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湯不換藥的肇事逃逸罪修法(中):肇事逃逸罪所保護的「法益」,到底是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處罰「逃逸」,是為了找到「可能的責任人」,因為如果是為了加強救護,要處罰的行為應該是「不通報救護」,而非「逃逸」,處罰逃逸只是要求肇事者要在現場停留,但他如果袖手旁觀,不報警、不叫救護車,也不會成立肇事逃逸罪。
文:呂政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律師暨法案研究員)
《刑法》學界一直以來有不少學者主張廢除「肇事逃逸罪」罪,曾有一位《刑法》學者表示:「肇事逃逸罪根本就應該要廢除。但這條罪名就跟毒癮一樣,只要制定下去,就很難戒掉。」
面對難以「戒癮」的政治現實,民間司改會的選擇是:釐清保護法益後,提案修正,並於5月12日召開「保障生命安全,肇事逃逸修法不能等!」記者會,呼籲立法院的審議應兼顧修法期限與立法品質。
如果方向是修正而非廢除,問題就來了:肇事逃逸罪所保護的法益,到底是什麼?
在1999年增訂本罪時,立法理由寫的是:「為維護交通安全,加強救護,減少被害人之死傷,促使駕駛人於肇事後,能對被害人即時救護」,刑度上則參考了遺棄罪的規定。2013年加重本罪刑度的理由是:「第185-3條已提高酒駕與酒駕致死之刑度,肇事逃逸者同基於僥倖心態,延誤受害者就醫存活的機會,錯失治療的寶貴時間。爰修正原條文,提高肇事逃逸刑度。」到了本次修法,立法理由仍是圍繞著上述原因。
以「過失傷害罪」、「過失致死罪」及「遺棄罪」來說,其保護的法益是人們的「身體與生命安全」。文字上看起來,與肇事逃逸罪所謂的「維護交通安全」與「加強救護」非常類似。不少看法都認為「維護交通安全,加強救護」就是「保護生命安全」的意思,從而認為與其他規定重複的本罪,必須要尋求其他的法益作為基礎。
但看起來像是政策宣示的文字,解釋上有其他的可能性。而這個可能性也同時回答了以下問題:為什麼我們可以特別處罰「車禍撞死人後逃跑」的行為?其他過失致死的案件,為什麼就不處罰「逃逸」?

騎車、開車是當代社會生活中重要的交通手段,大部分人都已經很難放棄這種便利。但相對的,這種「快速」就成為了所有人日常中都存在的重大風險。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將「維護交通安全」腦補為對公共(交通)危險的預防,要求駕駛人有「加強救護」的行為義務。
這種想法也非毫無道理,事實上,因車禍事故而生的過失犯罪,於刑案中為數不少。於2020年,總計通報有36萬2393件車禍,共造成1851人死亡 [1]、48萬3409人受傷,與駕駛人過失相關之刑事案件共發生1萬6578件(佔全部刑案之6.38%),其中有209件未破獲。
如果說車禍事故不可能降為零,為了減低每件車禍的傷亡人數,再考慮到駕駛人對於交通事故的預防能夠以較低的成本達到較高的風險控制能力,且就事故發生也具有可歸責性,是否就能在政策上透過《刑法》引導肇事者的行為?或是說,因為肇事者於過失犯罪後,正處於「駕駛汽機車」此一容易逃逸的情形,且逃逸將導致救護延誤等放任他人權利侵害的行為,而有以刑事犯罪制止肇事者逃逸的必要?
我們在意的其實是「不通報救護」,而非「逃逸」?
如果是出自上述考慮,以「加強救護」為主要目的,那針對的行為應該是「不通報救護」,而非「逃逸」。
差異在於,肇事者匿名撥打呼救電話後逃離現場,也不會另外成立犯罪。再加上這是屬於遺棄罪的特別類型,處罰肇事者「不作為」的基礎,是因為他對於傷者的生命危險負有救助義務。傷者若可自行呼救、就醫的情形,就沒有必要針對「不通報救護」加以處罰。
如前所述,在保護「身體與生命安全」的框架下,若認為遺棄罪要件過於嚴格而有處罰漏洞存在,則單獨處罰「不通報救護」的行為,似乎就可加以填補。若採取這種立法模式,針對「不通報救護」單獨給予處罰,因為其針對的是某種抽象危險,並無法連結到特定的實害結果,因此刑度很難重於「過失致死罪」。因此,如果我們主要目的是加重處罰,似乎應把「不通報救護」列為過失致重傷(死)罪的法定加重要件。
《刑法》適合增加這種加重類型嗎?這個問題背後考慮的是,所有善良老百姓都有可能因一時的疏忽成為「過失犯」,對於這些不小心犯錯的人犯後行為的規範,比起故意犯,他們(過失犯)是否具有較高的期待可能性?是否有可能區分出中間的責任類型?[2]
行為類型 | 不法評價 |
過失犯 | 輕 |
犯過失行為後, | 中等 |
故意犯 | 重 |
此外,如果車禍後傷者當場死亡,也就沒有通報救護的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仍想以刑罰要求肇事者留在現場,針對的行為才是「逃逸」。如此一來,討論的才是「肇事逃逸罪」。
然而現實世界的情況是,不論是增訂「不通報救護罪」,或是研議修正「過失致死罪」,兩件事所需要的研議時間、倡議能量,客觀上都很難在修法期限前被排入政治議程。因此,縱使存在著更為「治本」的方法,民間司改會最後還是決定以修正現有的肇事逃逸罪為基礎,試圖讓「加強救護」的目的也能夠實現。
處罰「逃逸」,是為了找到「可能的責任人」
前面已經說了,如果為了加強救護,要處罰的行為應該是「不通報救護」,而非「逃逸」。原因在於,處罰逃逸只是要求肇事者要在現場停留,但他如果袖手旁觀,不報警、不叫救護車,也不會成立肇事逃逸罪。
雖然說,一般人只要不逃逸,很難想像會有故意不施救的情形,故「事實上」或許還是能促成加強救護的效果。然而,如許宗力大法官在協同意見書所說:
……立法者果真要採此政策,就須修法,將肇事逃逸罪之要件包含駕駛人無故意、過失情形,以及相關作為義務作出具體、明確之規定。而非延續像系爭規定這種「理所當然」的立法技術,僅仰賴人民「發揮想像力」而善盡「優良駕駛人」的角色,這無非是法律道德主義的信奉者,而非憲法法治國原則的追隨者,爰提出協同意見如上。
確實,從法治國原則的角度來看,這些空白不能靠人們自行腦補,而是法條必須寫清楚的!
回到前面的問題,如果處罰逃逸的手段,無法直接促成加強救護的目的,那肇事逃逸罪保護的法益是什麼?有學者參照德國《刑法》第142條「未經允許離開交通事故現場罪」的討論,認為本罪是以「確保民事損害賠償請求權」目的。

死守舊機車最省錢?把握時間爭取汰舊換新補助才是聰明做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精打細算是許多機車族謹守的價值觀,但這樣真的能省錢嗎?若能聰明利用政府補助,把握時機汰換掉家裡老舊機車,加上SYM三陽機車祭出保證7個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身為全球機車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許多台灣人家中都不只一台機車,有的老舊機車不好發動、騎乘時還有濃煙,但長輩或是精打細算的民眾,總秉持著不到零件停產的那一刻絕不輕易換車。但這樣的做法真的省錢嗎?從多方角度分析,其實非然。
別以為騎老車省錢,你沒想到的錢坑在這
首先,老舊機車因為動力科技較舊,省油表現無法與新車平起平坐以外,不合時宜的廢氣排放標準,難以通過排氣定檢,每次遇到機車要定檢時,輕則要在機車行花上許多時間,重則難以通過而冒著被罰款的風險,在道路上被相關單位攔檢更需付出高額罰款。
再者,隨著造車科技的進步與騎士對於騎乘安全的觀念提升,歐盟與日本分別已於2016年與2017年就開始規定新車要強制加裝ABS防鎖死煞車系統或CBS安全連動煞車系統,台灣目前雖然沒有強制加裝,但在2020年之前也曾經透過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購車補助,積極推動民眾選擇有加裝CBS或ABS系統的車款,顯見煞車系統提升與行車安全的關聯性至關重要。
老舊機車不僅沒有CBS或ABS煞車系統的輔助,煞車系統更因經年累月的使用效能大幅衰退,若遭遇到緊急意外,難以達到有效減速避險功能,後續所衍生的問題,絕對更為嚴重且難以想像。
政府汰舊補助年底即將截止,現在正是換新大好時機
對於廣大的機車族而言,除了倚重機車的高靈活性以外,相較於汽車更低的入手門檻當然也十分重要,因此為鼓勵民眾提升用車安全、鼓勵汰舊換新,政府也藉由補助來提升民眾汰舊換新意願。以先前曾推行的ABS/CBS購車補助為例,2020年前停止時就曾掀起一波購車高峰,顯見購車補助對於機車族的重要性。而環保署所施行的汰舊換新2,000元補助,也確定將於2023年底正式退場,在年底前無疑為汰舊換新購車的最佳時刻。
面對琳瑯滿目的機車品牌,要如何選擇品牌與機種呢?首先從品牌切入,近年來躍升台灣機車市場龍頭的SYM三陽機車,以多元的機種選擇和優異的產品實力,擄獲台灣民眾芳心,且為了回饋消費者支持,三陽機車對於購車優惠始終不手軟,年底前更結合政府汰舊換新補助,三陽機車全車系汰舊換新再加碼3,000元,以迪爵車型為例,汰舊換新補助最高可達23,800元(三陽購車補助金14,500元+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政府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免4,000元+廢車回收300元)。
換言之,若錯過了今年底最佳入手時機,明年要入手三陽機車新車,將會直接貴上5,000元(少了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對於荷包支出來說相當有感。

正因為政府補助即將退場,再加上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力道,造成市場上相當高的迴響,引發超級熱絡的好評與購車潮,三陽機車為了感謝消費者回饋,同時保證消費者的權益,全力加開產能,更祭出保證7日內(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不只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更可以盡快交車,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多元機種選擇,每個人都可以理想的SYM
身為台灣機車市場龍頭,三陽機車旗下有多種車款選擇,其中全新迪爵125、MMBCU與CLBCU都是最熱機種。身為國民旗艦代名詞的全新迪爵125,不僅擁有三陽機車三大優勢DNA「日本京濱噴射系統」、「CBS 2.0連動煞車系統」、「63.9km/L 一級油耗」以外,更有最新科技EnMIS雙火星塞異時點火系統、傲視同級37.5L最大車廂空間、雙載舒適的689mm超長坐墊等配備。

廣受年輕人喜愛的MMBCU則是基於DRGBT優秀的平台血統,更針對實用性、舒適性上做出大幅調整,有同級中最大的置物空間及雙載的舒適性,以及獨特的跑旅車款外型,造就同級距銷售冠軍的寶座。上市短短3個月就熱銷破萬台的CLBCU,不僅有獲得金點設計獎的百搭精緻外觀,更有EnMIS超強油耗表現與貼心規格,堪稱內外兼備的最佳小蜂鳥車型!

把握時間舊換新,騎新車展開新的一年
從排廢、安全性,到補助優惠等面向分析,長期看來機車汰舊換新無疑是增加安全、減少風險且照顧荷包的最佳投資。有意願汰舊換新的民眾,絕對要把握今年底最佳時機,不僅有政府補助,更可獲得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如此絕佳機會,錯過不再。
政府補助倒數 SYM全車系汰舊換新再加碼3,000元(電匯)保證7日內交車
-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SYM三陽機車官方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