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疫情的夏天:小國蒙古如何在中俄兩大強鄰之間遊走,取得充足存量的疫苗?

沒有疫情的夏天:小國蒙古如何在中俄兩大強鄰之間遊走,取得充足存量的疫苗?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多數國家還正爭搶藥商釋出的少量疫苗劑量,蒙古已經獲取足為國內所有成年人施打的疫苗。官員對疫苗存量極具信心,甚至宣稱要為人民帶來一個「沒有疫情的夏天」。

編譯:王國仲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增溫。當世界各國正為取得疫苗東奔西走、焦頭爛額時,蒙古靠著在兩大鄰國間周旋,成為發展中國家之中,成功取得足夠疫苗的少見案例。

這個人口僅300多萬、由碧綠山丘、廣袤沙漠和無垠藍天交織而成的民主小國,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活在兩大強鄰中國與俄羅斯的陰影下。不過,疫情爆發以後,夾在兩大疫苗生產國(而且還對世界權力版圖野心勃勃)之間也有某些好處。

當多數國家還正爭搶藥商釋出的少量疫苗劑量,蒙古已經獲取足為國內所有成年人施打的疫苗。官員對疫苗存量極具信心,甚至宣稱要為人民帶來一個「沒有疫情的夏天」。

位於布魯塞爾的俄歐暨亞洲研究中心(Center for Russia Europe Asia Studies, CREAS)主任法隆(Theresa Fallon)表示:「這證明蒙古有能力在兩大強權的競合間擺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並從兩強懸吊的鋼索上安全下莊。」

俄、中、蒙古三贏局面,美國也想來參一腳

對俄羅斯和中國來說,當然也是互惠局面。儘管世界普遍對雙方生產的疫苗效力抱持疑問,他們都希望在蒙古扮演更重要角色、獲取重要資源,且在後疫情時代的世界舞台上佔據主要位置。

雖然近年來,俄、中在國際局勢上常站在同一陣線,兩國歷史上在蒙古地區的交鋒卻時有衝突,甚至血跡斑斑。例如在清朝八國聯軍期間(1900年),俄羅斯帝國便以義和團破壞鐵路為由,屠殺海蘭泡(今布拉戈維申斯克)與江東六十四屯(今黑龍江北岸)居民達7000人。

時間拉回今日,俄、中雙方的疫苗較勁,也頗有當年衝突的影子。法隆說明:「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對中國在蒙古的所做所為感到極度憂心。」俄國已向蒙古販售100萬劑衛星五號(Sputnik V)疫苗;中國則提供400萬劑中國國藥集團生產的疫苗,將在本週全數抵達蒙古。

當然,美國不可能坐看中、俄在蒙古出盡鋒頭。美國駐蒙古大使館表示,美國已經啟動45萬美金的援助計畫,協助蒙古政府對抗新冠病毒。此舉將使美國對蒙古的援助總額超過400萬美元。

美方表示,這些金援將幫助蒙古獨力對抗疫情,包括預防並阻止感染源擴散、建立相關研究與大規模篩檢系統、與公眾對話,提供正確防疫知識等。

疫情失控、總理下台,蒙古抗疫並非一路順遂

不過,蒙古在抗疫的路上也非一帆風順。和其他國家相比,蒙古的疫情來得較晚。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的前10個月,政府持續宣稱無本土案例,直到去(2020年)11月,情況急轉直下。

兩個月後,蒙古總理因疫情控管不佳,黯然辭職。隨著情況持續嚴峻,新任總理奧雲額爾登(Oyun-Erdene Luvsannamsrai)決定重啟經濟活動,避免疫情拖垮整體財政。當然,疫情也在經濟活動重啟後更加嚴重,每日確診人數由數百人竄升至數千人。

經濟發展政策顧問波羅瑪(Bolormaa Enkhbat)表示,當時情況可說是「相當絕望」。

得利於多邊外交政策,疫苗取得管道多元而流暢

據蒙古外交部長表示,除一開始就向中、俄尋求協助外,他們也透過各種管道(包括外交、非官方關係、疫苗仲介商等),試圖向各家製造商取得疫苗。《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指出,受益於2011年起、相當具遠見的多邊外交策略,蒙古在探詢疫苗的過程並未受到太多阻礙。

波羅瑪表示,曾有哄抬價格的仲介商要以一劑120美元(大約是蒙古平均月薪的四分之一)價格販售輝瑞疫苗(Pfizer-BioNTech)。不過蒙古也獲AZ疫苗製造廠商首肯,更在2020年7月便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主導的COVAX疫苗計畫簽約,只不過疫苗必須等到秋,或冬季才能配送。

此外,隨著和俄國協商取得進展,與中方的進程亦能迅速推進。2021年2月初,蒙古批准俄國衛星五號疫苗使用。僅僅三天後,中國國藥集團的滅活疫苗也迅速得到批准。不久之後,中國基於「兩國深厚歷史情誼」,捐贈30萬劑疫苗供蒙古使用。

除了疫苗相關討論,進一步開放中、蒙邊境也是協商的一部份。蒙古需要中國繼續購買其出口的煤礦,其總金額約佔全國經濟成長的25%,更可支應近25%的政府預算。

經過近月協商後,俄、蒙也在3月拍板,簽訂100萬劑衛星五號疫苗的購買協定。儘管4月份中國疫苗在運送過程中發生意外,中國總理李克強向奧雲額爾登的致電有如一劑強心針,敲定蒙古將向中方購買大多數所需疫苗。

波羅瑪認為,雙方高層的電話會議為協議鋪上平路:「儘管世界上其他國家還沒有這麼做,我們將在中國疫苗上賭一把。」

蒙古外交部長巴孟(Battsetseg Batmunkh)也對伸出援手的夥伴表示感謝:「感謝我們的合作夥伴,尤其是中國,在疫苗內需尚未完全滿足的情況下,還願意提供我們所需的劑量。」

疫苗效力、交期受質疑,或許中國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不過,中國國藥疫苗的效力持續遭受質疑。部分研究更指出,選擇施打國藥疫苗的政府,可能需要比預期得更早開始準備接種第三劑加強針。另外,儘管中國宣稱至今年年底能生產多達50億劑疫苗,全球衛生專家還是警告中國有可能無法履行全部的海外出口承諾。

就算順利取得足夠疫苗,部分人士仍擔心蒙古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將比以往更深;許多市民也擔心中國的力量與影響力——以往雙方關係緊張時,中國曾有封閉邊境、停止購買蒙古煤礦的紀錄。

從另一角度觀之,或許中國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蒙古政治研究專家朱利安(Julian Dierkes)副教授指出,或許蒙古人民還對中國抱持戒備,但政府不會忘記中國曾在關鍵時刻向其伸出援手。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