政府。

群眾在5月15日於華盛頓特區示威抗議,示威者阿米(Jeremy Ben-Ami)表示:「我們敦促政府公開表態,以色列在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驅逐巴勒斯坦家庭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過度對巴勒斯坦示威者使用武力亦然。」

著名的進步派猶太作家貝納特(Peter Beinart)也在《紐約時報》上發表評論,稱讓巴勒斯坦難民重返家園是長期唯一的解決方案:「驅逐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彈,因為這就如同當年猶太人被驅除出耶路撒冷一樣。」

民主黨眾議員歐嘉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便公開譴責拜登政府:「如果拜登政府不能阻止自己的盟友,那誰可以?他們如何能夠信誓旦旦的說自己捍衛人權?」

然而,大多數專家都認為,拜登在很早以前就在心中將以色列定義為忠實的盟友。例如,他曾在1981年支持以色列轟炸疑似核反應爐的伊拉克設施,並稱自己為以色列最好的天主教盟友(拜登是天主教徒)。另外,拜登的外交政策是建立在鞏固美國傳統盟友的基礎之上。

美國民主黨內對以巴衝突立場不一,以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為首的溫和主流派,堅定支持以色列,認為其攻擊恐怖組織哈瑪斯是的合理自衛權;以桑德斯(Bernie Sanders)為首的進步派,則強烈譴責美國對以色列無條件的盲目支持,呼籲重視巴勒斯坦人權。

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阿比特(Carmiel Arbit)說:「拜登對中東地區的政策有自己的想法,不易受到黨內左翼勢力的影響。儘管民主黨內部存在一定壓力,有些人對色列並非抱持同情態度,但這不會改變現有的政策。然而,若衝突繼續升級,傷亡人數大幅增加,拜登才可能會改變立場。」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