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本土新增127例、死亡20例,指揮中心:死亡個案與疫苗無關,別因病例變少而放鬆

本土新增127例、死亡20例,指揮中心:死亡個案與疫苗無關,別因病例變少而放鬆
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1年6月19日本土新增127例確診與20例死亡,記者會中指揮中心提到疫苗施打與進口的規劃,也提醒民眾別因為覺得病例變少而放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170例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定病例,包含127例本土個案及1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20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本土病例中,為60例男性、6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6月3日至6月18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81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0例,桃園市8例,新竹縣3例,新竹市、基隆市各2例,臺中市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6例中,12例為已知感染源、4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今日新增20例死亡個案中,為男性10位、女性10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12日,確診日介於5月20日至6月17日,死亡日介於6月10日至6月16日。

0619-累積死亡人數

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逐漸轉好,5月11日至6月17日累計公布1萬2385位確診個案中,已有7189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58%。

目前未有死亡個案被判定為與疫苗相關

針對疫苗施打副作用的疑慮,指揮中心表示,目前疫苗施打後死亡個案,絕大多數為高齡長者且有慢性疾病,部分個案經司法相驗解剖後,初步判斷死因與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史相關,目前為止,尚未有死亡個案被判定為與疫苗相關。

醫護指引長者接種疫苗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偵測安全疑慮並做出因應,並針對近期高齡者接種COVID-19疫苗,提供以下建議:

  1. 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建議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接種。
  2. 近期天氣炎熱,考量長者身體狀況,建議避開高溫時段前往接種。
  3. 現有開放診所及衛生所可接種疫苗,建議就近前往接種。

疫苗施打以「現行順序」為主,採購重點是「原廠製造」

由於台灣最近將會有數批莫德納疫苗到貨,被問到是否會先開放孕婦施打,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將以現行的順序為主,「在量足的時候」才會開放,屆時也不會限廠牌;目前到75歲前的族群應可施打55%到65%,暫時也不會提供需要出國的一般民眾施打。

針對基層醫護人員表示,疫苗開封6小時就失效,若預約者沒有前來,可能會造成無人可打的浪費狀況,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基本上現場有6個人到現場就可開一瓶,如果擔心施打後有剩,可以針對一到六類族群建立後備機制,讓候補名單來施打。

北市80歲以上長者接種疫苗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提到購買BNT疫苗的相關爭議,陳時中也表示,共識是要原廠製造、原廠包裝、直送台灣,簽約方是誰基本上尊重,也沒有要求繞過代理商的意思,因為重點是「原廠製造」。

指揮中心:別因為覺得病例變少而放鬆

問到是否會逐漸解除降級疫情警戒時,陳時中表示各地方政府和指揮中心都會思考這個問題,但目前還在「控制疫情」的階段,雖然現在是往好的方向走,但一旦有破口,出問題就會很嚴重,大家要先全心全意控制住疫情,也提醒別因為覺得病例變少而比較放鬆。

指揮中心也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羅元祺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