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家中,你也應該穿著褲子工作:「STAR法則」是我的遠端工作4秘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遠端工作的難點,其中一個就是少了「茶水間時間」,你沒辦法在休息時間跟不同部門的夥伴閒話家常嘮嘮嗑。似乎除了工作進度跟進跟會議外,很難有其他閒聊時刻。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創造出來。我們可以提出固定跟團隊領導或者關鍵合作夥伴的1-on-1會談,過程中除了報告工作外,也能分享近況。
文:何則文
疫情期間遠端工作已經成為未來的一個趨勢,然而許多人面對遠端工作,卻手足無措,面對家人同處以及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消失,加上降低流動可能的移動限制,都讓人壓力倍增。世界衛生組織就研究發現,遠端工作反而會使得工時增加,造成超時工作的現象。
到底遠端工作應該怎樣的來建立起提升效率的工作模式呢?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歸納總結出的STAR法則,在空間(Space)、時間(Time)、人際連結(Association)、以及協作規範(Regulation)上作出指引。
Space:建構你的專注泡泡空間
遠端工作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工作與生活界線的混雜與消失。你可能上一秒還在廚房做早餐,下一秒就拿著早餐邊吃邊處理郵件,下午的會議還可能被孩子亂入背景影響。工作還沒結束,可能家人就又催促著要吃晚餐了。如何面對不斷有外在事物干擾,是遠端工作的一大課題。
而建構你的專注泡泡會是很棒的解方,試著用一些儀式感的行為,進入工作狀態,比如即便在家中,你也應該穿著褲子工作。找到一個你專屬的工作場域,試著屏除外界的干擾,像是用一些屏蔽軟體避免分心使用手機或被網路不相干資訊吸引走專注,在這個領域,坐上位子你就知道你是在工作狀態。這個空間的建構要能「感受」到工作與生活的差異。
如果你住在套房,或者住家空間狹小很難獨立劃分專屬工作空間,你可以擺上一些物品,像是番茄鐘之類的,使心理暗示場域的轉換。或者放一些工作時專屬的音樂,產生制約效應(你會需一個好耳機)。這可以讓你更快的達到專注的心流。同時也要跟同住的家人或室友說明,當你坐在「工作場域」時,避免無關的干擾。

Time:標籤與劃分你的時間段
另一個會讓工作與生活界線模糊的,就是時間的劃分。為什麼遠端工作在國外很多國家,往往會使得工時變長呢?這很好理解,你如果在辦公室,沒事的話當然想盡快回家。但若你就在家遠端工作,「結束工作」就沒有一個時空上的分別點。那我們只要開始設定時間錨點,分割時間就好。
你可以試著假裝自己回到學生時代,給自己明確的「下課」,也就是休息時間。可以是1個小時休息10分鐘,或者任何你感到舒適的結構。在這個下課時間,你可以盡情地划手機,上網看無關的東西,但時間一到,你就要把手機跟無關的訊息視為干擾屏蔽掉,再次進入你的專注泡泡。而午休的機制也要具體的導入,你不應該在電腦前拿著一碗泡麵邊工作。
中午時段,就要像上班一樣,塑造一個不被工作干擾的區間。這段時間你可以是跟你的家人共進午餐,或者打開Youtube,用1個小時暫時拋開工作纏累。晚餐也是同樣的道理。規律化很重要,可以試著讓自己在固定的時間作固定的事情。固定的午休與晚餐時間。
而「一日三省」的概念也可以作為避免被瑣事干擾的方法。也就是一天只開信箱三次,固定時間回郵件,你可以訂在09:00、12:00跟15:00,這樣的間隔可以讓你避免一直緊張兮兮地刷郵箱,或者突然被什麼信件干擾當下工作,分心去處理其他事情,中斷原本的心流。3個小時的區間通常是適宜的,但也是要建立緊急要處理的事情可以接收到訊息的機制。
Association:在隔離中維持人際連結
遠端工作的難點,其中一個就是少了「茶水間時間」,你沒辦法在休息時間跟不同部門的夥伴閒話家常嘮嘮嗑。似乎除了工作進度跟進跟會議外,很難有其他閒聊時刻。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創造出來。我們可以提出固定跟團隊主管或者關鍵合作夥伴的1-on-1會談,過程中除了報告工作外,也能分享近況。
同時你也可以主動尋求幫助他人的機會,建立正向連結。美國研究發現,在遠端工作中職場中資歷較淺的夥伴容易遇到困境,這些人或許也是你可以主動關心的。同時,部門也可以開設與工作無關的閒聊群組,讓大家在工作之餘的情感有宣洩分享的空間。
同時,工作之餘,也可以試著參加線上讀書會,與家人、同事之外的人產生連結。無法出遊的疫情期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能適度地降低緊張的情緒與壓力。你也可以趁這個機會參與一些線上課程,接觸過去不會接觸到的主題。甚至組織你的朋友小聚,每隔一個時段跟同窗老友線上話家常。
Regulation:制定遠端工作具體規範
無效的會議往往是讓人遠端工作痛苦的原因之一,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有個「兩個披薩理論」,也就是當參與會議的人定兩個披薩還不夠吃,那就是人太多了。一般能達到理想充分討論的是6人左右的會議。在遠端協作上,能避免無效的會議就應該避免,因為這是干擾高效產出的阻礙。許多人就是無聲掛在會議上,同時處理自己的事情,反而在分心狀態下兩邊不討好。
所以學會拒絕無效會議是一門要掌握的藝術,我們可以用一種方式判斷這個會議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參加。就是假設「今天你不參加,這會議會不會因此延期?」如果不會,你只是一個需要知道最終結果的人,大可以使用非同步工具來承接會議結論的訊息。能不開會就不開會,因為無意義的會議會拖垮人的身心靈。
遠端會議要區分好報告事項跟討論事項,如果是單純的進度跟進,這種回顧過往的東西,應該要善用協作工具達到訊息一致。會議則要盡量聚焦在需要「決議」的事情。每場會議都要有具體的議程跟討論事項。在開會前大家要對要討論的議題有具體的認識跟準備,以及事後的會議紀錄。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