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構防疫新生活:如何兼顧遠距辦公與幼兒學習,不會落得兩頭空?

親子共構防疫新生活:如何兼顧遠距辦公與幼兒學習,不會落得兩頭空?
Photo Credit: i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去,家庭多是休息放鬆的地方,現在,家庭還必須是學習的場所,因此你至少要設定4種比較結構的時間,才能讓接下來的生活有穩定的規律:大人的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大人陪伴孩子的時間、孩子自己學習的時間。

國內的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甚至也讓政府下達了全國停課的政策,但面對我們不曾處理過的狀況,許多家長極度擔心自己沒辦法兼顧工作和育兒,更不用說該如何引導孩子進行「遠距學習」,筆身希望從自己工作的場域和經驗,跟讀者分享,在當前嚴峻的防疫時刻,家長該如何兼顧遠距工作與幼兒學習。

覺察自我情緒是最重要的事情

根據相關統計,防疫的高峰期間,都會是家暴與虐童通報最高的時間點。理由不難想像,因為疫情對整體社會和個人造成的壓力與孤獨感、工作型態轉變與進度延遲,外加孩子因為生活空間與習慣的不規律,容易讓成人的情緒瀕臨崩潰,進而轉嫁到家庭內的人,造就各種令人遺憾的結果。

所以,面臨防疫期間的停課、防疫假等,大人一定要優先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變化,當發現自己的情緒已經開始變化,必須要趁還沒有崩潰之前,遠離當前的刺激情境或者可以事先跟另一半約定,當自己已經有了情緒時,由另外一半接手當下的事情,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COVID-19產生的防疫壓力感不容易排除,在這段高壓的期間,你不應該再給自己更多的壓力,我認為在家與孩子一起防疫的父母都需要接受到一點:混亂就是這段期間必經的過程,抱持著一定會混亂的心理準備,不用當個表現百分百的父母跟員工。

親子一起重新建立家庭作息

防疫期間的前幾天,工作上能拖的事情就盡量拖,因為在這個階段你需要跟孩子相互協調出不同於以往的作息結構。

過去,家庭多是休息放鬆的地方,現在,家庭還必須是學習的場所,因此你至少要設定四種比較結構的時間,才能讓接下來的生活有穩定的規律:大人的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大人陪伴孩子的時間、孩子自己學習的時間。

跟著孩子找出你們這四種時間點,並把時間點定下來,像是早上的9點到10點可能是你固定陪伴孩子的時間,10點到11點是你工作的時間,同時也是孩子自己學習/遊戲的時間,11點到11點30你可以再陪孩子一段,11點30之後,你可以讓自己休息15分鐘。

建立這樣固定的作息很重要,因為要有穩定的作息,孩子才不會因為無法預測而顯得煩躁或害怕。也因為有這樣的固定作息,你才可能知道該把工作上緊急或不緊急的事情放在哪個時間點處理。

降低不可預期的心理挫折,是邁向穩定防疫生活的第一步。擬定好之後,將這個作息表寫下來或邀請孩子畫下來,張貼在家中明顯的地方。

我該如何安排在家辦公的時間?

要同時遠距辦公外加陪伴孩子非常不容易,所以工作效率非常重要,安排一個你最有效率的時段,把那個時間留給自己,你才能盡速完成工作,空出時間給家人。

有些幼兒園會安排線上的課程,那這個時間也可以是你工作或是休息的時間,但我個人會安排為我休息的時間,因為學齡前的孩子很難完成線上課程,多少還是需要大人的一些輔助,這時候若我安排工作時間,效率反而會非常不好,而關心孩子上課的內容,也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每個家庭與家長的工作習慣都不同,所以先找出對你自己來說最有工作效率的時間,把這時間空下來給自己,之後才能專心地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的時間要做什麼?

幼兒園或許有安排線上學習的課程,網路上家長也很容易可以找到很多的線上學習網站跟資源,但學齡前孩子對於影音課程的吸收能力畢竟還是有限,況且幼兒階段的視力發展相當重要,所以長時間的線上學習並不理想。

從幼兒學習的角度來看,成人的陪伴仍是相當必要的。因此,非線上影音的學習型態,就是很理想的學習素材,例如兒童桌遊、棋藝、繪本閱讀、藝術探索、積木建構、兒童瑜珈……等,都是成人可以安排的內容。

家長可以跟孩子討論,每天在這個時間想要做哪些活動,這段時間就是專心地陪著孩子體驗這些活動。惦記著工作是沒辦法專心陪伴孩子的,孩子也會從你的身上感到煩躁與焦慮,這樣的親子互動品質並不理想。學齡前孩子對於成人陪伴的需求是最高的,所以我強烈建議家長一定要有一個專門的時間陪伴孩子一起學習。

但家庭不完全等於學校,家長不用過於強調學習的進度,反而是放心地讓孩子可以在家中體驗各種活動的學習樂趣才是重點,

大人可以有自己的休息時間嗎?

當然,大人的休息時間非常重要,前提是,你要答應孩子會有專門陪伴他的時間,讓孩子理解他的等待是值得的。而且,孩子也需要學習「當大人在忙碌或休息的時候,自己做點事情」,要讓孩子知道:安靜等待大人工作或休息,是對家庭的重大貢獻。

如果大人連自己都沒有辦法照顧好,勉強自己用疲累的身心靈去面對孩子,更可能會產生負的親子互動品質,盡可能讓自己有一段完整的休息時間,才能持續提供更好的親子互動品質。

開始讓孩子主動參與家庭事務

除了一般的學習經驗外,我認為此刻也是最好的時機,一定要讓孩子主動參與家庭事務。因為防疫期間,大家都要長時間在家裡,過去我們習慣外食,也甚少參與實務製作的過程,在這個時後,引導孩子與你一起準備家裡的三餐,讓他能參與在食物的製作過程當中,絕對是最棒的學習經驗。

除了飲食,對於家中環境的打掃,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現代人的家庭生活節奏緊湊,對於飲食跟家庭勞務也時常外包,孩子甚少參與其中,但讓孩子知道維持一個家庭要做的事情並不少,才夠有效養成他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學習不會只有發生在學校的場域,透過成人有計畫地引導孩子參與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是一種最大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