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內請先打疫苗:馬克宏強推「健康通行證」,法國民眾抗議「衛生獨裁」侵犯人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法國自8月起,必須出示健康通行證才能在餐廳喝咖啡或吃午餐、在商場購物。根據法案草案,如果不遵守規定,業主可能被處以最高4萬5000歐元(約135萬新台幣)的罰款,或將面臨最高1年的監禁。
台灣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趨緩,各界都期盼能在下週一(26日)解封,餐飲業能恢復內用。而比台灣還要快解封的國家,解封之後要怎麼管制?特別是有的人打了疫苗、有的人還沒打,要怎麼區分這樣的「接種斷層」?我們來看看歐洲國家的例子。
法國總統馬克宏7月12日晚間戲劇化的宣布,從7月21日起,進入電影院、博物館等50人以上的休閒文化場所,必須持有「健康通行證」(pass sanitaire),民眾必須提供以下其中一項證明:
- 完全接種疫苗的QR Code
- 48小時內的陰性證明( PCR或快篩測試)
- 過去6個月內曾確診 COVID-19 且已恢復
而自8月初開始,法國的規定將更嚴格了,無論是要去咖啡廳、餐廳用餐,或者去購物中心買東西,甚至去任何醫療院所、搭乘長途公共交通工具,都必須出示「健康通行證」。根據法案草案,如果不遵守規定,業主可能被處以最高4萬5000歐元(約135萬新台幣)的罰款,或將面臨最高1年的監禁。
這等於在法國,除了還未能施打疫苗的兒童與青少年以外,任何人想要去咖啡館、餐廳、電影院、劇院、酒吧或其他休閒和文化場所的人,都需要有健康通行證。
As France extends use of Covid health pass, what are its EU neighbours doing? https://t.co/5IizJnjvz4 pic.twitter.com/tM0Ka6VNxb
— FRANCE 24 English (@France24_en) July 16, 2021
這項規定一公佈,立刻在法國引起軒然大波。
法國登記接種疫苗的網站Doctolib聲稱,自馬克宏一宣布,短短2天已有超過200萬人預約疫苗接種,導致網站崩潰。但另一方面,法國上週末全國都出現集會活動,抗議這項新政策。
「反對強制接種疫苗,侵犯自由!」「反對獨裁!」抗議者手持標語,反對這項新的政策,從法國首都巴黎、尼斯、斯特拉斯堡到南部蒙彼利埃和馬賽,法國週六(17日)一共有137起抗議活動,有超過11萬人上街示威抗議。
Pour une “infime minorité” selon le sinistre de la “santé”, je n’avais jamais vu autant de monde à Paris ! Surtout en plein mois de juillet ! Et quelle belle ambiance à cette #manif17juillet contre le #PassSanitaire et la #DictatureEnMarche ! pic.twitter.com/ApKVBgrjEG
— Aurélien Legrand (@Au_Legrand) July 17, 2021
推特上也出現「#DictatureSanitaire」(衛生獨裁)的標籤。有民眾就痛批,有健康通行證才可以自由活動,政府用健康通行證區分有打疫苗和沒打疫苗的人,這和納粹用大衛之星來區分猶太人,有什麼兩樣?

反對強制接種疫苗的民眾高舉二戰期間用來區別猶太人的標誌「大衛之星」,抗議法國總統馬克宏強推健康通行證的政策。
健康通行證怎麼使用?它真的侵犯人權嗎?
住在巴黎的查爾(化名),已經接種完2劑疫苗。他告訴《關鍵評論網》,健康通行證就是一個app,打完疫苗後他會收到一張印著QR code的紙,用手機掃那個QR code,存到app裡面就好。

法國健康通行證頁面(受訪者提供)。上方的「Health Pass」點開後是疫苗接種資訊(或檢測結果);下方的「Venues」則是用來掃描商家場所的QR Code,可透過比對知道是否曾與確診者在同一場所。
「我朋友都打(疫苗)了」,查爾說,「我自己身邊的朋友,或者公司的人,都覺得應該要打。我知道上禮拜六有遊行,抗議說政府不可以逼大家打,但大多數的人都可以接受打疫苗,就算是保護大家,保護自己吧。」
「因為夜店也有開,我有個朋友,那群人都打完第2劑疫苗了,只有一個人沒有打,去完夜店5天後,那個人就中鏢,其他人雖然和他有近距離接觸,但都沒事,所以疫苗還是有用。」
那為什麼還有人要抗議這項新措施呢?我問查爾。
「自由。有選擇權,就這樣子。」
查爾說,抗議的人「他們覺得有權利,可以選擇要不要打,因為這個(政策)就是要逼大家都打,他們就覺得,這個做法很獨裁,是衛生獨裁。」

法國目前正飽受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異株的襲擊,已經連續3天單日確診數超過1萬人,周日光是一天,就有1.2萬的新增病例。
法國的疫苗覆蓋率並不如鄰近的英國與荷蘭,完整接種疫苗的人不到一半(40.6%),只有略多過五成的人接種了第1劑疫苗(54.6%)。根據《法新社》,5月份一項調查發現,仍有20%的法國成年人拒絕接種疫苗,有13%的人還未決定。
法國在疫苗接種上,多次實施強硬的手段,包括先前宣佈,醫療業者和養老院員都必須強制接種疫苗,法國政府將會在9月開始對這些行業的人進行檢查,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可能會因此受到處罰。另外法國也將從秋天開始,開始對COVID-19的檢測服務收費,總統馬克宏表示,這是為了鼓勵接種疫苗,而不是倚賴檢測的陰性報告。
歐洲其他國家,解封後怎麼管制?
歐洲許多國家相繼解封,越來越多國家也在考慮,除了旅行之外,是不是也要在國內推行健康通行證,特別是在容易感染的公共場所,像是大型音樂會、健身房、酒吧和餐廳等等。
丹麥是歐洲第一個使用「健康通行證」(Coronapas)的國家,在今年4月初開始實施,要去餐廳、電影院或理髮店,顧客必須出示健康通行證,證明他們在72小時內測試結果呈陰性、已完全接種疫苗或最近從COVID-19中康復,沒有依據「健康通行證」就接待客人,店家也會遭受罰款。
歐洲其他國家在實施「健康通行證」有不同的方法,奧地利的用法類似於丹麥,而西班牙和義大利也正在思考是不是要跟進。不過德國是依據COVID-19疫情嚴重的特定地區,決定是否使用,葡萄牙也是只有影響較嚴重的地區需要通行證,並且僅在周末強制使用。
而在今天迎接解封「自由日」的英國,同樣也推出了類似的「疫苗護照」(NHS COVID Pass),只要年滿16歲,就可以透過NHS number(全民健保號碼)申請這個app,app上會有類似法國健康通行證的資訊:1)接種疫苗的資料(打完2個禮拜可以拿到);2)48小時的陰性結果(PCR或快篩);3)180天內檢測陽性結果。

不過,在英國國民保健署(NHS)上班的Ting表示,雖然英國有疫苗護照的app,但並沒有強制使用,進出咖啡廳、休閒場所,也不用檢查有沒有接種過疫苗。
Ting說,英國政府是鼓勵夜店或者大型活動可以使用這個app,可是也沒有強制性,現在解封,全英格蘭不再需要維持2公尺的社交距離、也不用戴口罩,她說現在很多人都很恐慌,特別是老人、身體不好容易有病發症的人,怕死了。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Ep1:氣候變遷引發飢餓浩劫,我們如何即刻救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與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對談,帶領觀眾一窺全球正面臨的嚴重氣候變遷、迫切的糧食危機,以及世界展望會在全球各地展開的救援任務。
於5月3日首播的《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與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對談,除了帶領觀眾一窺全球正面臨的嚴重氣候變遷、迫切的糧食危機,也帶觀眾認識世界展望會在全球各地展開的救援任務,並邀請各界一同付出行動,與世界展望會一起集結眾人之力、力挽狂瀾,守護飢寒交迫的社區家庭與兒童,同時醫治急需挽回的自然環境。
人類生活正備受考驗,而此刻的我們仍有機會扭轉命運。
全球氣候變遷,引發嚴峻糧食危機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目前全球約有40%人口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且約有33~36億人正生活在極易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環境中。當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重,人類與其依存的生態系統所要承擔的風險也就愈來愈高。
而全球極速暖化、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象,也引發物種滅絕、蟲媒傳染病、生態系統崩潰、致命熱浪、缺水和農作物減產等後果。事實上,在NASA最新的研究也表示,最快在2030年,氣候變遷就會影響全球玉米和小麥的生產;而這項結論,也呼應了聯合國IPCC發布的《氣候變遷與土地報告》。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因應措施,到了2050 年,氣候變遷將導致全球糧食產能下降5~30%。

當家庭受困於飢餓,最大的受害者竟是兒童

氣候變遷導致乾旱造成農作物歉收,或是洪水沖毀農作物及房屋,導致資源更少,導致部落間及國家間為了爭奪資源而爆發衝突。更令人難過的事實是,兒童是對氣候影響最小的族群,卻是氣候變遷下的最大受害者。
由於在家庭生計捉襟見肘時,某些脆弱地區的家長,往往將童婚視為撫養子女的唯一辦法;此外,還可能迫使兒童從事危險的勞動工作以協助生計,卻讓他們處於剝削和虐待的嚴重危機。家庭暴力、人口販賣、童婚以及童工問題等,種種暴力不但嚴重影響脆弱兒童的身心狀況,也剝奪了兒童的基本權利與未來前途。
此外,來賓范琪斐也強調,氣候難民、飢餓危機已是現在進行式,且正在擴大蔓延中。當災難發生,首當其衝的是弱勢國家、弱勢人民,以及老弱婦孺等弱勢族群。這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弱勢兒童,背負著悲慘命運,令人不忍卒睹。然而,除了感到悲痛沈重以外,我們也要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做出改變行動的人。

世界展望會人道救援三大策略-緊急回應、調適、減緩
「一個地區的糧倉受到影響,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共同承擔。」氣候變遷造成的毀滅性後果,迫使流離失所的人數創歷史新高,全球正在與本世紀最嚴重的飢餓危機抗戰,而你我都肩負起一定的責任。
例如:人道救援第一線的世界展望會,總是在第一時間搶救因遭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區域和家庭,並針對緊急程度分別訂定短、中、長期的執行策略,恢復家庭與社區生活的韌性,提升居民災變的應變力與經濟彈性,以及促進兒童的長期福祉與發展。具體來說,世界展望會三大行動策略,包括:
- 緊急回應:世界展望會首先提供挽救生命的急迫性服務。例如:供給糧食、臨時居住所、乾净飲用水、簡單醫療設備,以及心理支持。
- 調適:世界展望會與當地社區一同尋求能有效減少氣候變遷危害的策略和措施,以事先預防的措施,減少損害、提升韌力,並開發有益當地生計的機會。
- 減緩:主要是針對溫室氣體減量,規劃長期措施。例如:透過減少排入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或將溫室氣體以吸收儲存的方式,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含量,以推遲、甚至避免氣候變遷發生,降低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例如:在世界展望會的宣導下,當地居民改為使用低耗能爐具,取代傳統用大量燒木頭;或是運用生質沼氣煮飯系統,善用農業廢棄物、動物糞便產生沼氣,進而轉化成燃料,減少多於碳排。另外,世界展望會也會幫助地區建設太陽能等再生能源。

若不立即作出改變行動,災難將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個角落,別等到發生到我們身上時,才後悔莫及。
為孩子迎戰氣候變遷!飢餓三十救援專線:(02)8195-3005 即刻救援動起來

關於《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
由《國際大風吹》李漢威、金鐘主持人蔡尚樺聯手主持,每集《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將邀請重磅來賓,帶大家深入淺出、探討急需人們重視的國際議題,並呼籲各界付出實際行動,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展開即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