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被限、染疫風險高、住宿環境惡劣,一場讓移工困境現形的新冠肺炎疫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無論是移工居住空間的限制、工作與休假的界線和雇主提供衛生設備的缺乏,都因一場疫情而現形,而無論是今年5月疫情爆發後,或先前相對穩定時期,這些承擔台灣家庭照護重擔、社會經濟發展的工作者,都因著這場波及全球的疾病大流行,在行動、工作、生活等面向大受影響。
因京元電子苗栗竹南廠本月爆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群聚感染,苗栗縣縣長徐耀昌6月8日晚間宣布全縣移工禁止外出的命令,表示會統一由宿舍管理人員或專責人員負責採買生活用品,上下班由事業單位或仲介公司接送,若有移工被查到在外閒晃,將會開罰企業主或仲介公司。
「移工禁止外出」的法源依據引發大眾討論,而自2020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後,台灣一旦出現移工確診案例,除了在社群媒體上充斥歧視性的言論外,隨即便是「禁止外出」、「禁止轉業」等限制人身或工作自由的措施,卻無探究存在已久的長期性問題。
從移工居住空間的限制、工作與休假的界線和雇主提供衛生設備的缺乏,都因一場疫情而現形。而無論是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之後,或先前相對穩定時期,這些承擔台灣家庭照護重擔、社會經濟發展的工作者,都因著這場波及全球的疾病大流行,在行動、工作、生活等面向大受影響。

行動被限,跨國移動更難
「從去年(2020)過年期間開始,因疫情經歷好幾波狀況,像是看護原本休假就非常少了,疫情爆發後更被放大檢視,雇主也未必提供足夠物資,移工自己也會擔心雇主的家庭成員外出,但也無法提出質疑。」
關注移工的非營利組織1095創辦人官安妮,談到來上中文班的移工學生在疫情下的生活,首先是「行動被限」。大部分雇主或台灣同事,對移工的態度都是「你就不要出門」,即便在今年5月台灣疫情大爆發前,不管是隸屬哪個產業,移工幾乎都會被告知不要有跨縣市的旅行。還有仲介會在宿舍貼公告,提醒不要有訪客、規定回宿時間等,但同時台灣大眾卻都還是正常生活。
針對家庭看護工在疫情期間被雇主限制外出、放假,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秘書長黃姿華表示:「因為看護移工多跟被照顧者使用同一空間,所以外出才能真正放假跟休息,但現在看護移工放假卻無法外出,那麼在家如何能放假?可能就要在空間上做一些安排。」她表示有些雇主具備這樣的意識,但多數雇主依舊沒有,而隨著5月疫情升高,也開始出現有社區貼出公告,要雇主別讓外籍看護出門、禁止移工帶人回家等赤裸的歧視。
這些身在異鄉的遊子,也因著對疫情的不了解而面對來自心理的壓力,就連碰上感冒都會非常緊張。官安妮說:「他們的焦慮真的很少被關注,而他們也會擔心台灣的醫療系統能不能接住他們」,而在疫情大爆發前,台中還有印尼移工會煮薑黃茶在東協廣場發放,是當時他們一種安定內心的方法。
除了外出被限制外,跨國移動對移工而言也變得更難以實現,官安妮表示,原本長榮、華航有直飛胡志明及河內的班機,自2020年3月起是採包機形式,主要開放給擁有越南公司擔保公文的人,符合資格者多為台灣商務人士(稱「專家入境」),在台越南公民如要返鄉,最初只能搭乘越南官方安排的包機。直到今年(2021)春節過後,越南官方與民間旅行社合作,辦理越南滯台國民包機返國專案,逐漸增加班次,才得以慢慢舒緩返鄉移工滯留台灣的狀況。
黃姿華也說到,去年年初移民署有宣布移工可回國,但不會再發入國許可,今年雖有開放,但對返台後隔離費由誰負擔等細節,至今仍無資訊,今年5月疫情爆發後,也尚未收到是否要再取消的消息。
不同產業移工在疫情之下的生活和工作面貌
關於不同產業移工,在疫情下的台灣生活是什麼面貌?官安妮分享到,不管工作場所在家中或醫院,通常任職長照產業的移工會比較風聲鶴唳。她提到去年32例被爆出是非法看護移工後,大眾興起檢討聲浪,但其實也破壞了看護和病人需求的平衡。此外看護工的工作風險其實相當大,但並無獲得相對保障,服務的每個家庭差異化也大不同,光是排口罩這件事,有些移工無法自行前往排口罩,有些則需負責排一家大小的口罩。
相較於長照業,製造業是相對能落實移工假日休假的產業。不過官安妮也表示,疫情之下,做民生物品的移工開始變得忙碌,假日時間因而被壓縮,但加班費也沒有算得清楚。至於漁業,遠洋漁船靠港需隔離兩週,下船也只能在港邊活動,雖然遠洋漁船比近海漁船大,但提供的睡眠環境仍是非常狹窄,在蘇澳、屏東這些大港,船上也都沒有熱水,大部分仍仰賴魚業署、宗教組織提供的關懷物資。
桃園群眾服務協會的汪英達說:「不管是什麼產業,共同性就是沒有放假、不能出門。」他表示疫情升高前,就有家庭要求看護工減少外出時間、返家完全消毒,有些還要求移工簽署切結書,內容是「若得病就自己負責」,但雇主本身卻無減少外出次數。
這個情況在5月疫情爆發後,移工的自由就更被限制,無法外出採買或匯款。對移工而言,採買手機預付卡儲值是與外界維持聯繫的重要物品,如果沒有手機預付卡,就等於失去對外聯絡的能力,有緊急狀況也求救無門。而定期匯款給在家鄉的家人也是移工外出時的固定代辦事項,但這些基本需求都因疫情而被剝奪。

針對移工的通訊自由,汪英達表示,部分家庭照護工的雇主一直都有沒收移工手機的情況,過去桃園群眾服務協會也一直向政府表達,認為移工應有基本的通訊自由,然而,這個現況在疫情之下就非常難避免。
「移工在台灣不被當人,是被當奴隸。他們也會害怕申訴,我們就有收到移工近乎歇斯底里,擔心若勞工局沒有處理,會害怕被雇主不好地對待。」汪英達語重心長表示,也說明疫情之前若是有NGO介入,勞工局會較謹慎,通常會開協調會,用梳理的方式,讓勞工局判斷移工是否適合替目前雇主工作,還會給予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安置以轉換雇主。如今疫情升溫,等待時間都會持續延長。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1-06-18 本土新增187例、21例死亡,指揮中心:疫苗接種後死亡人數未較他國高
- 2021-06-18 德國同事與病患都確診,與疫情共處一年多,我體悟到懼怕無法克服病毒
- 2021-06-18 行動被限、染疫風險高、住宿環境惡劣,一場讓移工困境現形的新冠肺炎疫情
- 2021-06-18 郭台銘捐疫苗卡關,行政院將授權台積電與鴻海洽談購買各500萬劑BNT疫苗
- 2021-06-18 居家快篩試劑最快下週抵台,哪裡購買、如何使用等6大疑問一次解答
最新發展:
-
疫情之下的同島一命:檢視移工防疫措施,能否找到移工群體與台灣社會的平衡點? 1年前
-
移工重啟入境舒緩長照需求,雇主需替移工投保「移工防疫保單」 1年前
-
新加坡北海岸移工宿舍傳疫情,5000多人接受新冠肺炎檢測 1年前
-
疫情下該如何協助移工?One-Forty推出的「防疫機器人」已達近3萬人次的點擊 1年前
-
揭仲介生存之道(上):靠「牌照」走天下雖合乎法規,但經濫用已造成政府規管失靈 1年前
-
等待久別重逢,一起吃飯的那一天:疫情之下三位移工的牽掛與夢想 1年前
-
在台移工因疫情被下「禁足令」,國際媒體怎麼看? 1年前
-
疫情下的百工心聲:酒店小姐、傳產工人、民宿經理、髮型設計師、超商店員 1年前
-
阻止不了返鄉、宗教示威群聚,為平息「人禍」帶來的疫情,印尼還有辛苦的路要走 1年前
Tags:
大戶玩日本:永豐「DAWHO之夜」帶你一起攻略日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6/14 19:30 永豐銀行攜手關鍵評論網舉行「DAWHO之夜」直播活動,由吳怡霈主持,邀請旅日知名作家張維中、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一起線上教你探訪日本旅遊秘境,如何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玩得輕鬆又盡興!
隨著疫情解封,各國邊境與觀光政策開放,全球旅遊市場逐漸復甦,2023年臺灣的出國旅遊需求正大幅成長中,尤其到日本旅遊的臺灣旅客人數與日俱增。對於國人而言,日本向來是出國旅遊的最佳首選,當地的美食及文化都深受國人喜歡。6月14日關鍵評論網將與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攜手舉辦一場線上直播活動──「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教大戶們如何到日本好好玩一波,大肆採購、吃美食,同時也別忘了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自在旅遊無負擔!
疫後旅遊的日本秘境攻略
「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的線上直播活動,邀請到懂生活又熱愛旅遊的吳怡霈擔綱主持,今年上半年才到日本旅遊的她,直播中將請她分享旅遊的最新感想,拋開只有逛街和美食的行程,從她的經驗中讓觀眾體會深度遊日本的不同樣貌。
活動中也特別邀請旅居日本多年的知名作家張維中,帶大家一起體會在地的日本風情,實際走進他在日本的生活,認識日本東京華麗街區樸素特有的一面;而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則要以擅長的行為財務學,與大家分享平時應培養的理財習慣及如何妥善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為自己存下一筆旅遊基金,為日後的旅遊提前做好準備,玩得輕鬆又盡興。
永豐DAWHO與你一起玩日本
自從日本重新開放邊境,相信大家對於日本行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在數位網路時代下,規劃旅遊時除了便利可得的網路分享資訊,便捷高效的數位工具也是在兌換外幣及消費時不可或缺的利器,永豐銀行的新世代 VIP 數位帳戶「DAWHO」所具備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正是您最貼心的旅遊幫手。想知道更多關於日本秘境攻略與旅遊前的理財消費知識,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請教疫後重返日本旅遊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及相關旅遊優惠內容!
※同步提醒大家 ,本次直播由永豐大戶數位帳戶贊助,但節目的討論不代表永豐銀行立場。想了解更多大戶的質感理財生活歡迎加入永豐DAWHO的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