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選會宣布8/28公投「如期舉辦」,但民間能量已逐漸被疫情沒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公投延宕是一回事,是否(刻意)被人遺忘又是另一回事,尤其從從萬華的手機定位事件,就已看出政府有心擴權的跡象,不論公投延期或如期舉辦,都會對結果產生重大影響。
台灣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仍不見好轉跡象,全國進入疫情的三級警戒已有時日,全台的活動程度幾乎降到最低,除了少數仍不畏疫情的「移動式神主牌」外,大部分人出外僅是為了處理重要事情或購買民生物資等,其他不必要的外出能避則避。
在疫情之下,公投究竟是否「如期舉辦」眾說紛紜。這個問題的答案,在5月27日,中選會已經給了回應。中選會正式公告,「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護藻礁」四大公投案主文,確定在8月28日如期舉辦公民投票。
在台灣疫情狀況伸手全是迷霧的情況下,中選會急於定下公投如期舉行,難免讓人猜測中選會有其他的政治算盤。站在中選會方面,公投涉及全國,選務工作必定要提早準備,但若回顧蔡英文政府向來的慣用手法,這是可能沒那麼單純。
疫情爆發之後,大家都忘了公投
早在疫情擴大之前,國民黨原先積極推動的「反萊豬公投」、「公投綁大選」等兩項公投,所有相關的街頭宣講活動在江啟臣的一聲令下全部暫停,國民黨全以防疫為重,避免人潮群聚。
其他民間團體發起的公投(護藻礁公投、重啟核四公投)也在疫情考量下,暫停所有相關活動。此外,台灣此時此刻所有目光全放在防疫,除了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與相關人等每日下午的記者會外,還有近日爆發出來的「疫苗之爭」,包括蔡政府「力推」國產高端疫苗、「抹紅」德國BNT疫苗、上海復星的「代工」之爭,高端疫苗股價連續跌停又護盤等爭議。
請問:現在還有人記得要公投嗎?
公投作為人民意志的展現、民權的具體實踐、當代實踐直接民主的最佳方案,提出的公投內容本身即是一種對於當權者的「質疑」。疫情之下,一切以公共衛生安全以及群體生命健康為重。不過,公投延宕是一回事,是否(刻意)被人遺忘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個有擴權疑慮的政府。
從萬華的手機定位事件,已看出政府擴權的跡象
陳時中在5月26日的防疫記者會上被媒體提問,是否針對疫情熱區板橋做「健保卡註記」。而根據《毅傳媒》的報導,報導聲稱,指揮中心5月13日針對有萬華足跡的民眾,「無差別」發送60萬封細胞簡訊,繼續針對這60萬門號的足跡進行分析,要求電信業者幫忙找出符合指揮中心定義的「萬華高風險族群」並進行健保卡註記。這個消息,之後也由副指揮官陳宗彥證實。
報導甚至指出,就連外籍人士手機瀏覽網頁紀錄都不放過,指控指揮中心儼然硬把萬華人和外籍人士「貼標籤」,但調取資料法源不明,且未告知民眾,指揮中心儼然成為國家機器。
《毅傳媒》報導表示,5月16日的「萬華地區高風險族群註記專案會議」這場閉門會議,是由現任的防疫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擔任主席,與會官員除了移民署北區大隊、行政院資訊組,另有中華電信業者等人,開會地點是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7樓小幕僚討論室。
報導內容云云,然而有趣的是,指揮中心並未針對《毅傳媒》的報導進行任何駁斥或澄清,這反而更加引人遐想。

行政當須符合幾項原則:法明確原則、比例原則,但指揮中心的監控之舉顯然都不符合前述兩項原則。
首先,這個做法沒有明確的法源依據,第二,是比起「監控」這種高強度、嚴重侵害人權的手段,在疫情肆虐的當下,顯然有其他侵害隱私及人權較小、效益更大的手段,例如跟台北市政府加強合作,強化萬華地區居民或有萬華接觸史的人民的廣篩。所以,不管是法源、手段的選擇,指揮中心有明顯的瑕疵。
指揮中心的監控行為重大,不會只有「少數人」就能拍板,後面會不會有其他人的授意也值得探討。從政府擴權的歷史經驗來看,就拿民進黨跟台派最感冒的「萬惡中共」來說,中共數年前弄出一套「天眼系統」,美其名是宣稱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實際上究竟拿這套徹底加強監控的系統做了哪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
無怪乎有網友揶揄「紅綠一家親」,因為仔細剖析二者行徑,背後邏輯、手段等都並無二致,而其部分支持者也跟中共的「小粉紅」一樣,遇到民進黨的政策就一片叫好、感恩戴德,感恩政府感恩黨。
不論延期或如期舉辦,都會對公投結果產生重大影響
政府可能利用疫情擴大權力,當然得留意是否會利用當前最大的公衛危機沒收公投。
8月28日才要進行的公投,是個可讓執政黨「操作」的好時間點,如果屆時疫情如果依舊嚴重,下令延後投票當然是說得出口的理由。
此外,既然中選會「此刻」已經拍板公投確定如期舉行,假如中選會展現勇敢精神,不畏懼疫情舉行公投,疫情肯定也會大幅度降低投票率,屆時四大公投案「慘淡收場」,原本的可預測的慘烈戰場回歸平穩。即使疫情到時已經緩和,警戒降到二級警戒或更低,執政黨亦可能用「疫苗施打率未達七成」、尚未達到「群體免疫」為由,避免群聚而下令延後(屆時可能還會見到觀光區滿是「報復性國旅」卻不開放公投的奇特行政景象)。

不僅如此,公投熱度、關注度等被突如其來的台灣疫情冷卻,尤其隨著疫情擴大蔓延,每天死亡人數攀升,不時傳出長者們染病後在隔離中孤獨死亡的悲劇,更會讓善良的台灣人民所有觸動,間接失去對公投話題的關注,到時要倡議者重燃公投熱情將會是一大工程。
然而,蔡英文政府收攏被疫情打得殘破不堪的政府威嚴方式,仍是透過「抗中保台」的老方法,持續激起對中共的敵對心,抓住一班打從心底仇中的台人的支持,而當台灣整體疫情趨緩,重啟公投相關活動之時,蔡英文疫情期間激起的「反中」浪潮會不會又像2020年那樣,淹沒在野黨及所有相關公投發起者呢?
延伸閱讀
- 支持藻礁公投就是支持國民黨和重啟核四?6個QA看懂「中油三接案」
- 蘇巧慧提連署書3萬份不合格、公投就不成案,國民黨批「民主殺手」
- 疫情延燒下的各家民調,透露蔡政府已提前進入跛腳危機
- 國民黨支持藻礁公投就能當「左膠」?還差得遠呢!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1-06-07 本土新增211例、死亡26例,全國各級學校停課至7/2、指考延到7月底
- 2021-06-07 行政院宣布全台三級警戒延長至6/28,端午節高鐵退票免手續費
- 2021-06-07 中選會宣布8/28公投「如期舉辦」,但民間能量已逐漸被疫情沒收
- 2021-06-06 謹記國外慘痛經驗,各界呼籲端午連假勿返鄉,鐵公路限制運輸量能在2成以下
- 2021-06-06 本土新增335例、校正回歸8例、死亡36例,明起公費對象免費接種疫苗
GIMBA雙聯學位,跨界培養AI大數據人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MU)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甚至學生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全新的1+1碩士學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生可以在台灣奠定基礎實力一年,然後前往美國校本部就讀,或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全球創新管理碩士今年邁入第四屆招生,推出了最新的BAGC(Business Analytics Graduate Certificate)大數據商業分析證照課程。學員可以取得證照後,銜接線上或實體MBA課程,並彈性抵免學分。透過七個月的實務主題包含商業分析、商業資料管理、視覺化分析、預測分析與資料探勘,讓專業工作者在未來虛實交互的商業營運模式中,找到最適決策。

今年五月初,西密西根大學商學院行銷學首席教授Kelley O'Reilly親自來台授課。接受中心採訪時,她談到對人工智慧如何顛覆傳統產業的樂觀態度:「我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對人類文明是有益的。我們不需要過度驚慌。人工智慧會進化,而人類當然也會。懂得運用就能截長補短,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Global Innovation MBA學員來自各方產業的菁英,現任仁寶電腦品管副理的第一屆校友黃先生特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回顧:
記得Kelley教授的跨國談判溝通課是場震撼教育;教授指派了一項任務,內容是和旅行社議價所有可能的旅遊方案,這對當時的校友來說是一項艱難的挑戰。Kelley教授在課程中說道,「談判最重要的是提供雙方所需的資源,創造互利共贏的長久合作關係,而非視對方為敵人。」在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有太多可運用的AI工具,幫助我們將數據影像視覺化達到更精準的預測。無論是在談判的過程或是向客戶提案,能看懂圖表的言外之意,將是一個能讓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專業技能。
校友黃副理也在文末有感而發:真心感恩,能在台灣完成我第二個碩士學位,而且是用相對低的成本體驗了國外的教學方式,兼顧工作與學業的方式,非常適合經理人的需求,藉此在這一新世代科技轉折「奇異點」中勝出。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想創造全英文環境並提升自己的英文口說與報告能力,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 預約課程說明會:https://www.wmumba.com.tw/wmu_contact_me_tw/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