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進度:台北市規劃免費打、新北成立大型接種站,BNT和嬌生疫苗下週有望取得EUA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批來自美國的疫苗可能包含輝瑞BNT、莫德納(Moderna)與嬌生(J&J)疫苗。陳時中透露,下週會先核准一些緊急使用授權(EUA),方便未來進口。
*首圖為五股工商展覽中心改為新北市首座大型疫苗施打站。
疫情持續延燒,各界關注疫苗進度;食藥署今(5)日透露,下週將力拼通過BNT和嬌生疫苗的EUA(緊急使用授權),方便之後疫苗進口。
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下午宣布將規劃台北市民全面免費施打疫苗,並可能在小巨蛋、花博設立大型接種站,而新北今天則在五股成立首座大接種站,1天可打5000人。柯文哲表示,疫情有控制但預計可能還要維持2到3週的三級警戒,最差可能要撐到2個月後才有疫苗。
不只台北市免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稍晚也表示,為推動COVID-19疫苗大規模接種作業,已編列經費約40億元並自2021年6月7日起,實施獎勵COVID-19疫苗合約醫療院所作業。指揮中心指出,《紓困條例》修法於5/31經立院三讀通過後,相關預算也於6/3於行政院會通過,用於請合約醫療院所免費提供民眾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另還有編列費用補助22縣市政府,及辦理社區和大型接種站的所需經費,以加速全民接種速度儘早達成群體免疫效果。
指揮中心強調,防疫相關政策皆秉持中央與地方「標準一致、做法一致、腳步一致」防疫原則,推動各項措施,也請相關單位及民眾主動積極配合,與政府共同努力,嚴守社區防線。
台北規劃免費打疫苗,新北將75歲以上老人列為第三類優先
柯文哲今天下午表示,台北市疫情目前有控制但未撲滅,目前疫苗還沒全到位,三級警戒預計還要維持2、3週;最差可能2個月後才有疫苗,應以最低行政成本撐過這段時間,會針對疫情熱點提出改善方式,並準備施打疫苗計畫。
接種疫苗順序會依中央公布規定,先醫護,再防疫人員,並規劃台北市民接種疫苗都免費。
柯文哲下午在台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上表示,長照機構近期發生群聚感染,為保護工作人員及住民等,針對住宿型長照機構1740人、社區居服員2050人、萬華中正區送餐人員45人、身障資源中心20人、弱勢安置機構280人施打疫苗,明天將可全部接種完畢。
柯文哲指出,中央提供疫苗目前1天約可接種1萬劑,預計今、明2天,可施打完畢,目前北市府作法是,若中央明確提供疫苗數量,將在最短時間打完疫苗,順序為醫療院所、12區健康服務中心。
柯文哲說,若北市取得的疫苗量較多,將啟用大型場館,會考量像小巨蛋、花博等交通便利地點。施打疫苗應透過醫院既有設施才最方便,「有多少疫苗就打多少,若疫苗沒那麼多,準備那麼多場館也沒用」,此外預約施打疫苗網站也應先建置。
柯文哲說,考量各醫院掛號費都不同,且可能之後每人都會需要施打疫苗,北市府將規劃施打疫苗不收掛號費。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在臉書上宣布,台北市已經準備好疫苗大型施打計畫,並與台北市內39家合約醫院討論,希望可以將疫苗的接種量開設到最大,同時,為了提高施打疫苗的行政流程效率, 戶籍地為台北市的市民,免收掛號費,施打疫苗一律免費。
依北市府提供疫苗專案執行進度資料,自6月2日起疫苗專案執行進度,截至6月4日止,地區以上醫院工作人員共接種5280人;基層診所醫事等工作人員(基層執登數)及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各單位造冊數)共接種6429人,目前共累計1萬1709人完成接種;尚須完成2萬791劑,分別是醫院8330劑、專案1萬2461劑。
根據國研院國網中心的全球即時疫情地圖新增疫苗接種頁面整理的疾管署數據,目前台北市的施打進度尚有17%未打完,新北市則是已經打完。
另外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也提出疫苗接種相關計畫,《自由時報》報導,新北市政府今於五股工商展覽中心打造大型室內疫苗接種站,一天可接種5000人。新北市大、中型接種站的可能地點包括展覽館、體育館、學校、活動中心、地方衛生所跟門診,預估一天施打量可以達4萬至5萬人。
侯友宜表示,目前全市大、中型疫苗接種站共有23處,未來將視疫情的變化、醫療量能與地方環境條件,靈活調配設置,整個作業流程、SOP早就準備就緒,等待中央疫苗發送下來,就可以立即施打。
《ETtoday》報導,侯友宜今天也宣布,長照安養機構、75歲以上長者列入第三類優先施打對象,全面打疫苗,共計20萬人。侯友宜指出,目前分析統計,重症病患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75歲以上,死亡案例中二分之一以上都是70歲。因此列入優先施打對象。
BNT、嬌生有望下週取得EUA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在記者會上示,下週將核准一些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衛福部食藥署證實,目前輝瑞BNT與嬌生疫苗的EUA作業正在進行中。
COVID-19疫情嚴峻,永齡基金會、佛光山等民間企業或團體欲捐贈疫苗,而美國白宮日前也宣布宣布,6月底釋出8000萬劑疫苗到海外,其中700萬劑將送往亞洲,其中包括台灣、印度、馬來西亞、越南等地。對於美國疫苗抵台時間點,陳時中表示,有把握一定會來,但時間還沒定下來,會請相關駐外單位聯繫。
這批來自美國的疫苗可能包含輝瑞BNT、莫德納(Moderna)與嬌生(J&J)疫苗。陳時中今天在疫情記者會透露,下週會先核准一些緊急使用授權(EUA),方便未來進口。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1-06-06 美重量級參議員來台捐贈75萬劑疫苗:疫苗是來自美國的愛,作為口罩的回報
- 2021-06-06 如何避免職場感染,絕對比批評「年輕人防疫鬆懈」更值得努力
- 2021-06-05 疫苗進度:台北市規劃免費打、新北成立大型接種站,BNT和嬌生疫苗下週有望取得EUA
- 2021-06-05 疫情下的婚姻危機:只要家人健康、工作還在、冰箱有食物,就是美好的一天
- 2021-06-05 新增476本土案例37例死亡創新高,苗栗電子廠群聚持續篩檢若未能落實防疫將停工
Tags:
一圖看懂 太陽光電三大觀念釐清!2050淨零台灣為何要有太陽光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文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隨著全球73個國家加入碳稅或ETS,碳定價已被證實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的有效手段。尤其台灣產業以外銷為導向,淨零減碳議題不僅是為環保,更關係到台灣企業的競爭力;若不積極面對挑戰,碳價成本將威脅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衝擊產業競爭力。因此,產業轉型發展綠電減排,已是不可不為的生存策略。
當全球綠電應用迅速發展,歐盟更早在2020年取得「最綠年」成果,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38%,甚至超越化石燃料佔比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經濟部能源局更研擬太陽光電能源用地白皮書,計畫將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劃架構。然而,太陽光電作為新興能源,對社會大眾來說較為陌生,因此本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觀念1:無毒可回收,汙染趨近零
「太陽光電板製造對環境有害?光電會有電磁波對人體影響?」其實,太陽能板結構簡單(主要由玻璃、鋁框和矽晶片組成),材料無毒且可回收,容易模組化又方便建置;目前政府已建立太陽光電模組回收機制,只要遵守環保法規製造太陽能板,幾乎不會排放汙染物。此外,光電發電設備主要由光電模組與變流器組成輸出直流電,不會產生高頻幅射;設備產生的磁場強度相當於一般家用電器如電腦,並沒有對人體產生電磁波危害的疑慮。
更無庸置疑,源源不絕的日照,讓太陽能成為最乾淨、最友善環境的能源之一,也是台灣綠能發展不可或缺的途徑。
觀念2:智慧電網與儲能,365天不斷電
「太陽光電無法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天氣不好的話,電力又告急?」其實,太陽光電已是是國家發展重點,隨著技術快速發展,勢必能應對高能耗需求,包括工業生產和大型機構的電力所需;例如台電已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結合儲能,增建大甲溪光明發電廠計畫、協和燃氣機組改建計畫,以提升系統韌性與速度。透過智慧技術和儲能系統,太陽光電能夠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甚至有機會成為主要能源。
許多綠能產業正致力發展智慧管理、智慧電網和儲能技術,太陽光電也不例外。透過智慧管理,做到依照實際需求和天氣條件即時調整光電輸出,運用智慧電網提升能源分配的效率,藉由儲能系統在離峰時段儲電,於尖峰時段輸出能量,補足用電缺口,提升太陽光電系統的靈活度與應用效率。簡言之,無論天氣變化,只要建構完備的電力系統韌性,即可維持穩定供電。
觀念3:長遠投資,實現回本
「太陽光電設置和運維成本過高,無法回本?」我們都知道太陽光電源自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隨著太陽光電技術不斷進步,設施的建置和運維成本勢必逐步下降,並反映在電費上;換言之,太陽光電是一項必要的長遠投資,更是一個合理規劃即可預期回報的投資。
目前日本、歐美等國正積極發展農電共生、漁電共生,引導廢耕農地或廢棄魚塭重返耕耘或養殖,他國經驗也多次證明太陽能板有助於降低區域氣溫、幫助維護植被、避免土壤退化。
面對2030年實現產業淨零、2050年全國淨零的目標,地狹人稠的台灣更應該善用土地資源;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再利用廢耕地,推動智慧農/漁業、實現農/漁電共生,並善用太陽光電系統特性,提升綠能佔比、土地與空間利用率、糧食生產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經濟效益,造就產業多贏。
發展太陽光電的路上或許會面臨許多挑戰,但永續目標在即、綠電趨勢不可逆,太陽光電已被證實是可利用的綠電來源,全民應具備綠能共識、理性討論,共同思考如何實踐環保選址、智慧管理及儲能系統,朝向長遠、穩健的太陽光電邁進,才能為淨零台灣鋪平道路,實現永續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