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規定不一、租屋問題複雜,學生申請紓困可能遇到什麼問題?

各校規定不一、租屋問題複雜,學生申請紓困可能遇到什麼問題?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教育部日前公布,將補助公私立大專院校學生的紓困經費,但各校收件內容、申請資格與條件的不同,以及未明定給予學生的補件彈性等,再加上審查時間,都將成為受疫情影響的學生,是否能即時受到幫助的關鍵。

隨著疫情三級警戒的延長,民眾日常生活受到的影響逐漸擴大,紓困4.0的補助對象也因此有所放寬。其中,教育部日前公布,將補助公私立大專院校紓困經費,具有國內大專院校學籍的我國國民可向就讀學校申請,並由學校審核認定補助。

大專院校學生紓困分為兩大措施,包含:

  1. 緊急紓困助學金:若學生家中經濟受疫情影響,應給予學生紓困助學相關經費。
  2. 校外住宿租金紓困補貼:依受疫情影響學生租屋所在縣市區域,每月補助校外住宿租金1200元至1800元,一次核發3個月。

其中,若有申請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或同時具備緊急紓困助學金及校外住宿租金補貼資格者,則由學生自行擇一申請,不得重複請領。

補助評估標準不一,金門大學學生做10小時服學才能領紓困

緊急紓困助學金是由學校依照校內機制,評估學生受疫情影響的情況再行核發補助,因此,各校的評定標準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台灣大學的紓困辦法提到,有失業情況最高補助2萬元,若是收入減少者則最高補助新臺幣1萬元,實際金額以審核結果為準;而輔仁大學則是以補助9000元的A案,和需檢附失業證明、補助1萬8000元的B案為補助標準。多數學校皆未明定所謂「校內機制」為何,往往是在學生遞交申請後由學校自行評估。

然而,在申請資格及條件上,各校也有所分歧。台灣學生聯合會10日向教育部高教司反應,在緊急紓困助學金的申請資格上,如朝陽科技大學、育達科技大學皆有需符合中低收入戶、清寒家庭、或家庭年所得低於一定金額的相關規定;在申請條件方面,輔仁大學、金門大學甚至規定,申請紓困需有服務學習或勞動服務的條件。

教育部當時回函台灣學生聯合會,指出各校不得針對學生申請紓困,有家庭所得門檻、身分資格、或其他非與緊急紓困相關之限制,應回歸家庭或個人經濟衝擊為紓困標準。​

然而,金門大學官網目前仍維持規定,學生在審核身份後,須在20日前完成10小時的服務學習,才能領取6月份最高3000元的紓困金。嘉南藥理大學則規定,申請租屋補貼的學生,必須符合低收、中低收或弱勢身份。

學生租屋問題多,恐難申請外宿補貼

校外住宿租金紓困補貼是以原有的大專院校弱勢學生助學計畫中,明訂校外租金補貼額度為原則辦理。若要申請補助,學生必需檢附校外宿舍租賃契約影本及建物登記第二類謄本。

因此,若房屋非合法建物,例如學生為了節省開銷經常承租的頂樓加蓋,就無法申請校外租屋紓困。若學生遇到房東未如實登記報稅,也將無法申請補貼。

此外,若學生為多人分租家庭式住居,則只能由簽約的人申請租屋補貼,如此一來,真正需要補貼的學生很可能不符申請資格而未能即時受到協助。

頂樓加蓋
Photo credit:Kenming Wang@ Flickr CC BY SA 2.0

申請文件繁雜,學校通融補件

台大學生H受訪時表示,在疫情影響之下,原本接的3個家教學生如今只剩下1個還在上課,且他用來進行遠距教學的器材上課到一半還會過熱,根本難以正常教學。

無論是緊急紓困助學金,還是校外住宿租金補貼,都要提出受到疫情影響的證明,「舉證責任太重是一個問題」,H解釋,目前2名停課的學生都是在電話上提出停止上課,所以很難拿出證明。此外,H的家教工作在6月初就停課,若是6月底的紓困還要回頭和雇主調資料,「怎麼可能去跟(家教)媽媽說?」H認為,這是相當不近人情的作法。

對此,輔仁大學學生會長黃亭偉受訪時指出:「只要勞雇雙方有提供資料,家教學生也可以申請」。輔大學生會也有做一份給學生向勞方申請證明的樣本,在給學校確認後發在學生會網站,讓學生可以直接下載並提供給雇主填寫。

此外,申請項目都需檢附戶籍謄本,由於H沒有自然人憑證,因此難以線上辦理。黃亭偉表示,確實有學生因為人在台北、無法返鄉辦理文件,或者文件必須在上班時間申請,時間難以配合,所以無法拿到證明。而輔大學生會有和學校協調,若其他文件備齊,部分證明可以在日後補件,其他學校也多有相關配套措施讓學生能補件辦理。

大專院校學生的收入來源除了家中生活費外,多半仰賴打工、家教來補貼日常所需,因此勢必有部分學生在忙於課業的同時,還必須面對疫情下減班、房租照樣得付的壓力。教育部規定,學校在審查完成後,最晚必須在2週內將款項撥付給學生。然而,各校收件內容、申請資格與條件的不同,以及未明定給予學生的補件彈性等,再加上審查時間,都將成為受疫情影響的學生,是否能即時受到幫助的關鍵。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李芯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