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川普現象(思想42)》:川普現象與華人自由派知識分子的分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期的「解讀美國大選」專輯,刊出5篇論文,「華人世界的川普論爭」刊出20篇論文,來自兩岸三地以及美國的學者,為去年的美國大選與川普現象做了最佳的詮釋與探討。
一方面,川普的離去和拜登的就任,意味著美國政治新一輪左右搖擺的開始。拜登上任第一周,就試圖以簽署行政命令的方式來逆轉(undo)川普給美國留下的政策遺產。然而,問題是,美國政治中的許多結構性問題和衝突並不會因此就自行消失。21世紀20年代的美國,未來究竟要在歐巴馬—拜登政綱與川普政綱之間做出何種選擇,仍然會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問題。而今日美國的選擇將會形塑下一個世代的美國。
另一方面,川普走了,留下的則是已然撕裂的華人自由派知識界。華人自由派知識分子實際上更需要正視自身內部的問題,包括因為川普和川普現象而容易顯現的內部撕裂。這種撕裂之所以重要,乃是因為終究會關係到華人自由派知識分子對於中國未來政治命運的不同思考。這種撕裂折射的是他們在基本認知、意識形態、重要觀念、甚至是面向未來的政治解決方案上的重大差異。對於如今的華人知識分子來說,他們的角色遠沒有他們自己所想像的那麼重要,但即便其影響力不宜被高估,華人知識分子對於其內部撕裂的重新審視與反思,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華人社會的未來。
註解
[1] Steven Levitsky and Daniel Ziblatt, How Democracies Die, B/D/W/Y Broadway Books, 2018. 台灣譯本的書名為《民主國家如何死亡》,參見:丹尼爾.齊布拉特, 史蒂文.李維茲基著,李建興譯,《民主國家如何死亡:歷史所揭示的我們的未來》(台北:時報文化,2019)。關於這部作品的學術評論,參見拙文:包剛升,〈從德謨咯葛看民主的危機〉,《讀書》,2020年第10期,頁21-30。
[2] Marshall Cohen, “Chronicling Trump’s 10 Worst Abuses of Power,” Jan. 24, 2021.
[3] Samuel P. Huntington, 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4. 撒母耳·亨廷頓著,程克雄譯,《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4] Carlos Lozada, “Samuel Huntington, a Prophet for the Trump Era,” July 18, 2017.
[5] Joseph R. Biden, Jr., “Why America Must Lead Again: Rescuing U.S. Foreign Policy After Trump,” Foreign Affairs, Vol. 99, No. 2(March/April 2020), pp. 64-76.
[6] John Mearsheimer, The Great Delusion: Liberal Dreams and International Reali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8.
[7] Robert D. Blackwill, Trump’s Foreign Policies Are Better Than They Seem, Council Special Report No. 84, April 2019; Robert E. Lighthizer, “Trump’s Trade Policy Is Making America Stronger: A Response to Critics”, Foreign Affairs, July 20, 2020.
[8]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著,王明毅等譯,《通往奴役之路》(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解讀川普現象(思想42)》,聯經出版
作者:思想編輯委員會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本期的專輯是「解讀美國大選」和「華人世界的川普論爭」,在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當中,現任的共和黨川普總統敗給了民主黨的挑戰者、前任副總統拜登。然而這些年來席捲美國的川普主義(Trumpism)並不會因此而偃旗息鼓。川普主義不是一個人的現象,而是一個國家(或至少是半個國家)的現象。本期的「解讀美國大選」專輯,刊出5篇論文,「華人世界的川普論爭」刊出20篇論文,來自兩岸三地以及美國的學者,為去年的美國大選與川普現象做了最佳的詮釋與探討。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