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今天訂隔天就送到家,三級警戒下的地方市場攤商如何突破重圍找回客人?

今天訂隔天就送到家,三級警戒下的地方市場攤商如何突破重圍找回客人?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因為大部分都是店家親送,小規模訂購減少了大量集貨、分貨等流程,今天訂隔天就到,或菜市場早上擺攤,下午老闆收攤後就開始處理網路訂單,當天就能把菜送到府。

全台疫情三級警戒持續到7月,過去外食非常方便的台灣,餐廳全數只能外帶,全民減少出門後也讓在家煮飯吃飯成為許多人防疫生活中的新重心。本來大賣場、菜市場和超市都擠滿了採買人潮,後來隨著市場成為確診者足跡熱點,各地方紛紛祭出分流管制。更多人轉往網路購買,「蔬菜箱」一下成為網路熱搜關鍵字,許多人透過電商或是社群平台訂購各式食材。

然而當「網路購物」成為主流,大量需要低溫運送的蔬菜箱、食材箱,就在這批物流爆量中,成為了壓垮全台物流貨運的最後一根稻草。

倉儲運輸工會就在臉書上直言,需要低溫配送的包裹因貨量過大,人力不足、冷藏空間不夠導致放在室溫中等待分貨時出現腐壞情況;許多使用低溫宅配的店家也都出現客訴產品處於半退冰、紙箱壓爛等狀況;工會緊急呼籲大家「先不要再買、寄送了」。許多電商平台暫停服務,或表示「送貨時間有延遲,可以等待再下單」。

包括黑貓宅急便、宅配通和新竹物流等,在6月初陸續宣布,將停送往雙北地區的低溫包裹,否則運送的時程和品質都無法穩定。菜送不出去、消費者買不到菜,蔬菜箱經常缺貨或要等1週以上的運送時間,這時候該怎麼辦?

臉書社團成「資訊集散地」,顧客需求有問必有答

最一開始三級警戒時,尤其是疫情最嚴重的雙北地區,許多民眾幾乎都不出門;不少臉書的「地方社團」加入人數暴增。幾乎每天都有人在社團中「鍵盤覓食」,問住在同一區的鄰居,有什麼推薦的外送、有什麼店家可以送到府又快又好的蔬果、肉品等,想協助家中長輩訂購;端午節期間粽子也成為熱門詢問的產品,而每個發問幾乎都會得到熱烈迴響。

住在桃園的洪太太分享,自己原本都是去家樂福買菜,疫情開始後訂過2次蔬菜箱,1次缺貨被取消,1次等了6天才到,到的時候菜明顯已不新鮮;後來同棟社區大樓的鄰居分享,她就也加入了由社區菜市場的攤販開設的買菜群組,群組中可以自選也可以由對方配,今天叫菜隔天就到,對方會開著小發財車到社區來送菜。肉品則是上找到一間新莊的肉舖,從蝦皮賣場下單後,雙北和桃園地區都可以冷凍直送。

洪太太說,附近也有看到小發財車會像鄉村地區一樣變成「行動菜攤」到社區大樓下讓住戶挑菜,不過洪太太坦言,「缺點是比較貴,買了幾次就發現那個菜價好像包含了運費和網購處理費,做好防護去菜市場周邊的小攤販買,還是比較好」。

住在台北市區,過去習慣外食,很少煮飯的A也說,開始在家上班防疫後,不可能每餐都叫外送,他在臉書上搜尋「(地方名)生活」「(地方名)市場 外送」,最後透過社團找到家附近可以訂購熟食和生鮮的店家攤商,都是有網友發問,就有附近菜市場的攤販店家提供名片或LINE等聯絡方式;他循線加入店家的LINE,訂了幾次覺得非常方便,「我不太會料理肉,訂一次可以吃好幾餐的紅燒牛腩、滷肉,然後再自己燙個青菜、煮個飯,就能吃得很好了」。

臉書社團、本來的左鄰右社群組成為探路的敲門磚,民眾進入線上社群,再透過一個個加入LINE群組的連結和電話,被帶到攤販前面,開始了交易。而因為大部分都是店家親送,小規模訂購減少了大量集貨、分貨等流程,今天訂隔天就到,或菜市場早上擺攤,下午老闆收攤後就開始處理網路訂單,當天就能把菜送到府,方便又快速。更可以和鄰居互通有無,如果擔心自己一個人吃不完,在社團中找到就住在附近的鄰居「團購」也不難。

攤商服務大進化:線上菜市場、外送代買「得來速」

而對菜市場攤販來說,他們能和大型電商做出差異化的,除了速度確保的「新鮮」,就是「近便性」和「人情味」,因為由大型批發商或全聯、便利超商等大型通路推出的蔬菜箱,大部分都不能「挑菜」;而地方的菜市場,本來可以吸引顧客的重點就是「逛菜市場挑菜」,也因此當全台都在推蔬菜箱時,如何讓民眾感覺「即使不能親自到市場挑菜,也能買到當日最新鮮的菜色」就很重要。

基隆崁仔頂漁市採買魚貨(2)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許多同個菜市場的菜攤開始組成LINE群組,每天都傳給顧客看今天的菜色供自由選購,如果是熟客,有的菜攤也會直接以電話聯繫,幫忙挑菜送到路口面交。

在台北市環南市場的「阿三蔬果」過去本來只有接受大量採購的餐廳叫菜,現在也因為疫情關係開放一般家庭訂購,從蔬菜水果到海鮮肉品,甚至連辛香料乾貨全都有,每天更新品項和價格,讓眾多消費者即使不能親自到市場挑菜,也能買到當日最新鮮的貨色,菜商的LINE群組疫情爆發後一下子就被加滿500人,緊急開設新官方帳號並調整採購下單方式。

新北市汐止區秀豐公有零售市場則從5月底推出「市場得來速」,在官方LINE@下單並指定時間,外送員會前往市場取貨送到府。消費者中午12點前訂購,當日下午4點起配送,而且外送員不用進入市場減少群聚接觸的風險,在市場的「得來速」窗口取貨即可外送,目前官方LINE已有近5000人加入;而新北的林口熊讚市場買菜網更已經有超過6800人加入LINE群組,透過市場自治會的強力運作整合訂單,線上訂購和外送的服務讓市場依然維持熱絡。

而身在「疫情重災區」的萬華人出門更困難;在地社區營造團隊「萬華社區小學」的創辦人陳德君發起「在地採購」的網絡建置,許多店家響應後,「萬華線上菜市場」將各店家的資訊集合起來,除了魚肉蔬果外,還有熟食與乾糧雜貨多達20家以上,大部分都是「萬華區免運」。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