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性別經濟結構、母職過勞,女性面臨疫情下的三重困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非母親身分的女性,能力與貢獻被生育與否取代,而有些女性則看似因母親身分「保有飯碗」,但卻得同時兼顧繁重的母職工作,尤其是在疫情下的全天候照顧,金錢也不見得能夠解決的母職過勞。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台灣的疫情情況仍未解除危機,許多企業公司改為線上辦公,學校轉成線上教學,托兒所、幼稚園等相關機構也停課。從此刻起,各種家長「打國家幼苗」的照片在媒體瘋傳,內容不外乎是小孩各式搗蛋及被罰站的場面,特別是在育兒相關社群媒體裡,更可見媽媽們哀號求助或發洩怒火的貼文。事實上,疫情不僅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裡的性別議題也隨之浮出,特別是女性在疫情底下所面臨三種的困境:(1)家庭暴力問題(2)性別經濟結構問題(3)母職過勞問題,更發深刻鮮明。
如台灣在5月15日防疫進入三級警戒後,衛福部經統計發現,全國家暴通報量比去年同期間增加約百分之十五,而新北市家防中心主任許芝綺在《聯合報》報導中指出,產生家庭暴力的衝突來源基於瑣事,例如回家是否立刻洗澡等爭論,最後演變成肢體衝突。
筆者曾探究2018年到2019年間,大學生最容易發生親密關係暴力的時間點為何,結果發現是寒暑假及12月-1月最容易發生,原因在於長假期及強調團聚的節慶,促使雙方進入長期的密切互動,性別權力不對等問題便從中誘發。所以,為什麼女性更可能受到親密關係暴力(包括家暴)?這不只是生理面向(如力氣大小)的問題。特別在疫情期間,人們在同個空間的互動更為密切,卻更難對外尋求協助。
許多社會支持系統(如家暴防治機構、婦女保護庇護安置所等)受到限制,救援的即時性被影響,間接導致受暴女性獲得支援的機會減少;不僅如此,受暴女性也可能在家受到施暴者的資源威脅,例如生活用品、藥物、金錢等受到控制,女性的性別處境,將在疫情加劇生計困境(Roesch、Amin、Gupta & García-Moreno,2020)。
疫情也反映了社會經濟結構裡的性別不平等問題。Dias、Chance & Buchanan(2020)比較美國COVID-19爆發前後的父親、非父親(沒孩子的男性)及母親、非母親(沒孩子的女性)對照組,他們的被裁員率會如何變動,結果發現,父親被解僱機率為增加6.1%,非父親為10.5%,父親比非父親的被裁員率低;母親被解僱機率為增加10.1%,非父親為12.5%。整體看來,男性被解雇率的機率低於女性,其中又以作為父親的男性解雇率最低,而女性面臨被解雇的風險高於男性,特別是沒有小孩的女性被解雇的機率是兩倍多。
延伸反思,社會經濟與性別文化相互的效果,即是在社會薪資結構不平等的情況下,男性的薪水普遍高於女性,而男性被預設是家庭的經濟主要來源,因此雇主可能會以此考量。女性則被預設是生育及主要照顧者,沒孩子的女性被認為沒有太多家庭經濟壓力,是對照組中解僱率最高的,而母親身分的女性雖然解雇率相較低,看起來似乎很「性別友善」,其實更說明了疫情加深了女性的難處:非母親身分的女性,能力與貢獻被生育與否取代,而有些女性則看似因母親身分「保有飯碗」,但卻得同時兼顧繁重的母職工作,尤其是在疫情下的全天候照顧,金錢也不見得能夠解決的母職過勞。
若點開各大社群媒體或社團,可見幾乎都是以女性(媽媽)崩潰求助。Power(2020)指出因疫情非常時期,女性工作能力可能受家庭照顧所限制,社會也期待女性將照顧工作做得好、做得有效率,因此,Power(2020)也認為當疫情加重女性的照顧責任時,也同時提高女性被解雇的危機,或是只好轉成時間彈性但收入少的兼職工作,這反映了傳統性別角色分工仍然存在。而再回頭細看那些崩潰求助文,不僅只媽媽因照顧而留職停薪、或被解雇的抱怨文,就算是有職業的媽媽,更面臨上班途中(邊線上開會邊留意小孩),或下班趕緊回家料理、洗衣服、消毒家具。
可想而知,疫情放大了舊有社會性別想像,以及性別角色分工模式,男性辛苦賺錢回家可以喘息,而女性可能因照顧期待,或不符合社會的生育期待被迫從職場上退出。而職業媽媽辛苦賺錢回家後,仍需像霍希爾德(Hochschild)說得那樣:進入「第二輪班」,不間斷的負責打理三餐、陪伴小孩、收拾玩具、各種家務。尤其在疫情警戒控管之下,人們不外出避免群聚感染,而媽媽們整天泡在無止盡的公事或家事中,不少媽媽已開始在社群媒體裡書寫患憂鬱症的文章。
總而言之,疫情(或病毒)看似是客觀、中立的科學問題,但事實上,疫情也是社會性的,它會和社會文化互相影響,發酵或反映既有社會及性別結構問題。而或許能試著以下方式重新面對疫情帶來的三重困境:
- 在住家空間裡,相互尊重每個家庭成員不同的習慣、生活方式;如果有真的看不慣之處,可請第三位成員協調,或是雙方各退一步,擬定好對彼此都有利、但也不會妨礙對方家規事項,並且雙方都須如實遵守,降低口角或肢體衝突。
- 若為雇主,因疫情影響不得不裁員,在考量人員流動上,應以能力或平時辦公表現審核,而非單方面因性別或預設員工立場(如女性有沒有家庭要照顧)而裁員,而是可以真誠地想了解員工狀況的方式進行對談;身為媽媽的女性員工,也因納入個人職涯展望進行思考。
- 若為職業媽媽,可以向另一半提出分擔照顧要求,學習家務事分攤,而不是一個人扛。
人們在性別養成的歷程裡,往往認為媽媽「應該」包辦一切,特別是照顧,而女性在學習成為媽媽的過程裡,也可能會內化母職意識,同時造成男性在學習成為爸爸的過程中,就算想幫忙也不知道「合不合情理」,造成雙方衝突。也因此,或許當家庭不再是媽媽單方面的第二輪班,而應是雙方共同付出、共同家務輪班。
在疫情帶來人與人關係緊張的生活裡,若能意識性別如何影響於其中,並且突破性別帶來的互動困境,或許在疫情的當下,反而能成為家庭成員、工作夥伴、親子之間重新培養建立感情,重新理解彼此的新生時刻。
延伸閱讀
- 防疫前線的貧窮陷阱:女性在疫情中,承擔比男性更多的責任與無償工作
- 2020年全球因疫情工時損失8.8%,女性和年輕勞工最慘,台灣7%勞工受影響
- 疫情期間重溫對話式思想小說《彩虹麗子》,反思女性政治人物在當代的角色
參考文獻
- 平雨晨(2019)。恐怖情人了沒:初探大學生親密關係暴力經驗與性別現象。婦研縱橫(112),76-87。
- 亞莉.霍希爾德(Arlie Hochschild)著,張正霖譯(2017)。《第二輪班:那些性別革命尚未完成的事》,台北:群學。
- Dias, F. A., Chance, J., and Buchanan, A. (2020). The motherhood penalty and the fatherhood premium in employment during COVID-19: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Res. Soc. Stratif. Mobil. 69. 100542.
- Power K. (2020).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increased the care burden of women and families. Sustain. Sci. Pract. Policy 16 67–73.
- Roesch E., Amin A., Gupta J., García-Moreno C. (2020). Violence against women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restrictions.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ition)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圖解】在家要如何做到「一淨、二靜、三循環」?三菱電機「氣場大師」打造好氣場與「善循環」的科技大解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三菱電機秉持日本職人匠心,將獨家專利科技應用於家電設計,打造居家空氣優化的全方位解決方案。選對節能又智能的家電,兼顧清淨功能、安靜運轉與良好循環,你也可以是「氣場大師」!
素有「空氣專家」美譽的三菱電機,結合日本百年技術與電機專業,在台深耕已超過70年,針對在地氣候環境與消費者需求打造最合適的商用與家用電器產品。今年,台灣三菱電機以全新「氣場大師」為概念,透過全系列產品線打造「一淨、二靜、三循環」全方位空氣優化居家環境,創造良好氣場,讓家與家人享受美好「善循環」。
溫度、濕度、流通度、潔淨度、保鮮度:從五大方向打下好氣場基礎

居家環境中常見影響「氣場」的問題大致分為五大方向,首先在溫度方面,極端氣候不再是百年一遇,夏季高溫熱浪、冬季霸王寒流的威力不容小覷,採用兼具節能與空氣淨化的空調不僅能降低耗能,還能提升呼吸健康與環境舒適度。另外,濕度過高也是許多台灣居家的一大痛點,尤其當梅雨季或季節交替時,連續多天陰雨綿綿,容易讓家具或牆面冒出黴菌,甚至皮膚長濕疹、影響身體健康。
空氣流通度則是長時間待在門窗緊閉的室內空間時,人們會相當有感的問題,而良好的通風換氣能將廢空氣排出,引入新鮮空氣也帶來好心情。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長或深受過敏困擾的人,最關心的則是空氣潔淨度問題,在受疫情影響的這幾年,改善居家空氣品質也成為家電研發的重點。除了空間氣場,人體氣場的保養也備受重視,如維繫身體健康與能量來源的食材要如何維持保鮮度,更成為煮婦煮夫們在意的課題。
三菱電機全系列空調家電產品運用專利技術,分別針對「溫度、濕度、流通度、潔淨度、保鮮度」五大方向提出解方,全系列科技家電產品以「一淨、二靜、三循環」三步驟打造更舒適、安心的生活環境,讓台灣民眾能輕鬆享有ME TIME美好居家時光。
一淨:以獨家濾淨技術,有效捕捉空氣中有害物質,同時抑制懸浮病毒達99%,守護每日一呼一吸間的潔淨空氣

三菱電機不論是在空調或除濕機等家電製品上,皆搭載專利濾淨技術,以達到進氣後清淨,吹送出宛如自然山林般純淨空氣的效果。
預計於今年四月份正式上市的旗艦款「三效合一」變頻空清除濕機,全新搭載HEPA、活性碳濾網,可一次達到除濕、除臭、空氣清淨三重效果,且根據國內外專業測試機構檢測,針對懸浮病毒的抑制率可達99% [註1],PM2.5集塵率更達99.9% [註2]的高超表現。此外,透過三菱電機獨家智慧變頻與AI智慧偵測設計,能根據環境需求自動調整成適宜的除濕與空氣清淨模式,提升機器運作效能。
三菱電機近年研發出的「Plasma Quad Connect,簡稱 PQC」高效電漿淨化裝置,可讓消費者選購加裝在多款家用空調上,原理為對裝置中的「鎢帶電極」施加6,000伏電壓產生電漿,有效去除空氣中的病毒、細菌、黴菌、過敏原、灰塵和PM2.5等各種污染物質,透過獨家專利科技達到淨化室內空氣效果。
二靜:以近乎無聲運轉的設計,給家人不被打擾的寧靜時刻,讓身心靈皆放鬆

三菱電機除了專注產品設計的高品質與細節,更在乎使用者日常生活中的體驗與感受,因此全系列產品線皆以近乎無聲運轉的設計,為消費者打造兼具放鬆及舒適的空間。
三菱電機「靜音大師」家用變頻空調正如其名,自上市以來「超靜音運轉」表現在業界頗受好評,是家中有幼嬰,以及對聲音敏感族群的首選品牌。除此之外,頂規旗艦款GT系列搭載「Easy Clean 易拆易清設計」,更擁有獨家專利「DBC奈米複合塗層技術」,讓民眾不僅能輕鬆維持空調產品清潔,又能達到節能省電及維持高效運轉的效果。今年三菱電機也不斷升級、積極擴展產品陣容,以滿足台灣市場多元的空間需求,「靜音大師」頂規旗艦款GT系列及耐用經典款HT系列均升級追加大容量10kw機種,可適用於約14-17坪大坪數空間,新品預計將於今年3月開始販售。
另外即將上市的「三效合一」變頻空清除濕機在強化空氣清淨與除濕方面,透過獨家「三重除濕系統」設計,不僅實現高效除濕率,另搭配智慧變頻壓縮機,同時滿足節能省電的需求,以及獨家設計大型渦輪式多翼風扇,打造近乎無聲的靜音效果,即使夜晚除濕也能一覺好眠。
三循環:匠心打造好氣場,無限傳遞善循環

除空清除濕機與靜音變頻空調,三菱電機更透過其他產品優異性能的加乘效果,為消費者全方位把關生活品質。像是三菱電機首創先驅開發的Lossnay全熱交換器,即使在無法開窗的情況下,也能做到全室通風換氣。此外還可搭配空清循環扇,搭載Plasma Quad高效電漿淨化技術,提升室內空氣品質的同時,再透過DC循環電風扇進一步將淨化後的好空氣,吹送至家人所在的每個角落,讓「好氣場」在室內流動形成美好的「善循環」。
廚房家電方面,三菱電機秉持一貫的匠心精神,打造兼具美型與效能的電冰箱、冷凍櫃等保鮮家電產品,透過精準控溫並調節冰櫃內空氣,鎖住食材新鮮度與營養、隔絕氣味不易干擾。透過專利技術與產品科技,以「氣場大師」專業提升家中正能量、健康、氣氛及互動。
三菱電機不僅持續為台灣消費者推出豐富多元的科技家電產品,助力民眾提升生活品質,更注重節能環保與永續發展。邀請大家一起跟著三菱電機「氣場大師」,為居家環境打造潔淨、安靜、充分循環的好氣場,將好心情、好氣氛傳遞給每一位家人。
三菱電機官網
註解2:(測試機構)SGS Taiwan Ltd.(測試方法)於1.25m×0.65m×1.25m的密閉空間,量測2.5μm粒子的初期濃度與本體運轉1小時後的濃度,計算PM2.5去除率、(測試結果)去除率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