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突湧入3倍非法難民,白羅斯否認報復歐盟制裁「放水」邊境管制

立陶宛突湧入3倍非法難民,白羅斯否認報復歐盟制裁「放水」邊境管制
立陶宛新建的難民營|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2021)年迄今為止,共有822名從白羅斯人因非法入境立陶宛的被拘留,遠高於2020年的81名。白羅斯邊境委員會發言人拜可夫斯基證實,最近幾個月非法越境人數有所上升,但否認政府涉入其中。

編譯:吳宗宜

白羅斯縱放非法移民湧入立陶宛

近來歐盟對白羅斯的制裁使雙方關係更加緊繃,歐洲最後一位獨裁者、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警告,為報復歐盟的制裁,他們將放鬆邊境管制讓非法移民進入歐盟。對此,立陶宛政府已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以因應過去數天從鄰國白羅斯邊境湧入的大量難民。

立陶宛內政部長畢洛泰特(Agle Bilotaite)表示,「很明顯,這是針對立陶宛發動的一場混合戰爭,非法移民是其中一種手段;這些湧入立陶宛的非法移民是精心策畫的陰謀。巴格達的航班經由伊斯坦堡飛往白羅斯首都明斯克,這些伊拉克人再從此前往立陶宛。」

白羅斯反對派領袖、前文化部長拉圖什卡(Paval Latushka)告訴《歐洲新聞》(Euronews),他毫不懷疑大量湧入的非法移民潮是由白羅斯政府直接策畫的。

立陶宛邊境官員指出,過去一天他們已扣留約150名從白羅斯跨境而來的非法移民,這個數字是先前單日紀錄的3倍多,總理希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隨即宣布立陶宛進入緊急狀態。

立陶宛與白羅斯邊界長達679公里,其中只有38%有監視器。根據立陶宛邊境巡邏隊釋出的監視器畫面顯示,移民輕易地用各種方式越過兩國邊界的圍牆,進入立陶宛。

據《波羅的海新聞社》(Baltic News Service)報導,大多數移民已經在立陶宛尋求庇護,其中有包括來自阿富汗、喀麥隆、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公民。為此,立陶宛設立了帳篷營地,以收容越來越多的非法移民。

內政部長畢洛泰特表示,採納邊境巡邏局(State Border Guard)提出的這一建議是完全必要的,這不是因為境內280萬國民的安全可能受威脅,而是為了建立一個更完善、全面的系統來因應蜂擁而至的移民。「重點是擁有適當的司法體系和工具來迅速決策,以應對更艱鉅挑戰。」

立陶宛外交部次長艾德梅納斯(Mantas Adomenas)表示,主要的挑戰是如何識別沒有證件的移民。「我們現在正在討論如何識別他們,提供證明文件給他們,以便經濟能力較好的移民,可以返回他們的原籍國。」

波羅的海新聞社稱,今(2021)年迄今為止,共有822名從白羅斯人因非法入境立陶宛的被拘留,遠高於2020年的81名。

立陶宛政府在6月29日發表聲明:「當局已設立了一個帳篷營地,但可住宿量仍非常有限……設施中緊張的情緒蔓延,意外與衝突事件正在發生。若不及時解決立陶宛遭遇的困境,這種模式可能會複製到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波蘭,使歐盟東部的邊界更加脆弱。」

據稱來自白羅斯的非法移民數量也開始湧入波蘭。

歐盟執委會發布聲明:「立陶宛的局勢顯示,歐洲真的需要一個統一的系統來管理移民和庇護事務,因為戰爭或迫害逃離母國、抵達歐洲的非法移民可能湧入歐盟的任何邊界。」

歐盟執委會也表示,隨時準備透過歐盟下轄機構向立陶宛提供支援。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7月2日訪問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宣示要幫助這個前蘇聯共和國成員,應對大量非法移民湧入的問題。「立陶宛的憂慮和問題就是歐洲的憂慮和問題,在這個艱困的時刻,歐盟與你們同在。」馮德萊恩承諾,透過歐洲國際邊界管理署(Frontex)向立陶宛,還有同樣與白羅斯接壤的拉脫維亞提供相關援助。

白羅斯邊境委員會(State Border Committee)發言人拜可夫斯基(Anton Bychkovsky)向《歐洲新聞》證實,最近幾個月非法越境人數有所上升,但否認政府涉入其中,「在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趨緩、檢疫措施減少的情況下,一些國家開放邊境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非法移民湧入,這是該地區的普遍趨勢。」並表示,自今年年初,白羅斯已經拘留了320名試圖越境進入歐盟的外國公民。

同時他也駁斥了立陶宛當局發布的影片,「立陶宛提供了什麼證據?那只是白羅斯邊境警察在邊境地帶工作的影片,一些政客一直幻想白羅斯協助非法移民,將數千名非法移民運至他國,但他們提供了什麼證據?什麼都沒有。」

RTXDAUHD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你制裁,我放人

自去(2020)年8月盧卡申科透過爭議性的選舉中贏得第六個任期以來,歐盟逐漸加大了對白羅斯的制裁力度。6月24日,歐盟對白羅斯實施了更廣泛的經濟制裁,以回應歐盟所謂嚴重升級的人權侵犯行為的,包括強制拘留普羅塔塞維奇(Roman Protasevich)的事件。

5月23日,一架從希臘飛往立陶宛的瑞安航空(Ryanair)飛機在明斯克被軍機脅迫降落,記者、社運家普羅塔塞維奇與他的女友一起被捕,白羅斯公然違反國際法的舉動引發國際譁然。

去年盧卡申科操縱選舉連任後,引發了人民數月的抗議行動,許多民眾上街抗議總統大選被操縱,當局則以大規模鎮壓回應、數萬人被捕,大多數反對派領導人被判入獄或被迫離開該國。盧卡申科否認操縱投票,並指責記者羅塔塞維奇策劃顏色革命。

美國、歐盟、加拿大和英國在普羅塔塞維奇事件後發布聯合聲明,呼籲盧卡申科停止對本國人民的鎮壓。「我們對盧卡申科政權持續攻擊人權、基本自由和國際法表示關切,並致力於支持白羅斯人民長期被壓制的民主嚮往,我們必須共同讓公然無視國際承諾的政權付出代價。」該聲明並呼籲盧卡申科配合國際調查該飛機迫降事件、立即釋放所有政治犯,並與民主反對派和民間社會進行全面、真誠的政治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