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的取捨》:阿拉伯之春給威權國家的警訊:不要指望經濟進步可以換得權力永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羅德里克檢視了世界各地相互影響連結的經濟活動,包括歐元區的實驗,開發中國家的工業化、去工業化歷程等等。他認為全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當下世界需要更宏大的構想,進行政策創新,重新設計體制,支持一種多元的世界經濟秩序,既能保護民主國家內部的社會契約,也能讓民主國家由下而上的力量,支持更健康的全球化社會。
文: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
獨裁的代價
民主退化顯然會損害人權和公民自由,也會損害經濟表現,雖然後一種代價比較不明顯。
一國的政治與經濟前景的關係,是社會科學中最基本和學者最用功研究的課題之一。哪一種模式比較有利於經濟成長:強而有力的掌權者引導經濟發展,不受政治競爭壓力影響;還是多元的利益集團互相競爭,培養對新思想和新政治參與者的開放態度?東亞的例子(韓國、台灣和中國)看來暗示,答案是前者。但若是這樣,我們要如何解釋富裕國家幾乎全都是民主國家(全靠天然資源致富的國家除外)?政治開放是否應該先於經濟成長,而非經濟成長之後才開放政治?
如果看系統性歷史證據而非個別案例,我們會發現,威權主義對促進經濟成長沒什麼作用。經濟得以快速成長的每一個威權國家背後,都有好幾個經濟失敗的威權國家。每一個像新加坡李光耀這樣的領袖背後,都有許多像剛果蒙博托(Mobutu Sese Seko)這樣的人。在長期經濟成長和另外幾個重要方面,民主的表現都優於獨裁。以經濟週期的起伏衡量,民主體制可以造就穩定得多的經濟。此外,民主體制也比較有能力調整適應外部經濟衝擊(例如貿易條件惡化或資本流入忽然中斷)。民主體制促成對國民健康和教育(或人力資本)的更多投資,也能創造比較公平的社會。
相對之下,威權國家最終將製造出一如其政治體制那麼脆弱的經濟體。它們曾經展現的經濟力量有賴個別領袖的能力,或有利但短暫的情勢。它們無法期望自己在經濟上持續創新,或是取得領導全球的經濟地位。
乍看之下,中國似乎是個例外。自一九七○年代末毛澤東的災難性實驗結束以來,中國表現極好,創造了速度空前的經濟成長。雖然地方層面某些決策已經民主化,中國共產黨仍牢牢控制國家政治,而中國人的人權也頻頻受侵犯。雖然中國經濟快速成長,但該國目前仍是相對貧窮的國家。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頗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國政治體系能否開放競爭,一如它開放經濟那樣。如果沒有這種轉型,中國缺乏表達和組織異見的制度化機制,最終將產生超乎政權鎮壓能力的衝突。屆時政治穩定和經濟成長均將受損。
不過,中國和俄羅斯仍都是強大的經濟體。它們的例子可能影響其他國家的領袖,使他們以為自己可以追求經濟崛起,同時在國內收緊對反對派的控制。
例如在近年之前,土耳其——中東地區崛起中的經濟大國——看來勢將成為區內唯一的穆斯林民主國家。在他的第一個總理任期內,艾爾多安放寬了對少數族裔庫德人的一些限制,並且推動改革,使土耳其的法律制度向歐洲標準靠攏。
但自二○○○年代末以來,艾爾多安及其盟友發起一場幾乎不加掩飾的運動,威嚇反對派, 同時鞏固政府對媒體和公共機構的控制。起初他們捏造煽動恐怖活動和策劃政變的罪名,監禁了數以百計的軍官、學者和新聞工作者。艾爾多安與前盟友——葛蘭(Fethullah Gulen)的追隨者——分道揚鑣之後,獵巫行動就轉為以這些前盟友為目標,尤其是在二○一六年七月的政變失敗之後。超過十萬名公共部門的員工遭開除,而土耳其也成為囚禁最多新聞工作者的國家。土耳其快速淪為威權國家,嚴重損害該國的經濟前景。這將腐蝕土耳其的政策制定品質,同時損害該國追求世界經濟地位的努力。
外部觀察者和金融市場並非總是能好好理解這種政治動向。土耳其政局顯然轉壞很久之後,該國仍得到許多西方專家和新興市場分析師的讚賞。
巴西的經歷提供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例子。巴西的貨幣自二○一四年中以來重挫,情況遠比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嚴重,主要受巴西爆出重大貪腐醜聞影響。巴西檢察機關揭露了一個牽連甚廣的收取回扣計畫,國營石油公司巴西石油(Petrobras)位居中心,涉及公司高層、國會議員和國家官員。因此,金融市場為之震動看來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自從貪腐醜聞曝光以來,我們看到的是巴西法律與民主制度的非凡力量,而非其弱點。負責該案的檢察官和法官能夠履行職責,雖然羅賽芙(Dilma Rousseff)政府本能地企圖破壞調查。而種種跡象顯示,調查遵循正當的司法程序,並未被用來促進反對派的政治議程。在司法部門以外,包括聯邦警察和財政部在內的許多機構也參與其中,協調工作。一些重要的商人和政客入獄,包括執政工黨前司庫。
理論上金融市場應該是向前看而非向後看。其他新興經濟體的貪腐問題並不比巴西輕微,而如果我們能好好比較巴西與這些新興市場的經歷,巴西的地位應可提高。
回到土耳其,那裡的貪腐觸及更高層,而且比巴西更普遍。外洩的電話通話顯示,艾爾多安及其家族和數名政府部長直接涉入嚴重的貪腐,利用與伊朗的貿易和營建案牟取厚利。政府採購長期被用來圖利政客和他們的商界友人,在土耳其是公開的秘密。但如今坐牢的是調查艾爾多安貪腐嫌疑的警官。支持調查的媒體已被政府勒令停業和接管。艾爾多安表示,那些警官是葛蘭的追隨者,他們的調查是出於政治動機,是為了趕艾爾多安下台。兩者很可能都是真的,但都不是政府可以公然違法壓制貪腐指控的理由。
土耳其的制度正陷入困境,而這將使復甦變得非常困難。另一方面,巴西的政治制度將變得更強大,儘管該國短期內付出了更大的經濟代價。
經濟發展能否造就良好的政治?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