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萬人可領現金補助,但其他受疫情衝擊卻被遺漏的「紓困孤兒」呢?

730萬人可領現金補助,但其他受疫情衝擊卻被遺漏的「紓困孤兒」呢?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經濟部和勞動部的紓困,大部分都以正職人員為補貼基準,而在內需產業的服務零售業中,為數中墮兼職人員在疫情升溫後幾乎沒班可上,薪水是時薪計的,沒有打卡上班就沒收入。

衛福部第一個門檻,就是「未加入軍保、公保、教保、勞保、農保及私立學校教職員保險」,許多打工族因有保勞保,所以不算在內。而衛福部雖讓「有勞保」但因收入減少導致「家庭生計陷困」民眾,可檢附證明文件向居住地公所提出申請;但急難救助金必須考量同一個戶籍裡的家人,如父母的收入及存款狀況,以及申請者是否為主要家計負擔者,並在經過訪視小組訪視認定後才會發給急難紓困金1至3萬元。

這樣的紓困方式除了緩不濟急,也有以「家戶」為最小社會單位的可能產生的問題,因為有許多人雖然戶籍還在老家,但早就離家在外工作,也不好回去「向父母求助」,W直言,「很多人跟家裡的關係不一定這麼緊密,家庭不一定能給與協助支持,但在這樣的困境時反而被家裡的財務狀況打回票,我覺得不公平,應該以個人為單位。」

另外雖然行政院強調「沒保險的夜市小攤商也領得到」,但從升三級以來,許多雙北地區夜市的攤商就幾乎沒什麼收入,想申請急難救助金,卻因為可能出去擺攤的是父母,2個孩子都還在上班,家戶收入還沒「低到」申請標準,所以資格不符。

行政院:滾動式檢討

對於打工族的紓困權益,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這塊之前規劃時的確漏掉,會用「就業安定基金」發給,預計每人發放1萬元。目前是鎖定商業服務業的部分工時勞工,但怎麼發放申請的細節還需要一些時間研議。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則表示,比起去年,整體已有高達733萬民眾可以領紓困;但也許還有些地方規劃還沒有周到,或有些很特殊的情況,會持續要求各部會要滾動式檢討,務必做到能夠「救急、救窮」,照顧到所有需要紓困的民眾,也要扶植相關受困的產業。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