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科學家認為,時空與其說是一種基本存在,反而更有可能藉由量子位元的交互作用而「產生」。換言之,如果科學家把同地點的粒子與另一粒子相互纏結,是否就能創造出時空?答案是,不行。因為這種量子纏結不牽涉空間。而關於量子纏結的作用機轉、運作過程,物理學家尚須更多研究。
文:莫斯柯維茨(Clara Moskowitz)
莎士比亞曾在劇作中寫到「世界是座舞台」,而物理學家也同意。只是物理學家認為舞台剛好就是整個空間;對他們來說,空間有時看來僅是各種作用力與場發生交互作用的背景。一般而言,空間並不是由任何東西所構成。
科學家已經開始懷疑這個概念。空間(在廣義相對論中稱為「時空」)可能由資訊的微小片段所構成,這些小片段的交互作用創造時空(spacetime),以及其相對應的特性,例如空間中的曲率,進而產生重力。這個想法如果正確,不但可以解釋時空的概念,也可能協助物理學家建立引頸翹望的量子重力理論,也就是結合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這兩個相當重要卻難以相容的理論。這種可能性最近點燃了數百位物理學家的熱情,在名為「來自量子位元」(It from Qubit,,IfQ)的計畫支持下,他們大約每三個月聚會一次。
IfQ計畫中的「it」是指時空,量子位元「qubit」(唸做cue-bit)則類似電腦的「位元」,代表資訊的最小單位,只不過是在量子尺度。這項計畫的核心想法:宇宙由一些基礎程式碼所構成,如果可以破解這些程式碼,物理學家將能理解宇宙大尺度事件的量子本質。IfQ於2016年7月在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院舉辦暑期學校,主辦單位原先預計約90個人報名,不過報名人數太多,最後收了200位參加者,同時在其他大學舉辦六場遠距會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英格赫特(NettaEngelhardt)並沒有正式加入IfQ,但是參加過其中幾場會議,她表示:「我想這是建立量子重力理論的好機會,即使不是最有希望的選擇。這項計畫正要起飛。」
由於IfQ牽涉量子電腦與時空及廣義相對論兩個領域,以往很少合作的量子資訊科學家與高能物理及弦論專家便能共同研究。大約一年多前,支持科學與數學研究的私人機構西蒙斯基金會贊助IfQ成立,提供物理學家研究及召開相關研討會的機會。之後,科學家對這個題目的興趣逐漸高漲,接連舉辦的研討會也吸引更多研究人員參加,其中包括西蒙斯基金會贊助的正式成員,以及一些純粹對這個主題感興趣的研究人員。IfQ成員吉田紅(Beni Yoshida)同時也是圓周理論物理研究院的博士後研究員,他表示:「這項計畫著重一些非常重要、但是非常困難的問題。合作很重要,單槍匹馬無法解決問題。」
計畫之外的科學家也注意到這項發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弦論專家格林恩(Brian Greene)沒有參加IfQ,他表示:「如果借鏡量子資訊理論的方法真的符合預期,很可能將引發我們對時間與空間認識的革命。這非常重要,而且令人超興奮。」
量子纏結織出時空布幕
無論時空是數位的,或是由其他事物構成,這種概念都脫離了廣義相對論的傳統圖像。
新看法認為,時空與其說是一種基本存在,反而更有可能藉由量子位元的交互作用而「產生」。究竟這些位元由什麼構成?又包含什麼資訊?科學家目前仍不明白,有趣的是,他們似乎並不感到困惑。也參與IfQ的史丹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史溫格(Brian Swingle)表示:「重要的是位元之間的關聯,而不是位元本身,各成份之間的關聯才有趣。關鍵不在於成份是什麼,而是它們怎麼連結。」
IfQ的成功關鍵可能是「量子纏結」這種奇怪現象:這是粒子之間的一種交互作用,當對其中一個粒子作用,另外一個粒子即使距離非常遙遠,也會受到影響。賓州大學的物理學家、IfQ的主要研究員巴拉薩布藍曼尼恩(Vijay Balasubramanian)表示:「最近出現一個相當有趣的構想,透過量子纏結把這些不管到底是什麼的時空『原子』綁在一起,就能織出時空的布幕。如果這是真的,那就太妙了。」
這個概念背後的邏輯奠基於一些物理學家早期的研究,例如現任職於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笠真生(Shinsei Ryu)及日本京都大學的高柳匡(Tadashi Takayanagi)在2006年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量子纏結與時空幾何之間的關聯。以此做為基礎,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物理學家馬多西納(Juan Maldacena)與史丹佛大學的物理學家色斯金(Leonard Susskind)於2013年發現,如果兩個黑洞纏結在一起,它們之間可能會形成一個蟲洞(廣義相對論預測的時空捷徑)。令人驚訝的是,這個發現(或稱為ER=EPR,分別代表蟲洞與量子纏結,也是提出這兩個概念的物理學家的姓氏第一個字母)以及其他類似的結果都顯示,量子纏結這種超距作用可以創造出時空的結構。
要了解為什麼量子纏結可能產生時空,物理學家首先必須更加了解量子纏結究竟如何作用。當愛因斯坦與合作者在1935年預測出這個現象,他認為這看起來有點「詭異」,因為牽涉兩個相隔很遠的粒子間存在立即的連結,似乎牴觸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超越光速的概念。
最近科學家研究許多不同類型的量子纏結,典型的量子纏結是空間中許多相同的粒子以單一特徵(例如粒子的自旋)連結起來。不過巴拉薩布藍曼尼恩表示,這種「典型的量子纏結並不完整。我後來才發現還有許多不同類型的量子纏結,可能與重新建構時空的概念有關。」舉例來說,科學家可以把某種粒子與同地點的另一種粒子相互纏結,這種量子纏結不牽涉空間。科學家也正嘗試解決纏結大量粒子時出現的複雜問題。
Tags: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