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臨時總理同意下台,轉移政府權力給總統摩依士生前指定人選

海地臨時總理同意下台,轉移政府權力給總統摩依士生前指定人選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海地新政府7月20日成立,由遭暗殺的總統摩依士所指定的亨利擔任總理,過去他曾擔任內政部長和勞工部長,也曾是神經外科醫生。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路透社、法新社、德國之聲等)

海地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ïse)7月7日在家中遇刺身亡後,暫時領導國家的臨時總理克勞德・喬塞德(Claude Joseph)7月19日對外宣布,同意下台,最快當地時間20日將權力移交給受國際社會支持、總統生前指定人選阿里埃爾・亨利(Ariel Henry)。

喬塞德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發表了這段言論,他的辦公室很快也向其他媒體發表類似聲明,喬塞德告訴《華盛頓郵報》,他將「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下台。

對此,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莎琪(Jen Psaki)表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樂見海地政治人物在討論摩依士遇刺案後的合作方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則說,看到海地政治人物與民間人士著手籌組可讓國家穩定下來的聯合政府,令美國備受鼓舞。

臨時總理說了什麼?

喬塞德在《華盛頓郵報》的採訪中說,他將允許現年71歲的神經外科醫生亨利,接下總理位置。遭刺殺的摩依士在7月7日遭暗殺前,曾任命亨利擔任總理。喬塞德說,他曾與亨利私下交談過,並願意 「盡快」給他授權。

喬塞德預計將回到先前就任的外交部長身份,他強調:不是要以「任何形式掠奪權力」,而只是希望為他的好友摩依士「伸張正義」。

喬塞德的辦公室表示,新政府的任務將是根據國際呼籲「盡快組織大選」,並補充說,在過渡期內不會任命替代總統。

7月9日亨利曾向《路透社》表示,他認為喬塞德不是臨時總理,他受訪時說:「我的就職儀式應該盡快完成。我正在著手籌組政府、諮詢各方,我應該加快速度。」

暗殺事件發展

當局已逮捕了大部分據稱殺害摩依士的雇傭兵,他們大多來自哥倫比亞,曾在海地擔任保全工作,其中有些人曾接受美軍培訓。

哥倫比亞警察局長豪爾赫・巴爾加斯(Jorge Vargas)將軍說,海地前官員喬塞德・巴迪奧(Joseph Badio)可能曾下令暗殺摩依士。當局逮捕了一名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醫生和摩依士的安全主管迪米特里・赫拉德(Dimitri Herard),認為他們是主要嫌犯。

另外,摩依士暗殺過程的細節也遭媒體曝光。《邁阿密前鋒報》(The Miami Herald)披露摩依士遇害前的最後通話,他在遭暗殺當天的凌晨1時34分,曾致電海地國家警察局局長,他在電話另一頭喊道:「他們正在房子旁開槍。動員人力。」但在求援10分鐘後,他便在攻擊中喪命。

由於他的安全部隊沒有現身跡象,摩依士在這期間還打了另一通電話打國家警察局一名受過戰術訓練的警官。這名要求匿名的警官向《邁阿密前鋒報》透露,當時他接起電話時說:「總統先生。」摩依士焦急地說:「我需要你的幫忙,就是現在,我有生命危險,快點!快來救我。」

電話還未掛掉前,現場就一片寂靜,隨後槍聲大響,該警官則大喊要同仁立刻上車前往支援,但為時已晚。

海地現況為何?

德國科學與政治研究所的邁霍爾德(Günther Maihold)曾向德國之聲分析,9月的總統選舉及國會選舉是決定海地政局能否穩定的重要關鍵。

海地當地曾請求美國出兵海地維持秩序,遭拜登政府婉拒。當問及海外援助是否是海地所需,邁霍爾德同意,但強調聯合國及同盟國協助海地各方達成共識,才是最急迫的。

7月17日,數國大使與代表組成的核心團體發表聲明,敦促海地「籌組經各方同意且具包容性的政府」,並表示「為此,我們強烈鼓勵新任總理指定人選亨利,持續進行授予他的任務,籌組政府。」

這個核心團體是由德國、巴西、加拿大、西班牙、美國、法國、歐洲聯盟的大使,以及聯合國和美洲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的代表組成。他們呼籲「組成自由、公平、透明且可信的立法機構,並盡快舉行總統選舉。」

另外,在暗殺中受傷的海地第一夫人瑪婷(Martine Moïse)已從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一家醫院出院,返回海地參加總統的葬禮。有專家對馬蒂娜的返國速度之快感到驚訝,並猜測她是否計劃參與該國的政治。

亨利誇讚海地人保持冷靜

亨利7月19日發布了一段錄音,誇讚海地人過去混亂的兩週保持克制。他說,將會很快宣布臨時政府的新成員。亨利說:「我向海地人民致意,他們在面對類似政變的情況下,仍表現出了政治成熟度,我們的海地同胞給和平一個機會,也賦予有招一日能真相的可能性。」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贊同。海地作家莫尼克・克萊斯卡(Monique Clesca)告訴《美聯社》,被冀望接任總理的亨利,接掌政權是「被國際社會賦予的負擔」。「我們所呼籲的是,海地人要說出這是無法接受的」,克萊斯卡補充說:「我們不希望國際政府解釋,誰該掌權或應該做些什麼,這應該取決與我們自己。」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經《德國之聲》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