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台大教授劉靜怡:AI法官OK嗎?人工智慧將如何改寫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沒有可能,有一天AI可以開罰單、預測判決,甚至出現AI法官?當人工智慧代替人類執行國家公權力時,又會如何改寫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係?為什麼法律界希望借助AI作為量刑依據呢?
作者:人文.島嶼(採訪撰文:林希庭|編輯:黃詩茹)
過去,我們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的理解,往往來自科幻小說和電影。然而,複雜而迷人的AI並非遙不可及的未來,其實我們早已身處其中。例如,聊天機器人取代真人客服、工廠用AI挑出瑕疵品提升生產良率、銀行推出智能投資和理財機器人、達文西機器手臂的微創技術顛覆傳統外科手術。
看似潛力無窮的AI,也正一步步踏入法律領域。有沒有可能,有一天AI可以開罰單、預測判決,甚至出現AI法官?當人工智慧代替人類執行國家公權力時,又會如何改寫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係呢?
從量刑預測到AI法官,人工智慧是法律人的好幫手?
綜觀人工智慧涉及的法律議題,「量刑」是國內外都積極嘗試的項目。例如台灣有學術團隊研發「AI人工智慧協助家事判決預測系統」,預測父母離婚後,子女的親權會判給誰;美國法院運用COMPAS系統推估被告再犯率;愛沙尼亞計劃開發處理小型訴訟案件的AI法官。
這些系統有的已付諸實務,有的還在研發階段,為什麼法律界希望借助AI作為量刑依據呢?除了為人類分憂解勞、消化積存已久的案件,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劉靜怡說:「真正的原因,是我們不希望個別法官的判斷有太大的差異,我們希望類似的案件能做類似的處理,這也是法律所追求的公平之一。」
迎接AI來襲,各國政府紛紛端出策略報告,法律人也積極投入人工智慧的法律議題研究,劉靜怡直言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不過眼下AI確實能有貢獻之處,「法律裡有很多決定是比較常規化、規律性高,例如你超速被拍下來,超速多少罰多少,這些交通事務絕對比親權判決、繼承或刑事量刑更常規化,這樣的工作就很適合由AI來做」。
但問題又來了,當監視器拍到違規停車,它可以直接開發單嗎?答案是不行。劉靜怡說:「因為法律不容許這麼做,警察開罰單是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如果要讓監視器開發單,接下來的問題是你要在法律上提供它授權基礎。」
AI判決預測系統是如何煉成的?
科技的準確度很高,可以聽它的就好嗎?人類會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在回答這些問題前,劉靜怡認為要先了解人工智慧的技術是如何生成?
如果要打造AI判決預測系統,必須先蒐集並分類大量的判決、找出關鍵字、準確的編碼(coding),將巨量資料(big data)轉化為可用的資訊,再讓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並做出預測,最後提供法律人做出決定。看似程序化的流程,其實步步都是挑戰。
劉靜怡說:「如果法官必須仰賴AI作判決,『數據品質』就非常重要,你到底選了哪些判決讓機器學習?」判決品質有好有壞,同樣的法律規定,有些人判得重,有些人判得輕,個案情況又有所不同。在「餵」給機器之前,編碼就是一項費時耗力的大工程。

說到這裡,劉靜怡問:「判決中常出現『非不得為』、『不得不』的文字,這樣的意思到底是可以,還是不可以?」
編碼牽涉到文字系統的複雜度和法律文字的特殊性,「無論再怎麼白話,法律還是有專門的表述方式,以及法官如何在判決中,用文字把法律概念鑲嵌到事實裡的問題,所以編碼本身就很困難」。
編碼的品質決定資料的品質,但要下多少標籤,才能將判決轉換成有用的資料?如果設計系統、進行編碼的人都不理解判決的意義,如何正確地訓練系統?劉靜怡說,編碼並不是機械式的貼標籤,而是必須把判決讀懂、做出正確的分析和摘要,才能精準註記。
「背後龐大的人力資源是你難以想像,如果做得好就會是好的系統,但談何容易?坦白說,要讓AI變成非常精確的裁判替代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可能是相當困難的。」劉靜怡說。
當機器出錯時,人類怎麼接招?
AI判決預測系統的出現,雖然有助於減少人為偏見,卻也引來黑箱、不透明的質疑。劉靜怡提到,已有實證研究指出,在某些國家,有色人種、在某些地區出生,或擁有某些家庭和教育背景的人,在刑事案件中會被判較重的刑度或較長的刑期。「AI學習這些資料時,可能會把過去判決中對於有色人種、少數性別或弱勢族群的偏見複製進去。」
除了在編碼的過程中,將個別法官的價值觀或社會的刻板印象灌輸給機器外,偏見也可能來自法律界內部的因襲。
「預測系統是告訴你,如果有什麼狀況,法官通常會怎麼判。所謂『通常會怎麼判』,除了法律規範,很多時候是如果不這樣判,案子可能被撤銷發回,所以法官也會自我制約而選擇那樣判,這是內生的」。
所以人工智慧究竟有沒有可能取代法律人扮演的「推論衡量」的角色?劉靜怡認為,AI量刑系統或判決軟體無法代替人類找到一個完美、唯一或毫無偏見的判決。
「它只是告訴你,過去遇到這樣的狀況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但不會告訴你要如何克服過去的偏見和判決本身可能的錯誤。它畢竟是從經驗創造出來的東西,因為這些資料就是人類社會如何解決各種紛爭的經驗」。

人類面對AI始終有股複雜的心情,有的人樂見AI起飛,認為政府應該收起管制的手以鼓勵創新;有的人恐懼AI失控,要求政府預先立法管制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劉靜怡則說:「我對科技的發展是一半樂觀,一半悲觀。」
但她認為除了選邊站,我們更應該問:在機器犯錯時,可以怎麼處理?「有時候機器犯錯我們會發現,因為太不對勁了;有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它做錯了,所以問題在於怎麼稽核和除錯」。
死守舊機車最省錢?把握時間爭取汰舊換新補助才是聰明做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精打細算是許多機車族謹守的價值觀,但這樣真的能省錢嗎?若能聰明利用政府補助,把握時機汰換掉家裡老舊機車,加上SYM三陽機車祭出保證7個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身為全球機車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許多台灣人家中都不只一台機車,有的老舊機車不好發動、騎乘時還有濃煙,但長輩或是精打細算的民眾,總秉持著不到零件停產的那一刻絕不輕易換車。但這樣的做法真的省錢嗎?從多方角度分析,其實非然。
別以為騎老車省錢,你沒想到的錢坑在這
首先,老舊機車因為動力科技較舊,省油表現無法與新車平起平坐以外,不合時宜的廢氣排放標準,難以通過排氣定檢,每次遇到機車要定檢時,輕則要在機車行花上許多時間,重則難以通過而冒著被罰款的風險,在道路上被相關單位攔檢更需付出高額罰款。
再者,隨著造車科技的進步與騎士對於騎乘安全的觀念提升,歐盟與日本分別已於2016年與2017年就開始規定新車要強制加裝ABS防鎖死煞車系統或CBS安全連動煞車系統,台灣目前雖然沒有強制加裝,但在2020年之前也曾經透過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購車補助,積極推動民眾選擇有加裝CBS或ABS系統的車款,顯見煞車系統提升與行車安全的關聯性至關重要。
老舊機車不僅沒有CBS或ABS煞車系統的輔助,煞車系統更因經年累月的使用效能大幅衰退,若遭遇到緊急意外,難以達到有效減速避險功能,後續所衍生的問題,絕對更為嚴重且難以想像。
政府汰舊補助年底即將截止,現在正是換新大好時機
對於廣大的機車族而言,除了倚重機車的高靈活性以外,相較於汽車更低的入手門檻當然也十分重要,因此為鼓勵民眾提升用車安全、鼓勵汰舊換新,政府也藉由補助來提升民眾汰舊換新意願。以先前曾推行的ABS/CBS購車補助為例,2020年前停止時就曾掀起一波購車高峰,顯見購車補助對於機車族的重要性。而環保署所施行的汰舊換新2,000元補助,也確定將於2023年底正式退場,在年底前無疑為汰舊換新購車的最佳時刻。
面對琳瑯滿目的機車品牌,要如何選擇品牌與機種呢?首先從品牌切入,近年來躍升台灣機車市場龍頭的SYM三陽機車,以多元的機種選擇和優異的產品實力,擄獲台灣民眾芳心,且為了回饋消費者支持,三陽機車對於購車優惠始終不手軟,年底前更結合政府汰舊換新補助,三陽機車全車系汰舊換新再加碼3,000元,以迪爵車型為例,汰舊換新補助最高可達23,800元(三陽購車補助金14,500元+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政府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免4,000元+廢車回收300元)。
換言之,若錯過了今年底最佳入手時機,明年要入手三陽機車新車,將會直接貴上5,000元(少了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對於荷包支出來說相當有感。

正因為政府補助即將退場,再加上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力道,造成市場上相當高的迴響,引發超級熱絡的好評與購車潮,三陽機車為了感謝消費者回饋,同時保證消費者的權益,全力加開產能,更祭出保證7日內(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不只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更可以盡快交車,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多元機種選擇,每個人都可以理想的SYM
身為台灣機車市場龍頭,三陽機車旗下有多種車款選擇,其中全新迪爵125、MMBCU與CLBCU都是最熱機種。身為國民旗艦代名詞的全新迪爵125,不僅擁有三陽機車三大優勢DNA「日本京濱噴射系統」、「CBS 2.0連動煞車系統」、「63.9km/L 一級油耗」以外,更有最新科技EnMIS雙火星塞異時點火系統、傲視同級37.5L最大車廂空間、雙載舒適的689mm超長坐墊等配備。

廣受年輕人喜愛的MMBCU則是基於DRGBT優秀的平台血統,更針對實用性、舒適性上做出大幅調整,有同級中最大的置物空間及雙載的舒適性,以及獨特的跑旅車款外型,造就同級距銷售冠軍的寶座。上市短短3個月就熱銷破萬台的CLBCU,不僅有獲得金點設計獎的百搭精緻外觀,更有EnMIS超強油耗表現與貼心規格,堪稱內外兼備的最佳小蜂鳥車型!

把握時間舊換新,騎新車展開新的一年
從排廢、安全性,到補助優惠等面向分析,長期看來機車汰舊換新無疑是增加安全、減少風險且照顧荷包的最佳投資。有意願汰舊換新的民眾,絕對要把握今年底最佳時機,不僅有政府補助,更可獲得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如此絕佳機會,錯過不再。
政府補助倒數 SYM全車系汰舊換新再加碼3,000元(電匯)保證7日內交車
-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SYM三陽機車官方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