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希特勒的賓客簿》:並不是每個國家都痛恨納粹,美洲有好幾個國家首領都非常景仰元首的魅力

《希特勒的賓客簿》:並不是每個國家都痛恨納粹,美洲有好幾個國家首領都非常景仰元首的魅力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這本文筆精湛、情節緊湊刺激堪比諜報小說的著作中,布希薩爬梳當時的KGB報告與世界各國外交檔案,透過當局者的視角重現二戰期間諸多事件場景,讓人宛如置身情勢詭譎的第三帝國首都柏林,更道盡當時外交人員的處境,以及參戰各國的爾虞我詐。

文:讓-克里斯多弗.布希薩(Jean-Christophe Brisard)

美國人、俄羅斯人和中國人……攤開全球地圖,這三國占地廣大,相比之下版圖狹小的納粹帝國幾乎無足輕重。而在一九四二年一月一日這一天,這三國的共通點是,他們都出兵對抗軸心國。獨立中國最後也向德國和其盟國義大利宣戰。那是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珍珠港轟炸事件隔天。陳介事先警告過魏茨澤克,中國人很有耐性,但觀察力也很敏銳。前大使是否還掛念著他的同伴,那些留在柏林的各國外交官?此刻他人在紐約,在美國新朋友的簇擁下歡慶新年。德國有多少人暗暗羨慕他?

德國首都如今變得陰沉可怕,好像老披著一層送葬面紗。沒向軍隊或親衛隊報到的德國人,全都在工廠裡日夜趕工,直到筋疲力盡。男性勞動力不足,德國轉而徵調全國婦女,只有家有幼童的人逃過一劫。全國工人不分男女都必須增加勞動量。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小時是家常便飯。未經政府核准,不得任意變換工作。只要在工作場所違反任何規定,就會遭到嚴厲懲罰,甚至被關進集中營。根據民族社會主義原則,每一個公民都屬於國家。國家強大就能保護人民,而人民必須為此犧牲一切,首當其衝就是自由。

戰爭迫使政府頒定愈來愈多的限制。全國產業體系都用來支持軍事需求,製造武器、鍋具、制服、軍靴、糧食……也就是進攻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德國軍隊所需要的一切物資。人民也必須學會挨餓。他們不會抱怨,不敢抱怨,他們選擇了希特勒,希特勒是他們的共識。然而各國外交官的看法與人民大不相同。

墨西哥代辦納巴若於一九四○年三月上任。他受夠了。他苦悶地表示他們什麼都缺。「蛋成了非常珍貴的物資,一週只能領一顆。奶油和食用油也都成了奢侈品,政府一個月只配給五百克。」值得慶幸的是他很快就會離開柏林。他一拿到出境簽證就能回家鄉。墨西哥政府已於十二月十二日與德國斷交。好極了。墨西哥外交官再也受不了妄自尊大的納粹和他們的暴行。

斷交前一個月,他和南美洲各國代表在十一月齊聲要求德國政府別再在法國處決人質。這讓他們惹了大麻煩。德國人非常惱火,要求他們和其他使節一樣乖乖聽話,當個稱職的配角。第三帝國要殺誰就殺誰,想何時動手就動手。納巴若還記得接下來幾天,墨西哥使館的信件被德國情報人員明目張膽地攔截。「這使我不得不向柏林的外交部寄出一封言詞激烈的抗議書。我隨信附上那些信封,雖然墨方加以密封並印上火漆,但仍被德國情報人員拆開。」德國官員的回覆令他啞口無言:「他們只以口頭向我解釋,那是因為信封上的地址不清不楚,審查人員才會犯了點小失誤。」

令人意外的是,一九四二年的新年宴會進行得非常順利。迎賓人員欣喜地指出,並非所有美洲國家都背棄了德國首都。德國的「朋友」,那些繼續公開支持希特勒執政風格的國家都派了很多官員出席。宴會廳裡,光是阿根廷人、玻利維亞人和巴西人就占了一大半。其他國家則持保留態度,行事比較謹慎,甚至有點坐立難安。烏拉圭、巴拉圭、厄瓜多……全都只有寥寥幾人出席。不用懷疑,他們接下來會一一背棄德國。

還有些根本不該現身的魯莽傢伙,比如委內瑞拉的代辦和尼加拉瓜的代表。他們來帝國總理府幹嘛?他們的政府都已和德國正式斷交。拿委內瑞拉來說,委德兩國前一天才剛斷交,代辦拉斐爾.安格瑞塔.艾爾維洛(Rafael Angarita Arvelo)剛剛卸下職務。至於尼加拉瓜使節托馬斯.弗朗西斯科.梅迪納(Tomas Francisco Medina),他的國家從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就向德國宣戰,這之後已經過了整整三週,他竟然還出席官方宴會。

但還不只如此。即使有時差,尼加拉瓜人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家政府幾個小時後會在紐約做什麼。他們會再一次侮蔑希特勒政權,甚至提出比宣戰更可怕的宣言,他們保證會徹底摧毀、完全殲滅民族社會主義。一九四二年一月一日的同盟國公開宣言,尼加拉瓜也會參上一腳,誓言對抗軸心國。美、英、蘇、中和另外二十四國,包括尼加拉瓜,一起簽定了《聯合國家宣言》(Déclaration des Nations)。它明白宣示:「每個國家都會盡力投注軍事和經濟層面的所有資源,對抗簽下三方協約的軸心國……絕不能自行與敵國簽下停戰或和平條約。」

當梅迪納在一月二日,通知德國尼加拉瓜簽下《聯合國家宣言》時,德方的反應違背了公平原則(Fair Play)。德國禁止梅迪納離開,將他軟禁在使館內。南美洲其他國家的外交官也都面臨同樣的命運。他們膽敢背棄德國?還妄想離開?把他們全關起來!希特勒下達了命令。沒有他的允許,誰也不能走。這些聽命於華盛頓的奴才!他晚點再來收拾他們,必得讓這些人付出代價不可。一定是猶太人的陰謀。那些該死的「國際猶太社群」想必操縱了這些「墮落的」國家。就連尼加拉瓜共和國也簽了《聯合國家宣言》!為什麼這消息令人如此震驚?這個加勒比海小國,不是從一九三八年起就歡迎德國猶太人移民過去嗎?那是二戰爆發前,埃維揚會議做出的決定。

拉斐爾.楚希約(Rafael Trujillo)不需要希特勒傳授任何獨裁祕技或個人魅力。他也是個受到全民愛戴的一國領袖。他從一九三○年起統治多明尼加共和國,這個以西班牙文為官方語言的國家與海地共享伊斯帕紐拉島(Hispaniola)。楚希約和希特勒的共通點顯而易見。希特勒打算將柏林改名為日耳曼尼亞?楚希約更進一步。多明尼加首都原名為聖多明哥(Saint-Domingue),他藉由賦予其更莊嚴的新名字,反映這座城市所象徵的一切。他把首都改名為楚希約城(Ciudad Truji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