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煌《從學校殺手到幕後推手》:學校沒教的數學課,給江湖討生活的「乙方」一些合約建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從阿妹「你是我的姊妹」大紅之後,我也決定變成「你不是我的寶貝」的奧客乙方,在合作之前,把細節討論清楚。
文:陳金煌
你是我的姊妹,但你不是我的寶貝
沒被刀砍過幾個疤,彷彿仗是白打的;沒倒貼被騙些錢,彷彿江湖是白混的!
儘管前兩篇中闡述的數學課,我在不平等合約下能全身而退,但總有摸摸鼻子自認倒霉的垃圾事,一切就從阿妹的〈姊妹〉說起。
張惠妹,亞洲無人不知的天后級唱將,她出道的年紀,是台灣樂壇最蓬勃發展的時刻,實體唱片更是如日中天,當時拍MV音樂錄影帶時,也流行一種趨勢,就是演繹「情境」,而不再是單純的對嘴或是排舞畫面。例如一首歌講述愛情,MV拍攝時就會找演員詮釋這首歌的情境,甚至為MV編撰一個劇本,但導演們不希望用臨時演員,又請不起大牌演員,劇場演員這時就殺出一條血路!因為觀眾喜歡新面孔,大多數劇場演員沒有經紀合約,時間也好配合,費用也好談,更知道劇本想闡述的意境,一時間用「戲劇腳本」去闡述歌曲本身的意境,這種文青手法,也成為我大學時期零用錢的最佳來源。
阿妹的成名作〈姊妹〉,拍攝的劉姓導演,也是我當時的恩人,嗯……我是說,當時。
劉導因為拍攝張惠妹大紅之後,行情水漲船高,是每個禮拜都有案子,然後一次能拍兩支那種的如日中天,我被戲劇系的學姊找去,搭上了「MV演員」熱潮,拍一支,是台幣八千元。當時,一個便當是五十元,拍一支MV,能吃一百六十餐,相當不錯的酬勞。而且每週都有案子,當時還在念大學的我們,就是早上翹課,下午上課,晚上學校排練,半夜去片場熬夜賺零用錢的燃燒青春年代,體力完全不受影響,當然也是不知珍惜健康的毀類人生,就這樣拍了好幾年,我存到了人生第一個十萬塊。
當時完全沒有簽約或簽勞務報酬單的觀念,拍完就是現金一疊,然後我去分配找來的演員等級,我負責統籌表演者,偶爾自己也上去客串,賺雙份的薪水,活人死人變裝人變態人……啥都能演,只要有錢,大學時期,躺著也能賺! 比所有打工都輕鬆,也是我大學愉快的工作經驗之一,陸陸續續,也統籌了十幾支的演員招募。
我一向不喜歡欠演員錢,每次拍完的現金一疊,其實是我代墊,也布下了倒債的危機。因為幾乎每週都在片場碰到劉姓導演,他總是用髒話親切的問候,髒話,也成了當時片場問候大家的幽默語。約莫拍到一定量時,他就開個支票給我,然後去銀行兌現。這個支票,約莫有台幣快十萬,只是兌換日期未到,我也不疑有他的,繼續為劉導賣命,直到支票到期的前一天,他半夜致電說:金煌,可不可以把支票還我,我重開一張?
二十幾歲的我,根本沒意識到這就是跳票的預兆,傻傻的把票交回,然後我就再也討不回來了……
甚至在他付不出薪水的時候,我還婦人之仁的體諒他工作辛苦,繼續賣命幫他把片子完成,這關於薪水數字的江湖數學課,學校還真沒教我!
比扯鈴還扯的,是拍完某陳姓歌手之後,歌手居然自殺了,片子成了最後遺作,很有話題,唱片公司也倒了,跳票直接變成跳樓,十萬塊石沉大海。
銷聲匿跡了一陣子,又聽到他東山再起,拍了誰誰誰。一度想要提告,但當初的合作完全沒有白紙黑字,更不用說正式合約了,就這樣,算了,只能摸摸鼻子,當作之後給江湖討生活的人一些合約建議,也當成學校沒教的數學課。
演出備忘錄(或稱合作意向書),就是在口頭答應和正式合約,中間地帶的保障方法,提供給自由接案子的人當參考。
通常甲方有一個活動邀請時,可能時間尚未完全確認,細節也尚未搞定,但已開始詢問乙方的意願;而乙方藝術工作者,常常是自由接案子的人,不會有正式公司能開立發票,多數的正式合約,需要公對公,意思就是公司只能跟公司簽約,乙方須「依附」在某個朋友的公司或工作室下簽約,欠人情不說,最麻煩的是匯款!
甲方大公司的會計很多時候無法將帳直接轉給私人,這時,就必須甲方匯給乙方的「靠行」公司,靠行公司再私下給真正的乙方,一來一往,非常麻煩,因為乙方靠行公司,不只有這項業務往來,會計還需消化記帳費和手續費,甚至借出大小章,才能進行簽約;如果還遇到投標項目,私人公司資格限制更多,有些更大的政府標案,工作室都不符合靠行規定,需要「有限公司」進行投標,這下人情就欠更大了……
這種種,都是江湖數學課的眉眉角角,絕大多數的乙方,一定也聽得一頭霧水,所以我很建議自由工作者,能建立「合作意向書」的機制,在甲方有意願邀請你做表演時,先簡單的白紙黑字,大概描述一下合作意象。對於甲方的保障是,乙方如果突然有案子捷足先登,需第一時間告知甲方,尋找解決方案,而不是像壞了名聲一樣,答應了還落跑;對於乙方的保障是,萬一真出現像我被倒債的這種狀況,至少有個紙張依據,可以提告或是給甲方道德約束。
演出備忘錄(或稱合作意向書)和正式合約最大的差別,就是法務審核。通常公對公的正式合約,只要更動一項條令,來來回回法務就要嚴格檢視,我們常遇到的狀況是,還沒達到共識,但演出可能都演完了,約根本都還沒簽完;而意向書的簽署,可以是公對公、公對私,甚至是私對私,彼此有個依據,大家好做事。
當然,也有不夠全面的細節,就是關於取消條款。
正式合約裡有所謂的取消或賠償細節,例如演出是五月一日,四月如果因為甲方的因素取消了,仍需支付乙方多少百分比?或是預付的訂金不予退回? 或是雙方協定在幾個月內補足演出?那如果是乙方個人因素取消,輕一點能找到替補人員就免責;重一點的,則可能面臨賠償甲方製作費的多少比例,視為毀約處罰!
Tags:
新經濟是什麼?由新興產業持續創新與成長,所帶動的「舊經濟」變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帶您了解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經過前幾年病毒的肆虐,全世界一同承受了疫情時代封城、居家辦公、社交距離等種種衝擊,人們在工作模式與市場經濟行為上,都受到了不小影響與起伏動盪。然而,即使疫情期間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新經濟產業成長的勢頭並未減緩,甚至更加蓬勃尋找出路。長期致力於促進台灣產業發展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為了因應大環境不斷變動的市場需求,台灣需要積極創新與進化,把握迎面而來的機遇,才能為市場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本文將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定義介紹
新經濟一詞起源於1990年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景氣迎來空前盛況,各行各業呈現「高成長、高所得、低物價、低失業率」的現象。部分支持「新經濟理論」的學者認為,促成此現象的原因分別為以下6點:「全球化分工生產」、「金融市場變遷」、「僱用型態改變」、「美國贏得冷戰」、「開發中國家提供市場」、「資訊技術的發展」,同時高科技產業仍不斷創新,一並拉抬了其他產業的生產力,讓社會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氛圍。時間拉回到現在,「新經濟」一詞的定義變得相對模糊,目前主要意指能為傳統產業帶來革命性影響的新興產業或科技,像是近年來的大數據、5G、AI等,都可以視為新經濟的一員。
本文以大數據舉例,說明新經濟所帶來的變化。在還沒有大數據分析的年代,各行各業收集數據受到限制,只能透過人工統計整理,難以針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更別說從資料中找出各個事件的關聯性,在下達決策時也一律以經驗來判斷。而大數據的誕生,讓所有產業的資訊處理能力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企業可以快速分析數以百萬筆的資料,並從數據中預測出未來的趨勢,提高各行各業的效率及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出以數據為主的全新商業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資訊科技產業外,近年來藝文、運動等新創產業,亦是開拓新經濟所關注的重點領域,例如由趙天麟立委號召的「大高雄38區公益慢跑」,除了成功突破台灣當時最高夜跑人數的紀錄之外,立委同時也邀請了全球6大馬拉松中的日本東京馬拉松總監、與德國柏林馬拉松總監一同共襄盛舉,並共同商討將高雄馬拉松推上世界舞台的可能,促進高雄運動新經濟的誕生。
新經濟影響巨大,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方向
新經濟的影響之所以巨大到能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與新興產業強勁的技術研發能力有關,不僅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在技術層面更是改變了整個傳統產業結構,若無法跟上新經濟的腳步,將很可能會快速被市場淘汰,也正因如此,各國才開始逐漸重視新經濟的發展,積極投入資源,並將新技術整合進傳統產業中。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積極發展「再工業化」,將重心放到新經濟產業發展上,以潔淨能源、健康醫療、電動車、生物工程、半導體等領域為首,提供特殊稅收抵免優惠以及各種補貼政策措施,爭取技術人才、資金回流美國,進一步推動新技術與新能源的應用,再造能兼具環保節能,且擁有高效產能的全新工業型態。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美國許多州都推出了鼓勵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其中包含減免相關產業的稅收和提供購電補貼,同時還為氫燃料電池與儲能技術提供大量的研究資金,促進潔凈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既然新經濟勢不可擋,有哪些新經濟產業值得我們耕耘呢?
新經濟產業的興起,大多與科技發展和滿足人們的需求有關,而能讓台灣有機會成為領頭羊的新經濟產業有4種領域,分別為健康醫療、能源科技、電動車、數據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之所以能成為新經濟的契機,主要是他們擁有以下特性:
- 有新技術誕生,或是技術有重大突破
-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政府重點關注發展的產業
- 投資人一致看好,願意挹注資金
- 順應國際市場趨勢
舉例來說,各國為了降低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正在積極發展使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而為了提高用電效率,過去不被看好的氫能,於近年來也逐漸受到關注。相較於鋰電池來說,使用氫燃料電池效率更高,且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許多專家都認為氫能未來很可能會發展成能影響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產業,甚至有機會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技術。身為台灣氫能發展重要推手的趙天麟立委也表示,台灣的氫能供應鏈,從上游製氫到下游氫燃料電池的供應,已佈建得十分完整,甚至包括工業餘氫或家庭廢水,都能成為供電循環系統之一,讓工業、家庭用電能與氫能串接起來,大幅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因此政府與民間應更重視對氫能的投入,讓台灣在能源科技新經濟領域得以佔據領先地位。

如何推動台灣新經濟?從趙天麟立委的「運動新經濟概念」啟發
台灣仰賴出口貿易,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且疫情與國際經貿情勢的動盪,讓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發生巨變,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台灣目前仍需依賴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帶動整體發展。不過,考量到分散風險對於穩健經濟體的重要性,台灣公家機關與各大企業也沒有停下腳步,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除了關注工業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之外,運動產業與藝文產業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領域。
立法委員趙天麟在過去高雄市長初選期間,便曾提出「運動新經濟」政見,希望將高雄馬拉松提升到世界頂級馬拉松之列,成為「世界第7大馬拉松賽事」,以此來吸引參加比賽的國際遊客,間接帶動高雄的觀光熱潮。另外,趙天麟立委也注意到,日本沖繩做為日韓兩國職棒的「春訓基地」,每年為當地帶來非常可觀的觀光產值。然而,高雄不只春季雨量較沖繩少,氣溫也更平均,相較之下擁有比沖繩更優越的氣候條件,很適合打造成新的職棒春訓基地,若能結合當地旅遊景點的優勢,帶動棒球迷前來朝聖,將能透過發展運動新經濟為高雄帶來十分可期的觀光效益!
在藝文新經濟方面,也可以發現台灣近年來積極建設文化中心,循序漸進地推廣藝文產業,例如趙天麟立委曾到瀨戶內海藝術季參訪,希望能效仿「藝術帶動觀光經濟」的模式,邀請頂尖藝術家在原住民古獵道或是海岸線等地,設置裝置藝術或進行藝術表演,用藝術吸引全世界的遊客來訪,讓藝術不僅療癒人心,還能為地方創造新經濟貢獻。
現在世界各國正急於加速復甦經濟,一方面希望能妥善因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則期盼能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為此各國都想站在新經濟的浪頭上,掌握新經濟產業的主導權,其帶來的不僅是新商機,甚至可能影響到10幾年後的經濟局勢。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適合發展的新經濟產業,並善加經營,才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章內容由「趙天麟國會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