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圖表】南部大雨助攻:南化水庫水位已滿,三張圖看各地水庫蓄水率情形

【圖表】南部大雨助攻:南化水庫水位已滿,三張圖看各地水庫蓄水率情形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5月底開始,久旱已久的台灣終於迎來滯留鋒面降雨。經過近一個月,許多水庫蓄水已經回升,甚至滿水位。本文整理5月至今各水庫每日蓄水率變化,讓我們了解水庫解渴過程。

台灣從2020下半年開始到今年(2021)5月,幾乎沒有降雨,使得各地水庫蓄水持續下滑,許多水庫出現蓄水率低於10%,導致旱災以及中南部縣市開始限水措施。5月底開始,滯留鋒面終於移入台灣,雖然使得台北與高雄都出現因短時強降雨而導致的淹水災情,卻也讓北中南各區主要水庫蓄水率大大回升。

截至6月20日,翡翠、寶山、日月潭、湖山、南化、仁義潭等水庫的蓄水率都達到80%以上,甚至南化水庫已達到100%蓄滿狀態。不過,根據中央社報導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指出,雖然現在水情朝正面發展,但如果要穩定供水,則各個水庫平均一年要蓄滿2次以上,所以還是需要更多降雨挹注水庫。

北部水庫

下圖是北部主要水庫從5月開始的每日蓄水率變化。從變化趨勢來看,在5月23日前,翡翠、寶山、石門三座水庫的蓄水率都持續減少,寶山跟石門水庫甚至曾低於10%以下。

5月23日時曾有一場降雨使得水量微幅增加,而在5月30日後因為鋒面到來與午後對流帶來降雨,目前蓄水量都大幅增加。

中部水庫

下圖是中部主要水庫自5月起的每日蓄水率變化。在5月底鋒面到來之前,每座水庫蓄水都是持續減少,其中明德、鯉魚潭、永和山、霧社水庫蓄水率都曾低於10%以下。

5月底鋒面來之後,蓄水也都持續上升,尤其日月潭與湖山水庫增加最多,截至6月20日蓄水率已經超過90%。而永和山、德基雖然有增加,但仍低於40%。而霧社水庫蓄水率曾在6月初時,達到50%以上,但截至6月20日又降到22%。

南部水庫

下圖是南部主要水庫5月起的每日蓄水率變化。南部水庫蓄水率在5月底有小幅增加。

在6月5日後才大幅增加,尤其是南化水庫增加最多,截至6月20日已達到100%蓄水率。

白河水庫原本因為淤積嚴重幾乎已失去蓄水功能,隨著清淤工程有所進展,所以在6月6日時也開始蓄水,截至6月21日已經達29%。

氣象預報指出,本週(6/21起)又有一波鋒面來臨,中南部會有顯著降雨,而北部會有陣雨或雷雨。希望能持續為水庫帶來蓄水,不過也可能發生短時強降雨的情形,所以仍要防範淹水的發生。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水利署防災資訊網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