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暗殺世界史》: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斐迪南大公之死

《暗殺世界史》: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斐迪南大公之死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歷史上有哪些惡名昭彰的暗殺行動?驅策刺客的動機是什麼?刺客使用了什麼方法?他們的行動帶來了什麼樣的後果?他們行刺成功了嗎?刺客的下場為何?暗殺行動是否達成了刺客預期的目標?謀刺行動帶來什麼樣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文:約翰・維辛頓(John Withington)

現代——世界大戰與恐怖主義

暗殺永遠無法改變世界的歷史嗎?

那麼,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Habsburg Austro-Hungarian Empire)皇位繼承人法蘭茲.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的暗殺事件又怎麼說呢?

每個人都知道這起事件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法蘭茲.斐迪南大公

法蘭茲.斐迪南的缺點很多,他脾氣暴躁、冥頑不靈、恃強欺弱,但他深愛他的妻子。

他原本要娶的是一位女大公,但他在追求她時,卻愛上了她的女侍臣蘇菲.喬特克(Sophie Chotek)。

蘇菲是一位家道中落、阮囊羞澀的女伯爵,當時在位的皇帝法蘭茲.約瑟夫認為她的地位配不上大公,但法蘭茲.斐迪南堅不讓步,因此,在一九○○年他們終於結婚了,代價是他們的孩子將被排除於皇位繼承權之外,而且蘇菲也必須承受各種輕慢的待遇,譬如不得冠上大公夫人與皇室殿下的頭銜,在正式場合也不得坐在她丈夫身邊。

這些讓法蘭茲.斐迪南惱怒不已,但其中有個漏洞可鑽,因為斐迪南既是陸軍元帥,也是奧匈軍隊的總督察長,當他以這些身分執行公務時,他的妻子可以陪在他身邊。因此,在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的這個週日,適逢他們結縭十四年周年慶,大公就帶著蘇菲跟他一起前往波士尼亞(Bosnia)督察軍隊。

波士尼亞由鄂圖曼帝國統治直到一八七八年,巴爾幹半島的部分地區在「革命時期」曾是暗殺的溫床,該地區與毗鄰的塞爾維亞,發生了一連串的叛亂事件,結束了土耳其數千年來的統治。

但是,在塞爾維亞獲得獨立之際,波士尼亞卻拱手移交給了奧匈帝國,這使它的人民憤怒不已,尤其是塞爾維亞民族。在波士尼亞的邊境內,許多團體組成以促成斯拉夫民族的統一,但對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匈帝國統治者來說,「泛斯拉夫主義」(Pan-Slavism)是一大威脅,它的臣民包括了兩千三百萬的斯拉夫人,是故統治者們對塞爾維亞高呼「泛斯拉夫主義」的憂心與日俱增。

人們認為法蘭茲.斐迪南希望讓帝國的斯拉夫人擁有更大的自治權,但塞爾維亞政府對此並不樂見,擔心此舉可能會削弱斯拉夫民族主義的熱情,而政府正是希望利用這股熱情來擴展邊界。

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維奇(Dragutin Dimitrijević)

接著,在當時已然混亂不堪的動盪局勢中,又出現了被稱為「黑手」(Black Hand)的邪惡團體,目的在藉由恐怖主義團結所有的塞爾維亞人。

深受巴庫寧與涅恰耶夫的《革命者的教義問答》以及「行動的宣傳」所影響,該團體建立了一套神秘的間諜網絡,只以數字或代號互稱,並且只透過中間人聯繫,以便保持最嚴密的安全性。

其中的一位創立者,就是瀟灑迷人的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維奇(Dragutin Dimitrijević)上校,他是塞爾維亞情報部門的一名大將,代號為「阿皮斯」(Apis,意指「蜜蜂」),他一直忙於皇室成員的暗殺計畫,雖然並不總是成功。一九○三年,他策劃殘酷謀殺塞爾維亞國王與皇后,並在行動中受了傷,當時,受害者殘缺不全的屍體從二樓的窗戶往下扔到一堆糞肥上(塞爾維亞國王被認為過於親近奧地利,且愈來愈獨裁專橫)。

這起謀殺使迪米特里耶維奇在謀殺國王繼任者的道路上,往前邁進了一大步,但他在一九一一年試圖殺害法蘭茲.約瑟夫的陰謀失敗了,於是這位上校便將矛頭轉向了法蘭茲.斐迪南。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

一九一二年,一名十八歲的波士尼亞塞爾維亞(Bosnian Serb)人加夫里洛.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因參與一場反抗奧匈帝國當局的示威遊行而被學校退學。身為致力於終結奧地利統治的「波士尼亞青年」(Young Bosnia)運動成員,據說普林西普還曾用指節銅套威脅那些不願參與的男孩。

他深受一位名叫波格丹.澤拉吉奇(Bogdan Žerajić)的烈士啟發,那是一名二十二歲的醫學院學生,曾於一九一○年試圖槍殺波士尼亞總督,並在錯失目標後開槍自殺。普林西普說,他會花上好幾個晚上,在澤拉吉奇的墳墓旁「思考我們的處境及我們悲慘的狀況」。

出身農戶階級的普林西普讀過巴庫寧與克魯波特金,但在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三年,當「巴爾幹戰爭」(Balkan Wars)爆發時,他到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Belgrade),想加入游擊隊與土耳其人作戰,卻因過於病弱被拒絕了。

在萬分沮喪的情況下,他和一群朋友開始在貝爾格勒的咖啡館醞釀一起陰謀,參與者有他的室友特里夫科.格拉貝斯(Trifko Grabež),十九歲,是一位東正教牧師的兒子,也是密謀者中唯一一個有犯罪前科的人,原因是毆打老師。

普林西普的另一個朋友內德利科.查布林諾維奇(Nedeljko Čabrinović)也是十九歲,他是一名印刷工,為一間專事無政府主義文學研究的公司工作。查布林諾維奇患有肺結核,但他相信自己被賦予了超人的力量。

他們與「黑手」取得了聯繫(不確知是誰去接近誰),總之,在一九一四年五月底,恐怖組織將他們偷載到波士尼亞,讓他們加入一個由二十三歲的「黑手」成員達尼洛.伊利奇(Danilo Ilić)所吸收的四人組織,組織中還有二十八歲的穆斯林木匠穆罕默德.梅哈邁達巴希奇(Muhamed Mehmedbašić),他參與了一次失敗的暗殺陰謀;另有兩名十七歲的男學生瓦索.庫布里拉維奇(Vaso Ćubrilović)和茨維特科.波波維奇(Cvjetko Popovi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