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用小錢就想實現「財富自由」?小心跌入各種金融詐騙陷阱

用小錢就想實現「財富自由」?小心跌入各種金融詐騙陷阱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這些金融詐騙及犯罪中我們學到的教訓是,貪婪及權力 的慾望是這些金融詐騙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這也提醒投資人,要投資金融商品之前,除了確認商品本身各項條件之外,產品適法性,交易機構是否是合法設置等也要充分了解。

文:鄭貞茂(陽明海運董事長)

最早的金融犯罪,竟出現在西元前?

史上記載最早金融詐騙(financial fraud)或犯罪可追溯自西元前300年希臘人Hegestratos的蓄意詐保。當時船隻運貨流行一種稱之為bottomry(壓艙險)的保險,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抵押貸款,即商人以船舶及船上的貨物為擔保向債主借錢,屆期若無法償還本金及利息時,債主即有權利取得船舶及貨物的所有權。

當時Hegestratos計畫沉没自己的空船,保留貸款並出售船上的玉米以謀利,但不幸計畫失敗,Hegestratos本人也在被船員及乘客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海淹死。合理的推測,人類開始商業活動以來,就存在金融詐騙與犯罪。

內線交易醜聞,促使華爾圈簽署「梧桐樹協議」

無可否認地,金融市場是金融犯罪者的最大舞台,畢竟絕大多數的資金都在金融市場週轉。美國第一個內線交易案(insider trading)發生在1792年,當時美國獨立後需要將原本各殖民州所發行的州債轉換成由聯邦政府所發行的公債。由於州債相當於現今的垃圾債券等級風險,價格波動很大,投資人當然非常關心州債轉換成聯邦政府債的時程。

當時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威廉・杜爾(William Duer)是華盛頓總統的親信(inner circle),可以事先得到這些訊息,而他也完全沒有忌諱將這些消息透露給他的朋友,甚至他自己也不避嫌地投資這些州債,從中獲取巨額利潤。從官員退休之後,威廉・杜爾除了把自己以及投資人的資金壓注在債券市場上,甚至借錢來投資,以槓桿方式(leverage)來增加投資收益。

但事情終有爆發的一天,隨著歐洲以及國內資金大量湧入債券市場,債券市場變成大多頭,許多機構也趁機發行債券在市場搶錢,債券發行過於浮濫的結果,最後就是泡沬破滅,威廉・杜爾也進了監牢,於1799年過世。

這次事件後來演變成美國紐約市24家股票經紀商於1792年5月17日在華爾街68號門外的一棵美國梧桐樹下簽署協議,稱為《梧桐樹協議》(Buttonwood Agreement),共同制定證券管理條例,實現金融市場的自我規範,最後成為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規範起源,而位在華爾街的這24家券商也讓華爾街的名號成為證券市場代名詞。

jgScdB4M_20210701
Photo Credit: 英語島

鑽漏洞、作假帳,美國最大金融犯罪額達數百億

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金融弊案皇冠及后冠分別落在安隆案(Anron)及世界通訊集團(WorldCom Group)弊案。安隆醜聞案曝光於2001年10月,這家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休士頓的美國能源公司,其公司高層利用會計規範上的漏洞,掩飾公司各項合約與專案失敗帶來的數十億美元債務,並誤導其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還向其簽證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施壓,使其忽視這些問題。

事情曝光之後,公司股價暴跌,一夜之間市值蒸發超780億美元,最終不得不宣告破產,公司CEO傑弗里・史基林(Jeffrey Skilling)被判刑24年,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也遭解散。這是美國史上最大破產案,也是最大的審計失敗事件。

(圖片註記:總部位於休士頓的美國能源公司,因一系列的弊案最終破產,連帶導致全球五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解散)

之後美國對上市公司的財會報告的準確度發布了眾多新法規。其中一份重要的法案,《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提高了對銷毀、篡改、編造財會記錄以試圖妨礙聯邦調查和欺騙股東的懲罰力度。同時,這項法案也對審計公司的公正獨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求杜絕此類詐欺事件的發生。

之後的世界通訊醜聞也是類似的財報造假,在1999年至2002年的4年間,世界通訊集團一直誇大其稅前淨利,灌水的金額至少70億美元,這項計畫性的會計弊案,只以簡單的會計作帳手法,就創下歷史性的紀錄。

最終這家美國僅次於A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於2003年破產,並在2006年1月被Verizon以76億美元收購,重組成為其屬下的事業部門,世界通訊執行長伯納德・埃伯斯(Bernard Ebbers)在2005年3月15日,被判犯有欺詐、共謀、偽造罪,判刑25年監禁。

Ys7Fz9L5_20210701
Photo Credit: 英語島

20世紀的龐氏騙局,數萬人血本無歸

金融詐騙案中最有名的非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莫屬,所謂的龐氏騙局(Ponzi game)就是以他來命名。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世界經濟體系混亂,龐茲便趁混亂放出消息。他宣稱購買歐洲的某種郵政票券,再轉賣回美國便可以賺錢。

國家之間由於政策和匯率波動等因素,很多經濟行為一般人難以得知實況。然而龐茲宣稱,所有的投資在45天之內都可以獲得50%的回報,但真實的情況卻是,前面投資者所拿的回報,並不是真的投資報酬,而是後面投資者所貢獻的投資金額。

1年內龐茲共收到4萬多名小額投資者總共1500萬美元,如果照他的投資計畫,應該可以買到購買幾億張歐洲郵政票券,但事實上他只買過兩張,多數的錢都被他拿去買別墅、昂貴的西裝、皮鞋、鑲黃金的拐杖,還給他的情人購買了無數昂貴的首飾,連菸斗都鑲嵌著鑽石。

1920年8月,龐茲宣告破產,被判5年徒刑,出獄後又做了幾件類似的金融詐騙,坐了更久的牢。1934年被遣送回義大利,他竟然又想辦法詐騙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但也沒能得逞。1949年,龐茲在巴西的一個善堂去世,死時身無分文。

華爾街最大騙徒得手近6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