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中派謾罵、青壯派感謝,國民黨在疫苗捐贈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

親中派謾罵、青壯派感謝,國民黨在疫苗捐贈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民黨指責政府「疫苗靠捐的比買的多」,但這種說法完全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甚至民粹化,完全忽視政府去年即採購的事實外,更漏掉先前疫情控制得宜疫苗乏人問津的狀況——國民黨拼命抹黑AZ疫苗的副作用。

美國捐贈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送抵國門,在美國在台協會日前宣布這個消息後,台灣輿論趨近一面倒地迎接這個新及時雨之際,除了肯定執政黨在處理疫苗議題上的政治定力外,也讓最大在野黨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

面對引進疫苗的爭議,國安團隊主動出擊,先由政院提出「特殊的疫苗採購安排」,授權台積電以及永齡基金會各購買5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其後蔡英文隨即會見劉德音與郭台銘,會中對疫苗交貨期程有高度共識,必須以「原廠製造、原廠包裝、直送台灣」的模式執行。

直白說,府方的出手,隨即拆解有心人士施壓帶風向的政治引信,其實明眼人都清楚「中國因素」根本就是這一題背後的政治角力,一樣是BNT疫苗,台積電與郭董的著眼點完全不同。前者希望在拜登歐洲行的脈絡下為之,除了循著G7與美歐峰會的氛圍,手中更握有台灣晶片實力的談判籌碼,其中更有駐德代表處斡旋的斧鑿,最期待的結果,就是德國政府購買疫苗後售給台灣,雖然這是北京最不樂見的結果。

相形之下,郭台銘當然有心協助台灣取得疫苗,但他窮極一切,似乎只想在「代理商」這個圈子中尋找可能性與突破口,說穿了仍在上海復星「大中華」或「一中框架」下反覆掙扎,繞來繞去乍看是如何交付佣金問題,但實則觸及北京設定的政治前提。

有疫苗的時候不打,買不到時又批評

國民黨的角色十分錯亂,正當蔡英文總統與兩位企業家尋求取得疫苗的共識時,國民黨仍在總統府外高呼政府擋疫苗的口號,讓外界著實看透在野黨的操作手法。若不是為反而反聲稱疫苗遠遠不夠,再不然就是將所有進口疫苗的副作用無限上綱,馬英九日前的發文就完整暴露了這個政治動機,他高分貝批評蔡英文的不是,然後宣稱要取得足夠疫苗,心中盤算為何昭然若揭。

國民黨:將助染疫死者國賠訴訟 提案發慰助補償金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江啟臣的說法更是因果不分,他指責政府「疫苗靠捐的比買的多,蔡英文不覺得羞恥?」不客氣的說,江這種說法完全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甚至民粹化,完全忽視政府去年即採購的事實外,更漏掉先前疫情控制得宜疫苗乏人問津的狀況——國民黨在那時還拼命抹黑AZ疫苗的副作用。

最糟的是,當全球疫情險峻之際,疫苗早已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面對這種基本邏輯問題,江啟臣的情緒言語,或許真實反應出這個黨目前的困境。

親中派謾罵,青壯派留言感謝

更諷刺的是,等美國250萬劑疫苗抵台後,有些深藍人竟以「監督民進黨,美國人才送疫苗」的謬論作為解釋,這種倒果為因的觀點,其實充分暴露國民黨論述蒼白無力,他們沒意識到自己與中共唱和的言行舉止,才是華府口中「台灣政治疫情險峻」的對象。

深入觀察,江啟臣作為黨主席,在無法約束黨內統派的民粹言論下,早已失去美方與民主國家的信任,他個人的發言常在狀況外,甚至被自己的說法一再打臉。道理不難了理解,美日官方完全不讓他知道疫苗外交的實情與進度。在盲人摸象的狀態下,才會出現親中派持續謾罵乞討或聲稱郭台銘居首功,而青壯理性派急忙去美國在台協會留言感謝的分裂現象。

我們可發現,國民黨內持激進言論者,若不是一心向中的掮客買辦、再不然就是沒有選票壓力的不分區或深藍選區立委,剩下的就是越級打怪的「不分區」議員,這些人在同溫層內極盡扭曲能事,整個黨的聲量與路線就被這群人所挾持,江啟臣只能對其妥協甚至配合演出。

20210620-美國贈送250萬劑COVID-19疫苗_(6)
Photo Credit: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稍具有國際關係常識的人都理解,美日之所以贈送台灣疫苗除了基於「患難見真情」的情誼外,台灣在民主人權、地緣政治與全球生產供應鏈的重要地位也是關鍵,中國意圖改變台海現狀不僅威脅台灣的國家安全與民主體制,更直接衝擊民主世界的核心價值與政經秩序;更何況,基於百年黨慶的政治需要,中共當下發動疫苗統戰日益頻繁,這也是華府眼中的「台灣政治疫情」的關鍵,也是迅速出手救援的原因。

國民黨當下被深藍統派綁架,對此客觀事實視而不見,甚至指責美日兩國才是破壞台海和平的元兇,看在務實派眼中實在無言以對卻又無力反擊,第一時間在美國在台協會發文留言感謝,可視為另類理性選擇。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