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專訪】新媒體藝術團隊「何理互動」:藝術搭配技術,實踐腦海裡的天馬行空

【專訪】新媒體藝術團隊「何理互動」:藝術搭配技術,實踐腦海裡的天馬行空
Photo Credit: 何理互動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何理花了十年的時間,創造足夠的信任,讓這時代的業主對於他們操刀的作品有信心,也才能讓科技藝術得以在這個時代持續拓寬、開展新紀元。

2020年邁入第七屆的台北市立美術館X-SITE計畫,主題「多重真實」,破天荒地選了沒有建築背景的何理的作品《膜》為首獎。他們以偏光片作為主要材質,透過單片或兩片以上互疊,打造出異質性的牆面與空間,每個人在裡頭看到的畫面都不一樣,引導觀者思考何謂真實。他們打破了過往建築導向的思考模式,為這個定型已久的競賽開啟嶄新的思考面向,攪動建築界的討論與思辨,或許這就是評審大膽給獎的主因,而葉彥伯則對此笑稱:「我們就是亂入別人的Party。」

一如先前的每個作品,葉彥伯將之視為Version 1,不是最好的版本,曲面、皺褶、反射光也都還需要改進,但他們拋出了一個可能性,未來這個材料、想法會如何演進,才是這場擾動最重要的目的。

問及科技藝術令其著迷的原因,葉彥伯深思後,拋出了「未被定義」的理由。他認為是這種沒有對錯、無從評比的特質,讓他熱情始終不滅,也讓團隊始終有東西可以玩、可以挑戰。

「當然這一切都跟信任有關,新媒體創作在真正被做出來前,都只是腦袋裡的幻想。」他認為這樣的不可預期,同時考驗了甲乙方的信任基石,何理花了十年的時間,創造足夠的信任,讓這時代的業主對於他們操刀的作品有信心,也才能讓科技藝術得以在這個時代持續拓寬、開展新紀元。

13__2020年北美館X-SITE計畫首獎作品:《膜》。(圖片提供/何理互動)
Photo Credit: 何理互動提供
2020年北美館X-SITE計畫首獎作品:《膜》

如今的葉彥伯,早已從當年親力親為的技術宅進化成獨挑大樑、負責溝通與轉譯業主需求的重要角色,而三人經營的何理依然保有當年北藝大山上的好奇心,以極度扁平的組織架構在對待團隊裡的每一位員工。

「在我們刻意去中心化的架構裡,任何人的任何一句話,都有機會讓設計翻盤。」葉彥伯信誓旦旦地說,只要你不喜歡,就想辦法讓這件事變成你想要的方式,這個概念深植於何理的核心,鼓勵著團隊的每一個人。而他也樂觀地相信,透過如此的正循環,就有機會推著公司、甚至整個大環境,朝向更好的明天邁進。

14_何理互動是第一個獲選北美館X-SITE計畫首獎的非建築背景團隊。(圖片提供
Photo Credit: 何理互動提供
何理互動是第一個獲選北美館X-SITE計畫首獎的非建築背景團隊。
15_《膜》施工現場。何理以簡約的透黑圓型裝置,重新解構人對「真實」與「空間」的
Photo Credit: 何理互動提供
《膜》施工現場。何理以簡約的透黑圓型裝置,重新解構人對「真實」與「空間」的概念。

本文經臺北文創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