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潮汕牛肉鍋之兵法全攻略(二):講求「精細」的潮汕地區如何孕育出牛肉火鍋?

潮汕牛肉鍋之兵法全攻略(二):講求「精細」的潮汕地區如何孕育出牛肉火鍋?
Photo Credit: i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949年,也就是民國38年之後,潮汕牛肉鍋出現了一個分水嶺。台灣與大陸的潮汕火鍋,因為人文與原料環境的不同,也逐漸走上了不同的路。

吃潮汕火鍋傲遵循三條原則:先牛肉後蔬菜、先瘦肉後肥肉、先耐煮後易熟。吃潮汕牛肉火鍋,通常先吃的是牛肉,後面再吃蔬菜。而先瘦後肥的順序,可以先從嫩肉、牛舌開始,然後是三花趾、五花趾,再涮匙柄、匙皮,然後,吊龍、脖仁,最後則是肥胼、胸口朥。

除了牛肉鍋之外,一般廣東的潮汕牛肉鍋店還會麥還有牛肉筍煲、牛肉乾、炸牛肉餃、牛肉粥等餐點。

根據朱振藩先生在《循循膳誘》一書中的考證,牛肉鍋的始祖是明代《宋氏養生部》中所載的生爨牛與熟爨牛。「爨」音「ㄘㄨㄢˋ」,為用火燒熟食物或爐灶之意。而生爨肉的製法有二,他寫道:

一視橫理薄切為䐑(禮曰薄切,必絕其理),用酒、醬、花椒沃片時,投寬猛湯中,速起。凡和鮮筍、蔥頭之類,皆宜先烹之(䐑音「ㄓㄜˊ」,薄切肉);以肉入器,調椒、醬,做沸湯淋,色改即用也。

第一種做法為汆或涮,第二種則是澆、燙。而熟爨肉的做法則是:「切細膾,冷水中烹,以胡椒、花椒、醬、醋、蔥調和。有軒之,和宜酸齏,芫荽(「齏」唸做「ㄐ一」,指的是用醬拌和所細切的菜或肉,亦泛指醬菜)。亦即將牛肉煮熟後再蘸調味料吃。而生爨牛與熟爨牛則非出自《宋氏養生部》,而是明代宋詡所著之《竹嶼山房雜部》之卷三。

  • 潮汕牛肉鍋之兵法全攻略(三):在台灣稱為沙茶火鍋,在西門町還有「火鍋一條街」
  • 潮汕牛肉鍋之兵法全攻略(四):「沙茶醬」如何成為風靡海峽兩岸的火鍋醬料?

本文經鞭神老師之食之兵法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