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緊急但仍未失控,台灣卻出現匪夷所思的「疫苗之亂」

疫情緊急但仍未失控,台灣卻出現匪夷所思的「疫苗之亂」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德國政府信用破產,是因為早期防疫措施出錯,但是台灣政府防疫做得那麼完善,辛苦建立的防疫信任,僅因疫苗採購問題就被民眾用腳踐踏,原因在哪­?

台灣疫苗之亂比防疫還亂

自從台灣疫情有了破口之後,疫苗成了大家當下最大的盼望。只是在任何其他國家,都不會有的疫苗炒股及被中國阻擋採買的問題,在台灣就偏偏會出現,並且被放大來看,然後各種勢力就用各種狠毒的字眼來罵,好像這個政府是冷血的惡魔。

看到同學群組中聲聲說,我們僅是要國際認證的疫苗來,為何不能拿到,說得好像很卑微,但是意思就是台灣政府無能,個人只能搖頭嘆氣。

也許台灣人在台灣真的被保護得太好了,大家認為一有難,馬上就可以有資格、而且就該必須馬上要求拿到全世界大家都在搶奪的疫苗。

如果一時之間沒有足夠疫苗到達台灣,民眾與政客就可以趾高氣昂地大罵政府出錯,然後拼命地見縫插針,因為大抵上內心早就不信任政府,所以政府怎麼說明都沒有用。

個人比較不能理解的是,德國政府信用破產,是因為早期防疫措施出錯,但是台灣政府防疫做得那麼完善,辛苦建立的防疫信任,僅因疫苗採購問題就被民眾用腳踐踏,原因在哪­?民眾不信任保護自己生命做好到位的政府,卻執意要質疑政府公信力,是怎樣的邏輯與道理?

老實說,比起印度現在的傳染與死亡數字,如果這個世界還有公平,這些藥廠大國應該捐贈給印度,先救助他們人民的性命。相對於疫情緩和許多與人民自主軟封城實力來說,台灣比較起印度,我更覺得疫苗可以暫時先給印度救急,因為他們現在面對的傳染更為急迫萬千。我會這麼認為,主要是因為台灣目前狀況雖急但沒有失控。

德國疫苗荒

德國在年初剛大量生產疫苗時,其實自己雖有生產,但政府簽約簽得不痛不癢,不要求廠商優先提供給德國,而是視其能力盡量提供。於是BNT疫苗廠就先賣給以色列及英國,因為他們要的又快又急,以色列並以數據化建檔來允諾協助建立大數據以利廠商的解析。

當初德國政府也被批評動作太過遲緩,並且又要和其他歐盟國家均等來分,德國國民自覺權益被嚴重漠視。說真的,BNT疫苗廠商也是德國政府在未開發出來之前,就花了政府預算大力投資、協助開發,但是即使如此他們不先供應德國政府,政府也只能軟硬施壓,根本對廠商沒有制約罰則。

即使當時疫苗荒,德國死亡超過五萬,疫苗之火燒遍德國,德國人民雖大為不滿,但也不會有人無的放矢地說政府炒股。如果說疫苗投資開發是炒股,那麼台灣政府防疫完善的過去一年,股票不也大漲,相關晶片股大賺,難道這也是政府刻意做好防疫,為討好晶片廠商而「惡意」炒股嗎?

BNT疫苗廠不先給德國政府疫苗,這就像今天的國產疫苗,政府投資研發成功不先提供足夠劑量給台灣政府,而大賣他國,如果我們是德國國民,大家不罵翻才怪,各種陰謀論也一定百花齊放。

敵我不分毫無心防

能夠發展出自己國家的戰役物資,絕對是正確的方向,因為我們是有明顯要侵略台灣的敵國,那個幾乎每天都在台灣上空演習要侵襲台灣的敵國,在我們採購疫苗時百般阻擾,對他們來說是一定要有的伎倆,表面上他們跟台灣稱兄弟,檯面下卻耍惡劣手段。

這就像我們要參加僅是一個照顧世界人民健康的世界衛生組織,中國就嚴加阻擾,當年他們面對爭取參加世衛的台灣代表,就曾直接嗆說「誰理你們」。被中國唾面的台灣,有必要去買他們急著要脫手卻不給他們人民施打的疫苗嗎?

如果我們的戰略的物資可以跟敵國買,那他們要拿下台灣,就給我們毒疫苗或假疫苗就夠了,還需要什麼軍機與武力犯台?不管我們跟誰採買,因為是戰略物資,所以敵國的阻擾可以預料,但是台灣輿論沸騰,否定自己政府投資的國產疫苗,在國際上可說是非常罕見,簡直是世界奇聞,也可說是台灣人自己的悲哀。

台灣疫情沒有失控

去年五月我回台灣時一位德國記者向我提到,他說台灣沒有疫情雖然完美也安全,但是可惜他完全體會不到德國家鄉的親友因為防疫而被限制的生活,這也使得他和親友沒有防疫的共感話題。

談話中感覺到他自己在台灣雖感到身心安全,卻有那麼點小小的一絲可惜。如今我想他一定很有感覺,台灣的疫情一破口之後,大家不只是生活受限縮,爭辯的話題之可笑,一定也讓他張口瞠目。疫情之下的破口,使得台灣再也不可能是局外人,大家或可共體時艱,但不要讓自己成為攪局者。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