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牛肉鍋之兵法全攻略(一):中國人愛吃豬肉,但牛肉在中華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一般的概念裡,豬似乎是中國人飲食中最常食用,在餐桌上出現得也是最為頻繁的肉品。這常常讓我們輕忽了牛與牛肉其實一直以來在中華文化中的崇高地位,而且遠在牛有了勞動與耕作的實用性之前,牠就已經帶著神聖性了。
重慶火鍋、酸菜白肉鍋、涮羊肉這些華夏名鍋,或因氣候、或因物產或因習慣,而開展出各自勢力,卻又彼此共存共榮。想要麻辣一下,涮個毛肚鵝腸過過癮,就選重慶火鍋;想和朋友圍爐,把酒言歡,大口吃肉,就來個酸菜白肉鍋;想享受鮮美嫩滑的草原羔羊的原味,豪邁地配上幾杯二鍋頭,就吃涮羊肉。
只是,粵菜三大菜系 – 廣府菜、潮(州)汕菜、東江菜(客家菜)之一,以烹飪海鮮見長的潮汕菜,竟以牛肉火鍋打出了名號,甚至席捲神州各大城市,這其中的緣由與發展究竟是什麼?
潮汕菜的特點除了以烹飪海鮮見長之外,另外兩大特點一是清淡、二是精細。潮汕地區海岸線長,又有韓江、榕江,練江等21條河流交錯縱橫,不管是海是江、鹹水淡水,都漁穫種類繁多。現煮現食,則更為追求鮮淡而簡約,又要新鮮,更要食材本身的鮮味。潮汕菜清淡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受到閩南菜的影響。
潮學教授黃挺在《潮汕文化索源》中提到:「晚唐以前,潮州屬荒僻之地。」被蘇軾譽為「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寫的《祭十二郎文》與李密的《陳情表》、諸葛亮的《出師表》,更是並列為中國三大抒情文之一的韓愈,則是在元和14年(819年)正月,因反對唐憲宗迎接釋迦牟尼佛佛骨,而被貶為潮州刺史。
韓愈在潮州的8個月之中,不但治理水災,並興建學堂,對潮州的開發影響深遠。當時潮州還處於一個原始的狀態,不時有鱷魚出沒,吃掉百姓養的牲畜或是咬人。韓愈為此還準備了一隻羊,一頭豬,還有《祭鱷魚文》。潮州百姓隨他來到河邊後,韓愈便把把豬羊投入河中,並唸他寫的文章給鱷魚聽,警告鱷魚趕緊離開潮州,給牠們3天時間,再不走就要對牠們趕盡殺絕。
潮州當時的蠻荒狀態,我們也可以由韓愈在其任內上表朝廷的書信一見端倪:
臣所領州,在廣府極東,過海口,下惡水,濤瀧壯猛,難計期程,颶風鱷魚,患禍不測。州南近界,漲海連天,毒霧瘴氛,日夕發作。
不過,自北宋以來,由於韓江三角洲的開發,這裡的生活環境有所改善,使得來自閩南的移民增多,故潮諺有云:「潮州人,福建祖。」從福建遷徙到潮汕地區的人們,將閩地文化源源不絕地帶入,形成了境有閩、廣之異,而俗無漳、潮之分的特色。
宋末,皇室南逃,又再次將中原文化帶入嶺南。到了宋代之後,閩、潮兩地官員的往來更加頻繁,有許多福建人到潮州做官,帶給了潮州更多的重湯輕油的閩南口味。
而至於潮汕菜的精細,則與其地理及氣候環境有關。
位於廣東省東部的潮汕地區,土地面積佔廣東省的5.8%,而人口卻佔了全省總人口的14.15%。在唐宋以前這裡地廣人稀,南宋戰亂之後,則是不斷有南逃的皇親貴冑。到了清朝中葉,潮汕地區已是變得人多地少,更有著「縣縣有客,單澄海一縣無客」的潮汕各地除了澄海,都有客家人之潮汕民諺。
雖然潮汕地區的氣候溫暖,適合農作物生長,但自然災害也多。在人多地少與自然災害頻繁的雙重原因之下,精耕細作便成了潮汕人民解決土地資源問題之道,也造就了當地人不論在農業、商業、藝術或是飲食上,都講求「精細」的精神內涵。不過,如此地少人多的農業密集的環境,會孕育出吃牛肉火鍋的文化,就更令人費解了。因此,讓我們先由中國人吃牛肉的歷史來談起。

中國人吃牛肉史
在一般的概念裡,豬似乎是中國人飲食中最常食用,在餐桌上出現得也是最為頻繁的肉品。這常常讓我們輕忽了牛與牛肉其實一直以來在中華文化中的崇高地位,而且遠在牛有了勞動與耕作的實用性之前,牠就已經帶著神聖性了。
在甲骨文演化的現代漢字的過程中,比如「物」這個字,就一直是「牛」+「勿」(血濺刀刃)的意思。在中國古代的傳說中,地上的一切都是神牛下凡造成的,所故以「牛」指代一切。殺牛为「物」,而解牛为「半」。
「物」的另外一個意思,也和牛有關。那就是「牛」是人類傳統的的田力與祭祀用牲,「勿」則是雜色旗,引申為雜色的意思,而「牛」+「勿」則成了雜色牛的意思。在《說文.牛部》中則記載:「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此外,又因為牲畜的毛色多與其品種有關,故「物」亦引申指牲畜的種類或等級,故有「物色 」之說。
此外,像是「犧牲」的原意就是「色純白曰犧,體完曰牷,牛羊豕曰牲。」「牲」,乃是從牛從生的意思,本來的含意包含了如牛、馬、羊、豬等各種牧養的活牲口而「牧」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就是舉棍棒驅趕牛的樣子。犒賞的「犒」這個字的原意是高舉牛肉的意思。
在《國語.楚語下》中的這段話,則可看出牛肉在古代的地位:「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太牢就是全牛,太的意思為大,牢則是指在祭祀之前將牲畜圈養起來,有牢困的意思,因此故大牢或太牢就成了牛的代稱。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身份在諸候以下的人,都無法食用牛肉,可見牛肉地位的高貴。西周《禮記.王制》則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民無故不食珍。」
在《周禮・充人》中,還有著「祀五帝,則繫於牢,芻三月」的記述,意思是祭祀前要要把牛關起來,餵吃切細的草料三個月。這與現在牛隻屠宰前育肥的做法是如出一轍。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由於《國語・晉語》中「將耕於齊,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 (也就是為宗廟中犧牲的牛,現在變成了田裡耕種的勞動力) 的記載,確立了春秋戰國時代牛已做耕犁之用的牛耕說後,對耕牛的保護
最新發展: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續集(五):讓巴基斯坦總理折服,更被蘇聯國宴指定的「坦鐸爾里雞」 1年前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續集(四):印尼可說是「沙嗲之王」,甚至有穆斯林不吃的豬肉沙嗲 1年前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續集(三):流行於東南亞的「沙嗲」,源自於蒙兀兒帝國料理kebab 1年前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續集(二):安東尼波登說他吃過最好吃的豬肉,就是菲律賓「勒瓊」 1年前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續集(一):在南美洲大多數國家,燒烤作法都來自神秘牛仔「高卓人」 1年前
-
潮汕牛肉鍋之兵法全攻略(四):「沙茶醬」如何成為風靡海峽兩岸的火鍋醬料? 2年前
-
潮汕牛肉鍋之兵法全攻略(三):在台灣稱為沙茶火鍋,在西門町還有「火鍋一條街」 2年前
-
潮汕牛肉鍋之兵法全攻略(二):講求「精細」的潮汕地區如何孕育出牛肉火鍋? 2年前
Tags:
ASUS與NVIDIA聯手陽明交大應用藝術所,頂尖軟硬體設備助藝術與STEM領域學生提前接軌AI產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AI的影響力從業界延伸到學界, AI課程成為學生熱門選修,此類課程仰賴高效能工具。ASUS與NVIDIA看準學界需求,於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IAA)配置多台搭載GeForce RTX 40 系列筆電GPU的ASUS/ROG高效能,以頂尖的軟硬體設備,幫助師生輕鬆運用生成式AI技術創作激盪創意,培養前瞻藝術人才。
近年因應生成式AI的熱潮,AI對產業的商業模式、營運流程,產生顛覆性的革新。事實上,AI的影響力,也開始從業界延伸到學界,越來越多學生主動學習寫AI程式,或將AI工具應用到主修科系。透過高效能的軟硬體工具,教授在授課或學生實作過程, 得以無後顧之憂揮灑新世代創意。
本次產學合作由華碩提供經NVIDIA Studio認證並搭載GeForce RTX™ 4060筆電GPU的創作者筆電,包括ASUS Vivobook 16X、ROG Zephyrus G14、ROG Flow X16以及適合STEM學習的ASUS TUF Gaming A15,幫助同時跨藝術創作及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的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師生在符合業界標準的環境中實作,激發無窮創作潛力。
應藝所專任助理教授劉辰岫:培養跨領域學生使用最新科技媒材進行創作
此次華碩與NVIDIA、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攜手,以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 合作形式打造前瞻藝術學習環境,考量之一就是應藝所訓練學生時,強調對新科技的重視程度。應藝所專任助理教授劉辰岫表示:「我們許多學生是跨科系報考,像是資工、教育、文學等,所上學風自由開放,也與時俱進。教學時使用最新工具媒材,讓藝術與科技產生深度融合,『跨領域』成為應藝所相當獨特的人才養成路徑。」

既然應藝所的師生在教學、創作過程高度依賴科技,ROG Zephyrus G14提供給師生使用後有哪些明顯的感受?劉辰岫舉例,教學過程會使用到3D建模軟體Blender,以及同步執行多個機器學習任務,因為ROG Zephyrus G14搭載GeForce RTX 4060 筆電GPU提供強大的運算效能,在處理複雜的3D建模訓練指令時,操作起來相當順暢,高解析度螢幕可以看到細緻的渲染視覺,對於師生在建模過程,確實可以加速流程。
另外,應藝所在教學現場相當重視腦力激盪的討論,進而嘗試打破藝術邊界,讓創意勇於馳騁。課程中如果人手有一台高效能筆電,不但可大幅減少運算時間,ROG Zephyrus G14輕薄好攜帶,可在任何空間進行討論、創作或展示作品,十分便利。

劉辰岫觀察到,學生透過ROG Zephyrus G14執行視覺化程式設計軟體TouchDesigner,在創建藝術作品之際,受惠高效能的NVIDIA GPU,可以處理更複雜的視覺效果,實現最高畫格率,加速生成出要渲染作品的指令;加上這台筆電相當輕巧,內建HDMI、Type-C和USB多種接頭,學生上課時能輕鬆連接到投影機或拿在手上,將藝術作品分享給其他人觀賞,有助於在課堂上把創意想法變成實際作品。
全球獲獎無數的ROG Zephyrus G14 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4060 筆電 GPU,高達 125W TGP,並具備 NVIDIA Advanced Optimus 與 DLSS 3 技術,解鎖頂級創作應用程式中的 RTX 和 AI 加速、可實現最大穩定性的 NVIDIA Studio 驅動程式,最佳化運算能力及效能超乎想像,加速創意構思,輕鬆迎戰多工任務。採用ROG Nebula 霓真技術電競螢幕,16:10長寬比,QHD 165Hz/3ms 面板, 100% PCI-P3 廣色域,搭配 Dolby Vision 影像技術,色彩準確度通過Pantone認證,畫面明亮、快速、生動,更有德國萊因護眼認證,不閃屏、抗藍光,揮灑創意開闢嶄新「視」界!了解更多:ROG Zephyrus G14
開放資源給其他學科學生使用,成為校內跨領域的創意激盪Hub
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 合作設備,也開放給陽明交大其他科系師生預約使用。因為看到越來越多STEM領域的學生,在寫程式作業的時候,受限私人筆電的GPU效能不夠優異,導致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對此,華碩與NVIDIA就針對理工相關學科的學生,鼓勵使用搭載NVIDIA GPU的華碩筆電,可加速驅動機械、結構和電氣仿真等數十種的STEM應用程式,展現高速效能;又或是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的學生,在處理大型數據集、訓練生成式 AI和機器學習模型時,可以更快獲得的分析結果。

事實上,過去十年間NVIDIA已經從一間以GPU為核心業務,進化成運算平台的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光只是顯示卡,還有橫跨其中的軟體及運算平台,例如有NVIDIA AI(企業級尖端人工智慧平台)和 NVIDIA Omniverse(創意協作開放平台)。幫助設計師、藝術家、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等專業創作者,不再受限軟硬體資源,影響創作或演算的進度。
也因為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學習設備開放給各系所授課使用,有助於日後校內跨領域交流。劉辰岫教授回應:「應藝所是整合跨領域創意的樞紐,很多時候不同領域的師生都會在這裡做腦力激盪,加上應藝所的課程也有很多非本科系學生選修;以及我手上的計畫也會邀請建築所、資工所的老師一起參與,因此我們很期待未來這些資源的加入會帶動更多跨領域的創意激盪。」

ASUS與NVIDIA賦能空間價值,規劃講座/工作坊協助師生掌握新科技
除了提供軟硬體設備,ASUS與NVIDIA也期待能為此場域挹注更多創新能量。後續也將規劃一系列講座與工作坊主題,讓校內師生能第一手掌握產業現況,使用嶄新的設備來進行研發與實作。
例如NVIDIA將籌辦生成式AI主題的研討會,邀請領域的業界講師,教導學生怎麼設定、使用生成式AI來提升創作效率,藉此讓學生們認識到GPU在創作時的重要性。另外,NVIDIA也會規劃Omniverse工作坊,邀請教授和學生親自實作,了解Omniverse的特點和功能,有助於把Omniverse融入創作流程,進而豐富學生的知識與技能。

另一方面,深耕校園多年的華碩,以培育更多國內優秀技術人才為出發點,未來也會在此舉辦AI主題講座,邀請業師講授如何實際操作創作者筆電及相關應用,有助師生更了解產品特色,得以更精實地利用筆電創作,期待能具體提升同學的創意產出效率,以及擴大教授的研究能量。
當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先進國家的下個角力主戰場,台灣若希望在AI賽道不落人後,從教育往下扎根將是關鍵。華碩與NVIDIA攜手陽明交大,透過提供設備、講座等多元資源,有助於培養下一代AI思維,厚植設計人才的數位實力,期待台灣有朝一日成為AI強國。
想擁有最佳效能的華碩筆電,現在就加入華碩教育商店會員,學生/教職員登錄享專屬優惠價,首次登錄再送500元購物金!立即登錄:華碩教育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