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市場人潮難解:柯文哲呼籲「一週買兩次就好」,各地農會和政府推出產地宅配「蔬菜箱」

傳統市場人潮難解:柯文哲呼籲「一週買兩次就好」,各地農會和政府推出產地宅配「蔬菜箱」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疫情下,傳統市場人潮可能成為潛在傳染風險,陳時中、侯友宜、柯文哲均呼籲民眾「勿逗留太久」,多家農會與通路也推出網路平台,提供宅配「蔬菜箱」的服務。

隨著雙北疫情延燒,日常食物採買成為許多人頭大的問題,擔心傳統市場或超市的人潮,可能成為傳染的溫床。

5月26日時,新北市長侯友宜就曾隔空喊話,呼籲前往傳統市場的新北市民「一次買足,減少次數,買好就走,不要逗留在這裡。」5月29日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曾在記者會表示,確診者的傳統市場足跡與接觸史仍有增加,民眾進出傳統市場不要選擇太擁擠的時間。

然而,根據新北市30日的疫情記者會,當日新增本土確診193例中,在傳統市場的足跡高達38%,大賣場佔28%,最新足跡包括永和六合市場、板橋南雅夜市、板橋國泰市場、三峽黃昏市場、板橋裕民夜市、中和枋寮市場等。

侯友宜指出,他一直拜託市民「買了就走,不要再聊天,減少出來買的次數」,也表示已要求嚴格稽查,「市民、攤商一起自我要求,如果做不到就停業。」

針對傳統市場的問題,台北市長柯文哲在30日的記者會也指出,新增確診數雖開始下降,但傳統市場人流仍多,呼籲民眾「一週採買兩次就好」,也將協調相關市場自治會研議停攤,例如從四分之一攤數開始輪流實施,在此原則下先試行一週,若不行再推新措施管理。

疫情升溫  買菜一次購足(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從農會到超商,眾家通路推出線上「蔬菜箱」訂購平台

有鑑於疫情導致越來越多民眾轉往網路購物,農委會去年即結合國內農業電商業者建構「臺灣農產嘉年華」網站,彙整電商購買農產品的通路,包括國產溯源水果、舒肥雞胸肉、石斑魚、毛豆、水餃、滴雞精、雞腿排、蔬果箱等,都獲得非常好的網路銷售成績。

自從今年5月11日防疫警戒升為第二級以來,電商農業生鮮食材的銷售額也持續增加,農委會表示已聯繫電商業者盤點供貨情況,也持續與量販超市及外送業者合作,確保農產食品供應無虞,讓民眾安心在家防疫。

其中,臺北農產運銷公司、新北市果菜運銷公司,以及雲林縣、彰化縣等農業縣市,近日均推出防疫蔬果箱的優惠。

農傳媒》報導,北農推出「有機蔬菜澎湃禮箱」、「產銷履歷蔬菜箱」等組合,每箱分別為630元與480元,以當季蔬菜組裝出貨,宅配到家。雲林縣政府則建置「疫起要健康」專區,推出「蔬永康」、「樂家蔬菜箱」等防疫蔬菜箱,提供產銷履歷或有機蔬菜的組合,分別為899元與799元;彰化縣政府則與青農合作,推出「彰化優鮮」認證蔬果箱,到6月8日止每箱只要499元。

疫情衝擊  北農推有機產銷蔬菜箱(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UDN》報導,新北市農業局「友善契作大聯盟」結合「部落e購」推出蔬菜箱,收購有機、友善農產品,匯集來自鄉村地區、原住民社區到市郊田園的蔬果,蔬菜箱分為小家庭一週裝400元及四週裝1996元、大家庭一週裝650元及四週裝2880元,不同家庭類型可依需求選擇。

除了縣市農會系統之外,包括LINE TAXIPCHOME家樂福7-11全家等企業,都有在線上平台推出蔬菜相的訂購服務,民眾皆可依自己的需要選購。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楊士範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