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作者四絃:我想用小說處理現實無法解決的問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或許在現實社會裡,我們依舊找不出兩全其美的解答,但誠如四絃所言,寫作的意義在於「我要以小說處理現實無法解決的問題。」文字能脫離、登出世界,跳脫早已偏離的常軌,而鋒利筆尖仿若慢動作鏡頭,在字裡行間剖析、釐清內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文:愛麗絲
「我覺得她就像我媽,儘管過了五十年還是覺得自己很卑微。」四絃過往書寫BL、婚姻、愛情等題材,這回撰寫《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她將目光擺在母女、婆媳等女性與其周圍角色,在社會框架與彼此拉扯間的血淚斑斑。書中四位女性,各自身處不同深淵,彼此卻如代代相傳般環環相扣,彷彿困在同一片荊棘之地,稍加拉扯便落下滿地血痕。
「我媽媽始終覺得自己在家庭裡的地位非常低落,奶奶過世後,有個遺物是條項鍊,我知道媽媽想拿,卻又怕被說話,甚至覺得自己沒資格拿,應該要留給奶奶最寵的小姑姑。」四絃感到無奈,「其實小姑姑也不見得想要啊。」
「寫這本書像在挖掘自己與別人的人生,」深吸一口氣,現實生活裡那些無法原諒、放下的傷痛,四絃用文字紀錄,血淚控訴。
「聽話有時候是很可怕的。」
四絃自幼生長在傳統大家庭裡,父母當年因相親相識、結為連理,「那時我阿公剛過世,親戚說要趕快結婚沖喜。」媒妁之言下的婚姻,似乎註定一輩子都得困在傳統框架的束縛裡,婆媳地位高下立判,生子壓力接踵而來。
「是以前這樣被欺負,媳婦熬成婆後也要這樣欺負人嗎?」四絃說奶奶過去是養女,在傳統思維價值下成長,卻將痛苦分毫不差地複製到下一代身上。「但媽媽其實也像自願伸出雙手被銬住,」四絃毫不諱言,這樣毫無道理、加諸媳婦身上的重擔,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我外婆生了十一個小孩,媽媽是長女,從小就經常是被犧牲的那個。」回想起來,四絃認為母親的逆來順受,似乎與成長背景相關,「她早好像已習慣不求回報的付出,」而這樣的身教竟潛移默化到了下一代身上,「我常覺得大姐和媽媽越來越像,是做最多、最聽話的,卻不是最受寵愛的那一個。」
言聽計從,卻不一定能被他人同等珍視,四絃在自己身邊見到的例證,多不勝數。
「我爸很聽話,但他太聽話了。」四絃指出,父親身為長子,從小習慣看奶奶的眼色行事,在母親和奶奶先天失衡的相處中,父親經常缺席,「他覺得不介入就是孝順,形同空出戰場來讓兩方廝殺,但其實,只要稍微做點什麼,兩方傷害都能少很多。」無奈,讓父親始終不敢反駁奶奶說的一切,習慣性奉為圭臬的結果,「就是害到我媽。」
四絃坦言,孝順不是壞事,但許多時候,她在自己親人身上看到的,是毫無邏輯的孝順,不加思索的逆來順受。譬如奶奶多年依循的規矩、逢年過節得宰殺雞隻、準備各項傳統食物,「每到節慶都得殺個三五隻雞,小時候我跟姊姊負責幫忙抓住雞翅膀,鄰居還會拿盤子來接雞血。」但隨時代變遷,「這些東西根本沒有人要吃啊!」
儘管如此,即使奶奶撒手人寰,整個家族仍被習慣集體制約,即使不符時宜也理所當然,「我們家有個大冰櫃,說不定在裡面還可以找到去年的年糕。」四絃略顯無奈,「我想,我們或許應該重新定義『孝』這件事。」
而缺乏邏輯的孝順與互動方式,更悄無聲息地複製在下一代身上。「我奶奶對我爸,就像我爸對我弟一樣。」四絃直言,「他們就是喜歡羞辱對方,卻又最依賴對方。」身為晚輩的角色,不約而同的逆來順受,從不反駁。「我弟也太乖了,他就是那種開車時,爸媽一個說左轉、一個說右轉,會選擇障礙的人。」
「大人是奇怪的生物。」
「小時候我們家好像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晚輩就是得無條件聽長輩的話。」四絃憶起童年時,曾在親戚的要求下喝得不勝酒力,形同被灌醉,「那次之後,我就對大人沒什麼好感。」
在傳統客家大家庭裡成長,除了從小就被迫學會察言觀色,四絃說大人在年幼的自己眼中,「是很奇怪的生物,老愛講反話。」總有許多似是而非的傳統,不能直接稱讚孩子,「不能說她漂亮,會變醜;說乖就會驚擾胎神,孩子會變得難帶。」於是大人們總心口不一,讓四絃摸不著頭緒、手足無措,更經常惹得自己挨罵,或是母親代為受累。「我總覺得和大人們相處心好累。」
除了從小與大人相處的無所適從,家鄉鄰里間聲息相聞,人情事故有時變得荒誕離奇,「小時候有鄰居,會送竹子給爸媽,說可以拿來管教小孩用,」事隔多年想起,四絃依然心頭一驚,「不是,怎麼會有這種惡鄰居啊?!」正因如此種種,四絃自承從十五歲起,就開始有計劃的、想盡辦法讓自己脫離家鄉,考五專時,毫不猶豫選擇台中的學校,搬離桃園龍潭老家。
但僅管離家多年,偶爾返鄉,四絃仍幾乎沒有一刻能稍作喘息,「走到哪都會碰到認識的人,要打招呼要問好,還會被問有沒有男友、結婚了沒?」
「我想用小說處理現實無法解決的問題。」
四絃坦言,自己並未將結婚生子納入人生規劃,在現行社會架構下,她不認為有什麼方式能讓女性結婚生子,卻不必犧牲自己的人生,「難道可以孩子一生出來就讓人帶,到了十八歲再來找我團圓嗎?」對此,四絃似乎莫可奈何。
一如現實,《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裡,四位女性各有困住自己的課題,而在小說之外,四絃試著用自己的方式替她們找到解答。「如果我是主角,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譬如〈授乳〉中被婆家與孩子逼瘋的杏芬,根本不該生第二胎;〈高塔上的公主〉中的佳嘉,就該替自己努力一次,脫離病態的母女關係與母親的箝制。
〈女孩與陰道〉中的主角小雯,似乎是唯一在書裡替生命找到出口的人,那是四絃對那些灰暗晦澀的無能為力、束手無策僅存的最後一點光亮,「我希望起碼有一個人可以跨越傷痛,不只有惡性循環的無盡迴圈。」
Tags: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史上最輕盈腳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adidas推出Ultraboost系列優勢大成之作──Ultraboost Light,以史上最輕的腳感為靈感,傳遞極致(ULTRA)舒適的理念,提供能量回饋的舒適感受。
在口罩禁令正式放寬的後疫情時代,對於喜歡運動的人而言,一雙舒適美觀的運動鞋絕對是生活中的必備單品。不過,想要找到一雙簡約、有型又兼具功能性的運動跑鞋,卻沒有想像中容易。巧的是,近期adidas為慶祝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推出一雙無論外觀還是性能都堪稱年度經典的鞋款──Ultraboost Light。

十年淬鍊,成就史上最輕盈腳感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不能忽略adidas獨創的BOOST科技,這個為全球運動跑鞋中底帶來的巨大影響,以及經典跑鞋系列「Ultraboost」一次又一次迭代的蛻變過程。
十年前,adidas以發泡微球與TPU材料合成的創新技術,開發出一顆顆外型近似爆米香的科技材質「BOOST」;經由特殊熱壓技術處理後,一顆顆橢圓討喜的BOOST聚合成特殊的能量膠囊的中底材質,當足部一觸地,數百顆BOOST能量膠囊立即引爆能量, 賦予了跑鞋前所未見的回彈腳感。
- 2013年,首款Boost科技跑鞋「Energy Boost」問世。革命性的科技材質「BOOST」一推出,連帶影響了整體製鞋產業製作工藝的轉變,讓這「能量膠囊」材質在極短的時間內掀起中底革命。
- 2015年,adidas引入Primeknit針織鞋面技術,打造出流線型跑鞋外觀;其中以Ultraboost OG/Ultraboost Triple White為代表,簡約百搭的前衛外型也在當時掀起一波跑鞋熱潮,更有好萊塢大明星愛穿加持。
- 2016年,Ultraboost首次結合「Continental ™馬牌橡膠大底」,搭配鞋領編織技術的更新,讓Ultraboost倚靠著「抓地力」、「耐磨性」及穿戴時的「完整包覆性」再次攀上跑鞋顛峰。
- 2019年,「Primeknit 360度針織鞋面」及「Torsion Spring創新抗扭轉系統」兩大創新技術賦予跑者更完整的包覆與支撐,讓Ultraboost再次迎來足部腳感的全方位進化。
- 2021年,BOOST技術又迎來巨大突破,中底顆粒含量增幅26%,結合最新L.E.P.抗扭轉系統給予使用者超勁感受,又一次顛覆了跑者對彈性能量的想像。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永續減碳更環保、輕量30%更舒適
歷經十年淬鍊,adidas始終站在時代尖端創造又突破,一步一步推進跑鞋科技的歷史足跡,成就無數年度潮流經典──2023年Ultraboost革命進化,史上最輕、最環保的Ultraboost Light問世。

要被譽為潮流經典跑鞋,俐落百搭的外觀、舒適耐穿的實用性缺一不可。首先,觀察成鞋的基礎科技及數據表現:Ultraboost Light使用了比過去BOOST顆粒輕量30%的「Light BOOST」顆粒製成跑鞋中底,不只將鞋全重降低近10%(尺寸UK8.5 Ultraboost 22-333g;Ultraboost Light 299g),回彈性能也增加4%,並較前代減少整整10%的碳足跡。這些數字不只意味著BOOST科技再上一層樓,更體現了adidas的品牌永續價值,為Ultraboost Light的「Light」賦予了低碳永續的特殊意義。
接著回到大家最關心的舒適度與實用性。這次adidas特意針對過去Ultraboost系列跑鞋的缺點進行優化,鞋面選擇延展性佳、透氣的Primeknit+針織網布,加強編織結構的支撐性、提升鞋面彈性,讓跑步時腳部能夠伸展,如襪子般易穿脫而不壓腳背;而Ultraboost系列一貫使用的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也依然保留,但特別的是,adidas這次透過左右豆莢式的排列,提供多方向抓地性、減輕穿著負擔;L.E.P抗扭系統也全面更新,從X型換成U型片,提供鞋身更好的穩定度及回彈性能。
最後,我們來看看它的外觀及配色。這次的Ultraboost Light鞋身承繼過去幾代Ultraboost白底的簡約風格,配上鮮明的橘紅色及淡藍色兩色線條點綴,搭著側面顯眼的三條黑線,整體外觀十分出色,搭配日常穿搭也非常適合。由船隻圓潤身形發想設計的中底線條也加強整體鞋身的協調感,強調出單品的存在感與圓融百搭的特質。

一代經典Ultraboost Light,年度必備的風格單品
adidas推出的「Ultraboost Light」跑鞋新經典,它完美傳承BOOST科技極輕超彈的材質特色,又以船隻圓潤的幾何形狀設計,實現輕巧舒適的穿戴感受。無論外觀還是性能,Ultraboost Light絕對可以說是難得一遇的複合性單品,不管你是追求舒適腳感的運動愛好者、還是尋找蒐藏價值與穿搭單品的典藏主義者,都能在上腳後獲得最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