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指揮中心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12,啟動「市場專案」強化6大防疫措施

指揮中心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12,啟動「市場專案」強化6大防疫措施
圖為指揮官陳時中視察濱江果菜市場|Photo Credit: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陳時中表示,前一段時間病例數暴增,導致疫調可能不夠完整,進而延遲了安置時間。其次就是針對確診個案的工作環境、生活圈等接觸者,務必也進行詳實的疫調。疫調若是不夠精確、完整,就難以切斷傳播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公布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新增104例,確診個案中新增24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

由於近日多個市場傳出群聚感染,指揮中心也宣布啟動「市場專案」快速全面篩檢,並自明(24)日起雙北批發市場所有從業人員未持有6月20日以後檢驗陰性證明者不得進場,且規定須於完成篩檢後方得接種COVIID-19疫苗。另外為了提升雙北批發市場各從業人員篩檢意願,篩檢站設置應鄰近市場並配合其作業時間。

本土新增104例、死亡24例,陳時中籲地方政府加強確診者精準疫調

依據指揮中心新聞稿,今日公布國內新增104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例為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4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04例本土病例,為45例男性、5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6月10日至6月22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45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22例,高雄市及新竹縣各9例,桃園市7例,苗栗縣4例,基隆市3例,宜蘭縣2例,彰化縣、南投縣及屏東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37例中,28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4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4例死亡個案,為男性15位、女性9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11日至6月14日,確診日介於4月13日至6月16日,死亡日介於6月13日至6月21日。

0623-累積死亡人數_2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6月21日累計公布1萬2879位確診個案中,已有904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70.2%。

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主要原因是整體疫情趨勢雖略有改善,但尚未達到指揮中心認為的標準,因此繼續延長兩週,希望疫情能在7月12日平穩。

陳時中也再度重申三級警戒期間應落實的事項務必嚴格執行,尤其是針對確診個案的精準疫調。陳時中表示,前一段時間病例數暴增,導致疫調可能不夠完整,進而延遲了安置時間。其次就是針對確診個案的工作環境、生活圈等接觸者,務必也進行詳實的疫調。疫調若是不夠精確、完整,就難以切斷傳播鏈。

陳時中表示,各地方政府對於延長三級警戒都持同樣的態度。少部分縣市有提出要開放的項目,但指揮中心認為仍是先將應落實事項一件件確實執行比較重要。

有關近日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為遊民施打疫苗作為防疫策略,陳時中表示地方政府若因疫情控制需要,在合理疫苗數量範圍內,可以自行調控,採專案方式造冊接種。陳時中表示,這還是希望地方政府提到防疫會議中做討論,讓其他縣市能夠互相參考,再統一決定。

啟動「市場專案」,明起雙北從業人員未持有陰性證明不得進入

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今早在臉書貼文指出指揮官陳時中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凌晨視察北農第一市場、第二市場(濱江市場)及新北市三重果菜市場,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也決定啟動「市場專案」強化相關防疫作為,相關措施如下:

  1. 啟動「市場專案」快速全面篩檢,確保雙北批發市場從業人員防疫安全,避免傳播至家戶及社區之風險,並以社區儘速清零為目標。
  2. 自6月24日零時起,雙北批發市場所有從業人員未持有6月20日以後檢驗陰性證明者不得進場,且規定須於完成篩檢後方得接種COVIID-19疫苗。
  3. 為提升雙北批發市場各從業人員篩檢意願,篩檢站設置應鄰近市場並配合其作業時間;專案結束後,仍延長篩檢站設置時間,以利周邊攤商及社區民眾就近篩檢,以社區清零。
  4. 為加快篩檢速度且減少偽陰性及偽陽性情形,建議僅進行PCR採檢,提升篩檢作業效率;如檢驗陽性者,請地方政府衛生局落實後續疫調及接觸者匡列工作,並請提供疾管署彙整轉送居住地縣市,以進行後續疫調及匡列作業。
  5. 考量雙北批發市場貨車司機及隨車捆工停留於市場時間較短暫,該類人員之篩檢、疫調及接種作業,將請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人員名冊,由指揮中心轉居住地縣市政府辦理。
  6. 推動北北基桃批發市場從業人員逐步施打疫苗,以雙北批發市場優先實施,所需疫苗均由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也分享他視察後的心得。他表示在濱江市場雖然行政人員較多,但各區域範圍比較清楚,劃定熱區是相對容易。在經過快速做過全員的篩檢後,沒有發現確診的個案是最好。若是有發現確診個案,就逐步畫出風險區域,也會比較有效果。

陳時中表示目前市場進出採取實聯制,再搭配上app,有確診個案時也能夠儘速匡列。陳時中表示,他們有建議市場內部一些區域可再增設清消的設備。陳時中也表示,吃飯區域雖然已經有隔開、設置隔板或採取梅花座,但座位數並不多,也要求能夠增設一些座位區。

至於市場內的社交距離,陳時中表示包裝區是有確診個案出現的地方,工作時相關人員口罩、面罩都有配戴,距離也都夠。拍賣區雖然有將社交距離畫出來,不過仍是稍微擁擠,但陳時中表示這些都是可以立即改善的項目。

至於北農第一市場,陳時中則表示由於該市場目前正在改建,相關的環境規劃比起第二市場來得不易許多,市場的規模也大很多。陳時中表示還是希望人員的採檢能盡快完成。

有關市場攤商施打疫苗一事,副指揮官陳宗彥回應,傳統市場不論公私立,都是由地方政府的經發主管機關列管,每個市場也都有管理會,因此可以對攤商進行列冊。至於外界較為關心市場外的非合法攤位,陳宗彥表示,這些攤位就是地方政府對市場管理的一大難題。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