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森林也能種菜!」年底將完成內湖田園基地

「水泥森林也能種菜!」年底將完成內湖田園基地
Photo Credit:chia ying Yang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然而,由於內科地區並無自然水源,在市中心以環保為前提下打造人工濕地,確實極具挑戰性

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近日宣布由遠雄集團領軍的「台北市雲端產業園區」BOT案終止,未來將改為「內湖之心開發案」,計劃建立創業育成基地和產業創新中心,台北市政府昨日再度發佈最新消息,表示為推動此計劃,內湖科學園區將出現台北市第一座都會型人工濕地公園。

林欽榮副市長表示,位於內湖區瑞光路上的「花卉批發市場」舊址,在市場拆除後留下一塊約4.5公頃的水泥鋪面,有2.55公頃為公園用地,而柯文哲市長已召集市府相關局處討論「田園城市」,計畫將該處打造成田園及濕地公園。

(相關新聞:遠雄領軍「雲端產業園區」案破局 內湖改建創業育成基地

中央社報導,工務局公園處表示,公部門進行發包作業時是採最低標,常導致許多廠商不願投標,也會有流標情況,但無論如何此計劃都會照既定期程走,最晚明年12月就會完成,而待12月底田園基地落成,將開放民眾登記,讓市民在水泥森林內也能種菜,體驗開心農場的田園記趣。

聯合報導,市府公園處表示「內科之心」計畫朝產官學合作方向推動,即日起開放各大企業認養田園濕地公園,並將邀專家、學者、市民團體和非政府組織參與打造。

然而,由於內科地區並無自然水源,在市中心以環保為前提下打造人工濕地,仍具挑戰性。公園處目前正以收集地表逕流,加上利用雨水排水系統及地下伏流水等來源做為該濕地水源,進行可行性進行評估。

公園處也進一步說明,此座複合公園初步規畫為人工濕地、田園基地與遊憩休閒等三個區域,若能成功營造一處濕地公園,不僅能夠淨化水質、恢復生物多樣性,並可降低熱島效應,達到調節微氣候的功能。

未來內科之心濕地公園除可淨化水質、蘊育天然資源提供生物棲所、吸收溫室氣體調節微氣候、兼具沈砂、防洪及基地保水之功能,也提供市民藉由親手耕作的實作機會。

新聞來源: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chia ying Yang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