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努力,只為自己的海闊天空》:居家學習/工作時,如何保證效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無法保持專注,這是居家學習或工作最大的挑戰,但愈是有挑戰,也就愈考驗一個人。
文:石雷鵬
居家學習/工作時,如何保證效率?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需要好的環境,好的環境能創造一種莊重的儀式感。
所以,你去教室、圖書館、自習室看書時,你所處的環境能讓你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上課前,老師說:「同學們好,現在開始上課。」這是一種形式上的儀式感。
有儀式感的學習或工作,往往伴隨著沉浸、高效和專注。
家和宿舍,有時不太適合學習或工作,因為很多人發現在家或宿舍根本學習/工作不進去,即使學習/工作了一會兒也是效率低下。
在家或宿舍裡,都有個東西叫「床」。只要有床存在,結果就是「要嘛你想睡床,要嘛床想睡你」。
有時候,你遠離了床,沙發替代了床,你還是擺脫不了「要嘛想睡,要嘛被睡,真正該睡時,又睡不著」的尷尬。
在家或宿舍時,還有個東西叫「手機」。只要有手機存在,結果就是「要嘛你拿起了手機,要嘛手機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跳到了你手裡」。
有時,你放下了手機,但電腦或電視替代了手機,你還是擺脫不了「看書十分鐘,休息一小時」的尷尬。
世界多姿多彩,充斥著誘惑的同時,也讓注意力成為最稀缺的資源。很多時候,你缺的不是資訊,也不是時間,而是注意力。
但有時候,我們必須選擇居家或在宿舍學習(比如在新冠疫情隔離期或假期),這時又該如何確保專注和高效呢?
這幾乎是每個成年人都會面臨的挑戰。今天,我用文字來分享一下自己學到的一些方法(親身測試確實有效哦)。
建議1:學習和工作要有儀式感
居家或在宿舍學習時,濃妝豔抹,打扮得性感妖嬈,是大可不必的。
但如果你整天都是一副邋遢的樣子,甚至好幾天也不洗頭,好不容易有個看書的心情,思考問題時,摸了一下頭,全是「髮油」……
請問,你還有心情學習或工作嗎?
你的一天怎麼過,大概一年就怎麼過。
居家學習時,首先建議你準時起床,洗臉、刷牙後,穿戴整齊。至於是否略施粉黛,那就看是否需要視頻露臉了吧。
不要穿著睡衣學習或工作。穿著睡衣確實舒服,但因為沒有「外界信號」或「參考物」的提醒,你可能很難區分自己到底是居家生活狀態,還是學習或工作狀態。
居家學習/工作時,也要像去教室上課或去公司上班一樣,換上能見外人的衣裝。
這種儀式感,會帶你進入一個學習/工作的狀態。
建議2:創造學習或工作專屬區域
避免在休息區學習/工作,同理,也避免在學習或辦公區休息。
如果你家房間多(比如家中有書房),就把書房當作你的學習或工作場所。早上起床後,離開臥室,穿戴整齊,進入書房,就相當於你進入教室或公司開始辦正事了。
當然,如果經濟條件有限,沒有書房,那就想辦法開闢出一塊學習或辦公區域,比如在陽臺上、廚房裡或牆角邊擺上桌椅。
如果家裡還有其他人讓你無法專心,除了直接打一架這種解決方式,還有個東西叫「降噪耳機」,你可以參考一下。
在遠離溫暖柔軟的床或沙發之類的地方學習,營造學習或辦公的專屬環境,這是儀式感的延續。
建議3:給時間打標籤——休息、吃飯、學習或工作
好的人生狀態,應該是該學時不辜負書本,該玩時不辜負青春,該吃時不辜負美食,該睡覺時不辜負床。
因此,你需要給自己的時間做規劃、排行程,在正確的時間做該做的事。
前一陣子,我在這方面就失手過。事情是這樣的,我在家時,看著看著書,突然就想在沙發上躺一小會兒,躺下來就想打開電視或手機看一小會兒,休息一下……
然後,一個上午就過去了。
無法保持專注,這是居家學習或工作最大的挑戰,但愈是有挑戰,也就愈考驗一個人。
像我這樣的笨人,唯一的聰明之處就是知道自己不僅笨,而且自制力差。但日子總要繼續,很多事無法拖延時,只能硬著頭皮去找方法。於是,我去網上搜索,並篩選了自己親測有效的方式,分享給大家。
簡單來說,就是用一些類似「番茄工作法」的時間管理方法,來區分學習/工作和休息時間。
以二十五分鐘為一個時間單位,在這二十五分鐘內,要嘛只把手機作為學習/工作的工具,要嘛就把手機調成靜音。在番茄鬧鐘響起之前,專心學習或工作。
二十五分鐘後,休息五分鐘。可以伸展一下你的老腰,活動一下你的老胳膊老腿,或者響應一下「大自然的呼喚」,上個廁所。
然後進入下一個二十五分鐘的學習/工作時間單元。
中午十二點到一點可以自己做飯、吃飯、飯後休息。如果要午休,個人建議睡二十多分鐘即可。不建議午睡太久,因為一般情況下,午休時間太久就可能進入深度睡眠。睡得太香了,一個下午腦子都不靈光——就是那種你明明醒著,但還是睡著的狀態。
下午可以看書、聽課、學習或工作一直到六點或七點。下午的學習或工作結束後,如果想透氣,就戴上口罩,到外面走走,感受一下遠方春的氣息。
晚飯後,可以繼續學習或工作,也可以換上性感或「卡哇伊」的睡衣,結束學習或工作,進入居家休閒狀態。
其實,給時間排行程,依然是儀式感的延續。
建議 4:省思總結和獎勵機制
每天睡前,可以省思一下當天的學習或工作任務完成得如何,規劃一下第二天的目標。
在省思中及時調整,切斷干擾源。在不斷調整中,總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沒有誰一開始就能在居家學習或工作方面做到盡善盡美。另外,有心機的同學在家學習時,可以讓父母看到你的努力、你的改變、你的決心和你為夢想努力拚搏的樣子,說不定你爸媽一高興,直接給你發個大紅包獎勵。
雖然說我們都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不易被金錢腐化的人,但偶爾享受一下庸俗的快樂,也沒什麼不好。
當然,也可能你在家學習時很努力展示給爸媽看,甚至把上面的這段話讀給爸媽聽了,他們也沒有想用金錢來「腐化」你的意思,你也不要懷疑自己是爸媽當年在菜市場買菜時贈送的。
畢竟你也老大不小了,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收穫成長的快樂也是一件樂事。而且,你也可以在完成了當天的學習或工作任務後,獎勵自己去做點喜歡的事。
你認真對待生活,生活也不會怠慢你。
兩個孩子同時聽相同的網路課程,一個穿戴整齊,背著書包去圖書館或自習室聽課學習,另一個悠哉悠哉趴在宿舍的床上聽課;一個端坐在電腦前聽直播參與互動,一個睡眼惺忪地開著幾倍速聽重播;一個認真記筆記再反覆重播,直到搞懂直播中未能聽懂的知識,一個只是聽了一遍就以為自己什麼都會了。
時間長了,你會發現,注重儀式感的前者要比隨隨便便的後者優秀太多。
你不認真對待生活,就等著生活來糊弄你吧。
有儀式感的人,懂得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天。因為你的每個今天,都是生命中最年輕的一天。
有儀式感的人,懂得努力把平淡的每一天都過得精緻無比。因為你的每個今天,都是生命中獨有的一天。
有儀式感的人,懂得「work hard, play hard」(努力工作,盡情玩樂)的道理。即便偶有失落,但你在回首往事時,還是能看到儀式感在生活中留下的軌跡。
如果萬事開頭難,那請你在結尾時一定要圓滿!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我的努力,只為自己的海闊天空》,時報出版
作者:石雷鵬
世界冷酷,但你會在磨難中強大。
最灑脫的你,
不是用自己的成功打臉看壞你的人;
而是為了自在翱翔,做更好的自己。
每一天,都是往後生命中最年輕的一天。
今天不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明天就要花費更多時間,去應付你不想要的生活。
關於學習、工作、自我定位、情感生活和人際往來,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在世界的冷酷中打顫,
但成就你的,永遠不是別人的話語,而是自己的選擇和作為。
生活的苦是消耗,但努力的苦會是收穫。
當未來不那麼清楚,就先走好當下的每一步,
你的世界終將海闊天空。
——當你厭倦工作,先讓自己保有隨時離開的能力
當你從事的工作不適合自己,就會像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Epictetus)所說:「登上並非自己選擇的舞臺,演出不是自己想要的劇本。」
想要擁有選擇工作的自由,就要先讓自己保有隨時離開的能力。一份工作是否值得你留戀,作者提出三個標準:一、成長空間;二、你甘心為這份工作付出;三、不錯的收入。
同時滿足三點的是一份理想工作;滿足兩點的是一份好工作;只滿足一點的工作,勉強還能湊合著做下去。要是三點皆槓龜,最後不是你辭掉工作,就是工作開除你。
——人與人的差距,是被看不見的自律拉開的
馬雲曾說:「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大多數的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自由的本質,是自律。如果你無比自律,持之以恆把書讀好,找工作時就有選擇的自由;如果你無比自律,專注工作、持續精進,就有機會實現財務自由;如果你無比自律,堅持健身、廣泛閱讀,遠觀你有著姣好身材,近距離接觸會發現你的博學和有趣,你於是有了選擇戀愛的自由。
——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
美國提倡關注精神醫療的桃樂西.迪克斯(Dorothea Dix)說:「那些刻薄傷人、極盡侮辱的話語,往往來自家人。」
外漂的遊子回家過節,第一天母慈子孝,第二天雞飛狗跳,第三天愛恨交加,第四天好險終於要離家。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你都可以講理,唯獨家不是講理的地方。道理講不通,就只能動之以親情的「情」。
——人生,就像一盤紅燒肉
考前抱佛腳,背幾個單字就希望考高分;跑步機上跑個半小時,就想看看自己甩了幾斤肉;才剛進職場,就憧憬著拿出漂亮成績單。但人生中的許多事就像燉煮一鍋紅燒肉,偷工馬虎成就不了令人垂涎的美味,持續努力才能造就令人稱羨的精彩。
——當你不夠努力,雞毛蒜皮的事都會變成天大的煩惱
成就你的,永遠不是別人的話語,而是你的選擇和作為。
面對生活中的惡意,不妨想想莊子說的:「夏蟲不可語冰。」跟認知層次不同的人爭論,無異是對牛彈琴。當你專注在自己的目標,就不會有餘力去管別人的閒言碎語;當你心有旁騖,才會讓雞毛蒜皮的事變成揮之不去的煩惱。有力氣進行意氣之爭,不如把力氣用在往上攀爬,等你到達更高遠的地方,身邊的社交圈也會跟著提升,回首這一切就會雲淡風輕。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王祖鵬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