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整理】餐飲業、風景區13日起微解封,各縣市哪些鬆綁措施與中央不同調?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指揮中心宣布自7月13日起針對部分公共場所有條件鬆綁,《關鍵評論網》整理了哪些縣市鬆綁方式與中央不同調,不同調的縣市多半是針對餐飲業傾向禁止內用,少部分是不開放風景區或大型親子公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昨(8)日下午記者會宣布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三級警戒延長,但自7月13日起將有條件鬆綁部分場所的管制措施。有條件鬆綁的場所包含了風景區、遊樂園區、美術館、餐飲場所等,這當中針對傳統市場及夜市的攤販管理,也開熟食內用(但仍有相關防疫規定須遵守)。
相關鬆綁措施一出後,部分縣市針對餐飲場所、戶外空間、學校的鬆綁措施與指揮中心公布的做法略有不同。《關鍵評論網》整理了各縣市鬆綁措施與指揮中心不同調者:
台北市
《新頭殼》報導,柯文哲表示,中央宣布13日後有些微解封措施,北市考量後有些原則,首先,脫口罩群聚吃飯一定擺最後面,因為這科學上最危險,北市很多確診案例都是吃飯時群聚感染。因此,北市維持餐飲只能外帶、外送、禁內用。
柯文哲提到,百貨、賣場、市場、夜市等餐飲業現階段還是禁止內用、只能外帶,最後才開放,非民生必需也先不開放,包括:兒童樂園、天文館、動物園、青發處等,依舊暫時不開放。至於電影院,原則上全面戴口罩、不准吃東西,採梅花座、實聯制。
新北市
《ETtoday新聞雲》報導,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宣布,中央公布的指引,執行面部分經過市府團隊實際討論,很多地方業者和管理單位都很難做到。因此三期警戒期間,新北市餐飲業仍不開放內用、一律採外帶。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以維持警戒三級為標準,管制為原則,放寬為例外,以戶外為優先。除博物館、藝文園區、開放型風景區,人數降載、開放戶外,其他一律不開放。
基隆市
《中央社》報導,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基隆目前暫時封閉的各風景區在疫情微解封之後,若屬封閉型景點,容留量將降載至原有40%,下午4時後禁止進入園區,並禁止水域活動。
至於基隆廟口跟愛四路夜市自治管理單位本來預期會「三級降二級」,但中央宣布三級警戒時間延長,所以這兩個夜市自治管理單位將與市府開會討論,決定是否如期在7月13日復市。
新竹市
新竹市長林智堅昨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校園空間持續不開放,習慣到學校運動的朋友,請特別注意。另外考慮到傳統市場的人流與消費特性,傳統市場仍禁止試吃與內用。
針對觀光景點,將嚴格落實「實聯制、人流管控、維持社交距離」。動物園開放後,也將進行人流控管,限制1500人同時入園。
新竹縣
《自由時報》報導,新竹縣政府產發處表示,縣內公有公園開放,但遊憩設施不開放,新竹縣護膚店可恢復營業但必須全程戴口罩。傳統市場仍禁止內用和試吃,夜市則開放營業,但僅限外帶,也不能試吃、邊走邊吃。
教育處表示,田徑場則考量管制較不易,部分室內空間有群聚風險疑慮,暫時不開放,未來將視第二運動場實際運動人數,再行滾動評估田徑場是否開放。社區民眾就近運動的校園操場部分,則授權各校依實際狀況決定是否開放,以及開放運動的時間、動線和注意事項。
苗栗縣
《中央社》報導,苗栗縣政府表示,戶外休閒場所部分,包括苗栗市的貓裏喵、竹南鎮的獅山和苑裡鎮的灣麗3座大型親子公園,因跨區域、非單一出入口且有不特定對象使用,基於嚴謹防疫考量,水利處確定仍暫不開放。
台中市
《自由時報》報導,台中市長盧秀燕8日下午宣布台中市「微微解封」政策,她說,台中市33個夜市配合防疫休業,中央既已宣布微解封,台中市也將開放夜市可提出營業企劃書申請復業。她說,現階段在防疫最高原則下先「微解封」,另須「三不吃」,不可以餐飲內用、不試吃、不邊走邊吃。
盧秀燕呼籲消費者做好防疫,以目的性消費為主,只外帶、外送,買了就走,減少逗留。
雲林縣
《中央社》報導,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各級學校目前放暑假,無法採取實名制和清消,所以校園操場暫不開放。
北港朝天宮總幹事何宗霖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宗教場所有條件開放,相關細節仍須討論並與縣府研商後再對外公布,但廟方傾向維持現狀,在室外設臨時神桌,請出神明,讓信徒在戶外參拜。
嘉義市
《自由時報》報導,嘉義市政府宣布,夜市防疫管理原則為,兩大管制「出入有管制」、「人流有管制」,飲食三大禁止「禁內用、禁試吃、禁邊走邊吃」,及「從業人員自主健康及防疫管理與環境清消」等,作為開放有條件復業的依據,同時要求業者落實「三罩」(口罩、面罩、食物遮罩)規範。
嘉義縣
《中廣新聞網》報導,嘉義縣政府已研擬一套符合地方各大小夜市可落實的防疫措施,並於日前與夜市管理者或自治會進行討論並達成共識。要求夜市要設置單一出入口,進行總量或人流管理,嚴禁民眾邊走邊吃及未戴口罩。
至於攤商均要落實實聯制、食物必須使用遮罩、備貨區食材不得裸置、全面外帶並禁止試吃內用、做好環境清消等。違規記點達到6點,下次營業時間將不得營業,直到改善為止。
高雄市
《自由時報》報導,高市防疫專家會議今開會縝密討論後,建議再觀察一段時間、也就是暫時不開放餐飲內用;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這真的是很困難的決定、也真的很抱歉。
陳其邁強調,到現在全台疫情的防治裡面,雙北地區的隱形傳播鏈並沒有辦法完全排除,加上南北的移動,確實在這段時間仍存在風險。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1-07-09 本土新增32例、死亡12例,9、10類疫苗登記已逾200萬人預計16日開打
- 2021-07-09 時隔3週再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東京與周邊3縣奧運場館確定不開放觀眾入場
- 2021-07-09 【總整理】餐飲業、風景區13日起微解封,各縣市哪些鬆綁措施與中央不同調?
- 2021-07-09 美國的後疫情時代:那片想摘卻不敢摘的口罩,已經可以握手寒暄了嗎?
- 2021-07-09 借鏡歐盟抗疫的醫療照護對策,強化台灣醫療體系的脆弱之處
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全靠製作的用心!晨光土司「糯米湯種工法」打造細緻柔軟的超質感土司,讓早餐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每天早餐吃的土司看似簡單,卻是最能展現技術的烘焙品之一。以充滿質感的口感與香氣而深受好評的晨光土司,就是土司界中講究製作技術的代表作。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晨光土司簡單的美味,來自講究用心的工法
晨光土司特有的「糯米湯種工法」,特別之處在製作湯種時額外添加糯米粉,當95°C高溫熱水沖入麵粉與糯米粉時,糯米粉裡的澱粉會瞬間糊化,將水分緊緊抓在澱粉分子裡,讓土司體富含水分,口感柔軟濕潤。
湯種與麵糰混合均勻後,再以0~7℃低溫熟成12小時,這段時間澱粉酶會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糖,讓晨光土司吃起來香甜。

晨光土司不只講究在糯米湯種工法,更特別使用三段壓延工法處理麵團,讓土司質地更細緻綿密。烘烤則引進熱穿透能力絕佳的日本石板烤爐,烤出皮薄均勻的細緻質地;烤完接續進行分段式冷卻,讓土司維持絕佳的濕潤與柔軟度。

每一步用心的製作步驟,讓晨光土司擁有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也讓吃到晨光土司的人,能夠一早就朝氣滿滿。
多樣的晨光土司,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早晨食光
經典款的「晨光嚴選土司」,擁有簡單的美味,直接單吃土司,每一口都能品嚐到細緻濕潤的質地,加上小麥甘甜香味,不知不覺就能吃完一整片。想要以豐盛感為一天充滿朝氣?那就用晨光嚴選土司製作三明治,只要簡單加上幾片美生菜、起司,就能享受到食材的真滋味與土司融合的層次感。

晨光土司的三款調味土司,則讓每天的早晨精彩有變化。「晨光葡萄土司」加入粒粒飽滿多汁的日曬葡萄乾,為細緻柔軟的土司帶入水果香甜的口感層次,是吃過肯定會驚艷的美味。

有濃郁奶油香味的「晨光奶油土司」,使用特選奶油調和關鍵煉乳配方,還沒咬下就能聞到令人心動的奶油香,咀嚼時奶油香氣讓細緻香柔的土司體達到美味平衡,也非常適合搭配咖啡一起享用。

添加精選蜜漬香脆核桃、酸甜莓果的「晨光莓果核桃土司」,不只有堅果酥脆與莓果酸香,額外添加精心調配草莓泥於土司體中,讓核桃與莓果的風味更加融合每天早上來一片,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特有糯米湯種工法、多種講究製作技術,讓每一口晨光土司都是恰到好處的濕潤柔軟,令人回味再三。現在,就讓晨光土司成為每天必備的朝氣來源,創造充滿質感而有朝氣的美好生活。
▲廣編內容圖示僅供參考 產品以實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