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表態「支持為自由奮鬥的台灣人民」,立陶宛宣布捐台灣2萬劑AZ疫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去年10月立陶宛舉行大選,選後上台的新政府積極推動對台關係,對中國立場也轉趨強硬。
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政府今(22)日表示,9月底前將捐贈2萬劑AZ疫苗給台灣,並稱「愛好自由的人們應該互相關照。」
立陶宛是個不到300萬人的小國家,國內累計有27萬人確診COVID-2019,並有4000多人死亡。新政府在去(2020)年上任後積極推動與台灣的關係,並在今(2021)年修法研擬來台設立辦事處。
與此同時,也對中國立場日趨強硬,上個月退出中國與中歐及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並譴責中國對新疆穆斯林少數族裔維吾爾人犯下「違反人道罪」和「種族滅絕」。
曾獲贈10萬口罩表達感謝,如今捐贈2萬疫苗與台
(中央社)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政府今日表示,9月底前將捐贈2萬劑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 AZ)的疫苗給台灣。
《路透社》報導,立陶宛5月間才表示,將在台灣設立貿易代表辦公室。這批疫苗是應台灣要求提供,將於9月底前運送。
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在推特發文表示,儘管只是很小的動作,他很驕傲立陶宛能在對抗COVID-19的過程中聲援台灣人民。愛好自由的人們應該互相關照。
This morning the 🇱🇹 Lithuanian Government approved donation of 20 thousand vaccines to 🇹🇼 #Taiwan. I am proud that we can, albeit in a small way, to show solidarity with the Taiwanese people in combatting the COVID-19. Freedom-loving people should look out for each other!
— Gabrielius Landsbergis (@GLandsbergis) June 22, 2021
立陶宛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表示:「我們想送更多,但我們只能量力而為。」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立陶宛6月21日新增28例COVID-19確診案例。自疫情爆發以來,立陶宛累計已有27萬8407例,死亡4367人。
《中央社》報導,去年4月,台灣援贈的10萬片醫療級口罩運抵立陶宛。立陶宛外交部長林克維丘斯特別以繁體中文推文表示感謝,並「高度讚賞這種精誠團結(抗疫)的行動。」
台灣去年疫情較為平穩,並透過「口罩國家隊」穩定製造大量口罩,外交部去年也啟動「防疫援外」,其中包括援贈斯洛伐克、奧地利、瑞典、丹麥、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8國,共計130萬片台灣製醫療級口罩。如今也獲得立陶宛的「防疫外交」禮尚往來。
立陶宛新政府積極推動對台關係
《中央社》報導,去年10月立陶宛舉行大選,選後上台的新政府積極推動對台關係,對中國立場也轉趨強硬,今年1月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機場使用中國同方威視(Nuctech)生產的行李安檢設備。
由祖國聯盟(Homeland Union)、自由運動(Liberal Movement)和自由聯盟(Freedom parties)3黨領導人簽署的這項執政聯盟協定,要求新任政府執行「以價值觀念為依據的外交政策」。這3黨在2020年10月25日大選中,總計拿下了國會141席中的74個席次。執政聯盟說:
「我們將積極反對人權和民主自由所遭受的一切侵犯,我們將捍衛世界各地為自由而奮鬥的人,從白羅斯到台灣。」
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館表示,中國政府願意「在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互不干涉內政的基礎上」,與立陶宛政府合作。
後來出任立陶宛總理的席莫尼特在記者會中說,新任政府「不僅會注意我國邊界附近發生的事,也會注意全球事務。」
《中央社》報導,《波羅的海通訊社》(Baltic News Service)報導,立陶宛政府今年3月間更提案修法,準備修改公務員法,讓政府得以派駐商務代表到國外,朝在台成立代表處的目標邁進。外長藍斯柏吉斯強調,與台灣強化關係並不違背一個中國政策。
經濟暨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 ė)強調,修法目的是讓立陶宛在沒有外交代表機構的地區、例如台灣成立經濟代表處和外派商務代表。
即便中國反對,立陶宛仍規劃今年在台灣成立經濟代表處。藍斯柏吉斯表示,與台灣加強關係,並不違背與中國的協定和一個中國政策,不過他透露中國最近透過施壓立陶宛企業的方式,試圖阻止立陶宛與台灣走近。
立陶宛退出中國與中歐及東歐國家的17+1合作
(中央社)立陶宛5月退出中國與中歐及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認為這個包含部分歐盟成員國的機制「製造分化」,構成中國分裂歐盟的因素。
《法新社》報導,歐盟與中國關係惡化之際,自2012年以來身為17+1一員的立陶宛,敦促其他歐盟成員國也離開這個合作機制。
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告訴《法新社》:「立陶宛不再自認是17+1機制一員,不參與這個計畫。」藍斯柏吉斯稱這個合作平台從歐盟的觀點來看是在「製造分化」,他敦促歐盟27個成員國尋求「更加有效的27+1做法以及與中國交流」。藍斯柏吉斯說:「歐洲的實力和影響力在於內部團結。」
報導說,立陶宛此舉是中國和歐盟關係持續惡化的最新跡象。
歐洲議會5月20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凍結歐盟與中國的投資協定,直到中國取消對歐盟政治人物和學者的制裁為止。
立陶宛近幾個月也採取多項行動,引發北京當局不滿,包括擋下中資以及宣布規劃在台灣設立貿易辦公室。
立陶宛國會5月20日也通過一項決議,譴責中國對新疆穆斯林少數族裔維吾爾人犯下「違反人道罪」和「種族滅絕」。立陶宛國會也要求聯合國調查中國在新疆設立的拘留營,同時要求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檢討歐中關係。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立陶宛退出中國17+1合作機制 籲歐盟國家跟進(中央社)
- 立陶宛修法 朝在台設處更進一步(中央社)
- 立陶宛新執政聯盟:支持為自由奮鬥的台灣人民(中央社)
- 立陶宛捐2萬劑COVID-19疫苗給台灣 9月底前運送(中央社)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羅元祺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1-06-23 把「防疫必要工作者」優先打疫苗稱為「結構性暴力」,實在讓人費解
- 2021-06-22 東奧開放一萬名觀眾入場,疫情嚴重國家的選手要多隔離三天惹議
- 2021-06-22 曾表態「支持為自由奮鬥的台灣人民」,立陶宛宣布捐台灣2萬劑AZ疫苗
- 2021-06-22 柯文哲:比照北農「用疫苗圍堵疫情」,全台北批發市場與街友優先施打疫苗
- 2021-06-22 本土新增78例、死亡6例,優先打疫苗第七類新納入司機、外送員、合法攤商、保母等
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全靠製作的用心!晨光土司「糯米湯種工法」打造細緻柔軟的超質感土司,讓早餐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每天早餐吃的土司看似簡單,卻是最能展現技術的烘焙品之一。以充滿質感的口感與香氣而深受好評的晨光土司,就是土司界中講究製作技術的代表作。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晨光土司簡單的美味,來自講究用心的工法
晨光土司特有的「糯米湯種工法」,特別之處在製作湯種時額外添加糯米粉,當95°C高溫熱水沖入麵粉與糯米粉時,糯米粉裡的澱粉會瞬間糊化,將水分緊緊抓在澱粉分子裡,讓土司體富含水分,口感柔軟濕潤。
湯種與麵糰混合均勻後,再以0~7℃低溫熟成12小時,這段時間澱粉酶會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糖,讓晨光土司吃起來香甜。

晨光土司不只講究在糯米湯種工法,更特別使用三段壓延工法處理麵團,讓土司質地更細緻綿密。烘烤則引進熱穿透能力絕佳的日本石板烤爐,烤出皮薄均勻的細緻質地;烤完接續進行分段式冷卻,讓土司維持絕佳的濕潤與柔軟度。

每一步用心的製作步驟,讓晨光土司擁有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也讓吃到晨光土司的人,能夠一早就朝氣滿滿。
多樣的晨光土司,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早晨食光
經典款的「晨光嚴選土司」,擁有簡單的美味,直接單吃土司,每一口都能品嚐到細緻濕潤的質地,加上小麥甘甜香味,不知不覺就能吃完一整片。想要以豐盛感為一天充滿朝氣?那就用晨光嚴選土司製作三明治,只要簡單加上幾片美生菜、起司,就能享受到食材的真滋味與土司融合的層次感。

晨光土司的三款調味土司,則讓每天的早晨精彩有變化。「晨光葡萄土司」加入粒粒飽滿多汁的日曬葡萄乾,為細緻柔軟的土司帶入水果香甜的口感層次,是吃過肯定會驚艷的美味。

有濃郁奶油香味的「晨光奶油土司」,使用特選奶油調和關鍵煉乳配方,還沒咬下就能聞到令人心動的奶油香,咀嚼時奶油香氣讓細緻香柔的土司體達到美味平衡,也非常適合搭配咖啡一起享用。

添加精選蜜漬香脆核桃、酸甜莓果的「晨光莓果核桃土司」,不只有堅果酥脆與莓果酸香,額外添加精心調配草莓泥於土司體中,讓核桃與莓果的風味更加融合每天早上來一片,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特有糯米湯種工法、多種講究製作技術,讓每一口晨光土司都是恰到好處的濕潤柔軟,令人回味再三。現在,就讓晨光土司成為每天必備的朝氣來源,創造充滿質感而有朝氣的美好生活。
▲廣編內容圖示僅供參考 產品以實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