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仲介生存之道(下):上代仲介靠多牌照漏洞求存,二代想為行業的負面印象求變

揭仲介生存之道(下):上代仲介靠多牌照漏洞求存,二代想為行業的負面印象求變
攝影:蘇欣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移工也是人,不是我賣的商品」黃濬廷說。為了促進台灣人與移工相互理解與交流,並解答大眾對人力仲介的迷思,他經常在臉書、Youtube上分享勞動法規、新聞時事及東南亞文化。分享文化或許沒有為黃濬廷帶來業績上的成長,卻讓他認識了各國的風土民情,在他與越南籍妻子相處時,也能更加同理、尊重另一半的文化。

編按:本文為系列文章,上篇請見:靠「牌」走天下:揭仲介生存之道(上)

評鑑制度漏洞百出 多牌照成作弊妙招

仲介操弄牌照,導致政府規管失靈,就連仲介評鑑制度也可利用多牌照來規避。

勞動部自2004年開始辦理評鑑制度,期望藉此淘汰不良仲介,並提供雇主作為選擇仲介公司的參考依據。根據《私立就業服務機構從事跨國人力仲介服務品質評鑑要點》,評鑑項目包含超收費用、移工逃跑率(行蹤不明率)、非法媒介、未善盡委任事務和文件不齊全,並依據這些指標將仲介公司分為A、B、C三級。凡是拒絕評鑑,或是連續2年評鑑成績為C級,兩年牌照期滿,則不允許更換許可證。

由於平時的違法紀錄會影響每年的評鑑結果,所以仲介業者可以事先評估自身成績,一旦預料可能導致換證不過時,多牌照就派上了用場。「有些仲介公司,因為違規事項太多,無法拿到合格的評鑑分數,乾脆直接放棄評鑑。」許家畯說。放棄的方式,就是直接打給評鑑單位告知:「今年我不評了。」因為他們早已提前將客戶轉換到另一張牌照,並在有問題的牌照兩年期滿前,自行終止營業,讓過去的不良紀錄一筆勾消。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於2020 年擔任評鑑委員時,就曾遇到類似情形。當時,被評鑑的仲介業者剛買下公司,根本不知道一個月後就要評鑑,沒有任何準備導致被評為C級。事後陳正芬從其他資深的評監委員口中得知,應是前一任經營者知道評鑑借果肯定不佳,即時脫手賣出,轉換到新牌照,買主才知自己成了冤大頭。

此外,李一正補充:「多牌照不只可以躲避評鑑的淘汰機制,還可以作弊。」將案件分散到不同牌照下,就可以平攤違法紀錄,確保不被評為C級。許家畯也分享,有些公司會把風險較大的客戶集中在同一張牌照,如此一來,就算其中一張被評為C級,也還有另外一張備用。

有了多牌照作為規避手段,連續2年被評鑑為C級、而不能換證的業者,其實相當少。

蔡玉鳳佐證,近5年僅有26件案例,最近的2019年更只有1件。此狀況也與「從事跨國人力仲介機構概況」的資料相符,絕大多數業者都是自行終止營業,自2015年起,就沒有任何一家仲介公司的牌照被廢止許可。

截圖_2021-07-08_下午1_38_51
資料來源:勞動部
表2:歷年仲介牌照廢止許可家數與終止營業家數的比較。自2015年起,就沒有任何一家仲介公司的牌照被廢止許可,多數業者都是自行終止 營業家數。

仲介評鑑是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委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工業協進會辦理。然而,評鑑制度的成效,始終受到各界質疑。

華泰國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負責人Amy,從事仲介17年,在她的記憶裡,仲介評鑑就是走個過場。以前要用彩帶、紅布條歡迎評鑑委員蒞臨,過程包含抽查公文是否齊全,以及抽問仲介業相關法規,如:「性侵案件要打哪支電」、「移工有問題打哪隻電話」等。她直言,只要事先備齊文件、熟背題目,就能拿到A級,這樣的評鑑根本不具參考價值。因此仲介業者內部也認為,評鑑制度無法有效區別仲介優劣。

截圖_2021-07-08_下午1_27_30
攝影:蘇欣儀
評鑑需要諸多備齊文件,圖中為美家人力仲介的相關資料。

Amy接著抱怨,合法仲介做得要死要活,非法仲介卻都沒有受到評鑑,而且「評鑑委員不是仲介,都是外包在做,根本不懂我們」。面對這樣的指責,曾擔任評鑑委員的陳正芬也毫不否認。每每提到不熟悉之處,她就會邊拿出一本厚重的評鑑手冊查找,邊指著它說,裡面都有寫。一旦沒了手冊,她就全然不知評鑑標準。

評鑑委員是由地方政府推薦或協進會自行聘請專家學者,身為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為了累積現場經驗,去年自告奮勇擔任評鑑委員。她分享,每次評鑑通常由3名學者與1到2名隨行人員組成。評鑑過程都是照本宣科,其實只要行政人員就能完成,不必非得找學者。而且,評鑑制度沒有明文規定,評鑑委員應負責的最低時數、家數,加上委員的時間經常喬不攏,導致一次得聘請大量學者,背景更是大相徑庭。像和她一起評鑑的教授,分別來自資訊管理系和土木工程系,與長照、仲介毫不相干。如此鬆散的制度,讓她大失所望。

對於如此安排的原因,陳正芬建議詢問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工業協進會。但該協進會以自身只是執行單位,不方便回答為由,婉拒受訪。

從評鑑委員到評鑑方式,皆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導致評鑑等級失去參考價值,台灣國際勞工暨雇主和諧促進協會顧問張姮燕就曾深受其害。回憶先前被A級仲介欺騙的經歷,她仍感到忿忿不平。當時她還打電話到勞工局,詢問,為何評鑑A級卻是不良仲介,沒想到了勞工局竟回覆:「你怎麼會相信評鑑制度?」讓她從此對評鑑制度失去信任。

不論在規避超收、停業或是評鑑上,多牌照皆能發揮作用,猶如仲介業者的萬靈丹。致使多牌照成為行之有年的普遍現象。

根據勞動部「從事跨國人力仲介機構概況」顯示,歷年增加的牌照數與實際增加的營業家數有極大落差。 如2020年,新增102家牌照,卻僅增加8家仲介。彭家縈說明,此差異主要源於「自行終止營業」或「期滿未換證」的88家業者,由於絕大多數業者申請新牌照,都是為了遞補舊有牌照,一旦申請到新的,舊牌照便會被終止或不再換證。所以說,每年新增百張牌照,通常為多牌照所致,實際的新進業者相當少。

截圖_2021-07-08_下午1_40_44
資料來源:勞動部
表3:歷年「增加牌照」與「營業家數」對比圖。「每年增加牌照數」與「每年增加營業家數」差距甚大,主因每年都有大量的終止 營業家數。

多牌照除了規避法律的消極面,也有增加獲利的積極作用。彭家縈說,有一些業者申請牌照是為了做移工貸款,因為仲介公司能合法替移工透過銀行管道匯款回母國。仲介業者自然也想要瓜分這塊大餅。許家畯補充,匯款商機龐大,台灣70多萬移工,加上外籍配偶約80萬,一人若一個月匯一萬,就有80億,手續費3%到5%,也有2到4億的利潤。仲介業者自然也想要瓜分這塊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