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撤離「帝國墳場」,塔利班蠶食鯨吞阿富汗,承認與否世界各國看法不一

美軍撤離「帝國墳場」,塔利班蠶食鯨吞阿富汗,承認與否世界各國看法不一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聲勢逐漸壯大、近乎取得阿富汗統治權之時,塔利班也選擇軟化態度,希望能擺脫過去眾人眼中國際恐怖份子形象,獲取更多國際承認,取得經濟援助和支持,以建立理想中的阿富汗。

編譯:王國仲

美軍、北約部隊即將自阿富汗完全撤出。長期仰賴外國勢力的阿富汗政府似乎仍積弱不振,而過去被視為恐怖組織的塔利班則士氣高昂,攻城掠地的腳步也越來越快,據稱已掌控近85%的阿富汗領土。

阿富汗官員指出,他們將和塔利班代表在杜哈(卡達首都)討論阿富汗和平與治理之道。塔利班會由資深領導人出席會議,雙方目的是共商和平,將2020年2月美國開始撤軍後面持續高升的衝突降到最低。

美軍近完全撤離「帝國墳場」,塔利班蠶食鯨吞戰略要地

2001年,美國為獵殺911事件首腦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推翻蓋達組織(al-Qaida)而進攻阿富汗後便駐紮至今。2020年2月,美方和塔利班達成共識,在停止對美國發動恐怖攻擊、和阿富汗政府停戰,並共商永久和平協議的條件下,願意自阿富汗撤軍,也不再將塔利班列為恐怖組織。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4月中旬宣布,要在9月11日,也就是911事件20周年前,將剩餘美軍全數撤出阿富汗。7月2日,美軍正式撤離駐紮重鎮巴格蘭空軍基地(Bagram airbase),剩下零星部署也預估在8月底前完全撤出。原本就已節節進逼的塔利班,自然不會放過大好機會。

7月14日,塔利班宣稱已取得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交界處斯平布爾達克(Spin Boldak)的實質控制權。斯平布爾達克是重要邊境城市與港口,具重要戰略地位。對塔利班而言,這將讓他們日後與首都喀布爾的政府談判時,佔據更優勢局面。

塔利班的進逼,也迫使成千上萬阿富汗居民離鄉背井。部分是因為戰事爆發,其他則是對塔利班統治下不確定的未來感到恐懼。各界擔憂這些難民將會為鄰近國家的政治穩定,與區域未來發展帶來更多變數。

美國陸軍上將米勒(Scott Miller,前駐阿富汗美軍司令)便警告,若無法遏止持續產生的衝突,阿富汗和平進程可能永遠無法實現。除了政府軍與塔利班的糾葛外,他亦憂心若各派系軍閥佔地為王,或許將爆發一場全面內戰。

美方指派的阿富汗和平問題特別代表哈利勒扎德(Zalmay Khalilzad)坦承,阿富汗的情況「一團混亂」,但指稱阿富汗問題的元兇,是早在1979年便試圖干預中亞的蘇聯。

「阿富汗的動盪與戰爭已經持續了43年,並不是因美國撤軍而起。」他在貝魯特研究所(Beirut Institute)的一場線上座談會中如此表示:「美軍還駐紮在當地時,塔利班早就年年進逼。」

美方已展開「盟友避難行動」(Operation Allies Refuge),希望在塔利班兵臨城下前,將曾協助美軍的民眾(如翻譯員)撤出阿富汗。一位不具名官員告訴《路透社》,共約有2500位人員將被撤出,並安置在美國或其他地區的軍事設施中。

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表示:「這些民眾都是充滿勇氣的協助者,美國會確保他們過去數年間的貢獻得到承認與讚揚。」

塔利班態度軟化欲獲取國際支持,世界各國看法不一

在多個行政區,士氣低落的阿富汗軍隊選擇直接棄守,讓塔利班兵不血刃便拿下勝利。舉例而言,有上千名阿富汗北部(過去是親美軍閥的重要根據地)駐軍選擇在塔利班到來前翻越國境,逃入塔吉克;伊朗消息人士也觀察到數百名阿富汗部隊離開阿富汗,進入伊朗。

在聲勢逐漸壯大、近乎取得阿富汗統治權之時,塔利班也選擇軟化態度,希望能擺脫過去眾人眼中國際恐怖份子形象,獲取更多國際承認,取得經濟援助和支持,以建立理想中的阿富汗。

在近期釋出的影片中,一位不具名塔利班戰士表示,儘管他們在攻城時殺死阿富汗士兵,上級同時下達明確指令,停戰後不得傷害戰俘,更要送他們回到故鄉。塔利班甚至表示在完全執政後,將允許女孩接受教育,婦女也能自由就業。

不過,據《美聯社》報導,目前塔利班控制地區居民指出,女人大部分時間仍必須待在室內,且只能在男性親戚陪同下外出;英國廣播公司(BBC)更披露影片,顯示塔利班武裝分子在22名阿富汗特種部隊高呼投降後,仍行刑式地將眾人殺害(塔利班宣稱該影片為假造,目的是避免政府軍隊向其投誠)。

塔利班承諾的可信度啟人疑竇,而面對或將完全執政的塔利班,世界各國也有不同態度與看法。

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Ben Wallace)表示,若塔利班正式取得阿富汗政權,英國便會與之展開合作:「無論政府由誰代表,只要它遵守特定國際規範,英國政府都願意與之互動。」不過,華萊士也補充,英國會審慎評估「該政權是否嚴重違反人權」。

此外,塔利班也積極向東方伸出橄欖枝,希望尋求其國際承認與肯定。塔利班發言人稍早曾稱中國是「塔利班之友」,並表示儘管對新疆等地遭受壓迫的穆斯林感到憂心,他們「不會介入中國國內事務」。

相較之下,中方反應則較為中性。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7月12日前往中亞三國訪問。針對阿富汗問題,他呼籲塔利班作為阿富汗的主要軍事力量,應當意識到對國家和民族承擔的責任,堅決同一切恐怖勢力劃清界限,以對國家和人民負責任的態度,回歸阿富汗政治主流。

俄羅斯的立場與中方相近。俄方阿富汗特使卡布洛夫(Zamir Kabulov)在與塔利班領導高層會晤後表示,雙方在打擊、遏止伊斯蘭國上有著共同利益,希望塔利班專注於阿富汗境內統治,履行其不對中亞各國與俄方盟友造成影響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