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劇場開始的在地實驗:專訪阮劇團

從劇場開始的在地實驗:專訪阮劇團
Photo Credit: 阮劇團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阮劇團巧手改造一個約50坪的小劇場,並串聯在地藝師,在此辦理展演、教學、講座與工作坊課程,用最在地的劇場語言,前進國際。

汪兆謙希望團員能夠和生活的土地能有更緊密的關係,因此,汪兆謙為阮劇團的團員安排了上臺語課、歌仔戲、布袋戲、北管、家將……等本土表演藝術課程,「希望透過常態的接觸,讓我們的團隊能有獨特的DNA,內化為北部表演藝術工作者所沒有的氣質與精神。」汪兆謙如此期許。

1623230313721
Photo Credit: 阮劇團提供
「演員實驗室」期望發展表演美學新形式,圖為系列課程中的基本功訓練課。

在創作層面上,阮劇團也下足了苦心。「西方的戲劇創作觀點多元,東方的藝術作品則多著重於『人』。為了讓我們的創作主題更加豐富,我們也去了解許多歷史面向的知識,並在生活中從人、事、時、地、物去蒐集在地故事。」

汪兆謙也大方分享,團隊也持續記錄包含不同行業的職人、常民民俗活動如大士爺祭典、三月瘋媽祖等宗教活動、二十四節氣、本土動植物等,有系統地建立文化資料庫,希望團員長期浸淫在在地文化中,也能有更高的文化敏銳度。

1623230369572
Photo Credit: 阮劇團提供
「演員實驗室」的歌仔戲課。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