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退休制度困難重重,近9000萬「退休雙軌制受害階層」成為官民衝突壓力鍋

中國改革退休制度困難重重,近9000萬「退休雙軌制受害階層」成為官民衝突壓力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3年11月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要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預計2022年正式實施,但中國民眾的抵觸情緒非常激烈,批判者認為,此種照顧黨國體系成員的退休制度,實際上是已形成「既得利益者」、「特殊利益群體」。

近年來有關中國退休制度引發諸多爭論,引發黨國官僚體系無論是基於本位主義及自利考慮之抵制,導致退休制度改革困難重重。

中國黨國體系一向呈現是「大政府、小社會」結構,龐大官僚體系及其成員不僅擴展其國家權力;但也因此形成嚴重財政負擔。因此,習近平自十八大上台以後一直有意進行退休制度改革,藉此提升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及有效治理能力;但受龐大黨國體系內在成員抗阻,導致其退休制度變革成效相當有限。

中國退休制度可說是長期對勞動者,推行制度性的養老待遇歧視,已造成眾多「公民退休權利不平等受害者」。中國自推行養老「雙軌制」以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已降低到40%,公務員退休金替代率擴大到92%至107%,造成近9000萬人的「退休雙軌制受害階層」,成為當前中國國家與社會、官民衝突制度性根源,造成頻仍爆發群體性社會抗爭事件。

反對進行退休制度改革者認為,公務員退休制度並非完全優於企業職工,提出「政府應該要為公務員提供基本保障,因為公務員退休金制度沒有個人退休帳戶,若待遇不好,就不能吸引高素質人才,將影響政府效能。」《人民日報》曾指出「公務員是國家公職人員,掌握並行使公共權力。一旦養老待遇差,公務員積極性和清廉度都會受影響。」此種精英主義觀點,已不再視公務員為「先鋒隊」具犧牲奉獻精神,及符合傳統群眾路線理念。

RTXDN073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中國政府對於法定退休年齡規定,最早出現在1951年2月26日頒布《勞動保險條例》。 1978年5月,國務院頒布《安置老弱病殘幹部暫行辦法》和《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確認,男性年滿60歲、女幹部年滿55歲、女工人年滿50歲可申請退休。

時至2012年6月制定《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並提出「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 2013年11月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要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2015年內制定方案,經向社會徵集意見後於2017年正式推出,並以5年為過渡期,預計2022年正式實施。

然中國民眾尤其是符合退休年齡的幹部職工,抵觸情緒非常激烈,導致中國政府本於2017年推出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因而被迫擱置。同時,有的觀點認為,若要一味拉平黨國體系公務員與勞動階層的退休待遇,反而是對公務員不公平,但此種論點引發民眾的撻伐,代表中國黨國官僚體系對改革公務員退休制度的保守看法。

批判者認為此種照顧黨國體系成員的退休制度,實際上是已形成「既得利益者」、「特殊利益群體」,改革阻力反而是來自黨國內部保守勢力、既得利益階層抵制。

退休金雙軌制,形成貧富差距與分配正義問題

中國退休制度在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執政後期一再湧現,早在2010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人民網對兩會熱點進行的網路調查結果顯示,取消退休金「雙軌制」的呼聲最為高漲。有關「公務員每月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退休金卻是企業人員的兩三倍甚至更多」,此成為全國兩會線民抨擊的焦點。

將近81%網友認為,退休金「雙軌制」加劇社會分配的不公平,公務員應繳納養老保險,不能讓國家財政買單。

中國公務員與企業及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注: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與在職公務員待遇相當)職工,在退休待遇方面存在差別:企業職工的養老金約為原來工資收入的30%左右,而公務員的養老金則為原來工資收入的90%。即使退休前二者收入相差無幾,但退休後公務員的養老金則為企事業員工的3倍。絕大部份公務員退休後,可享受物價、生活補貼和各項福利待遇;然經濟效益極差的企業及入不敷出的事業單位,難以支付龐大養老費用。

根據2013年一項有關養老金雙軌制調查中,認為「非常不合理」和「不太合理」的比例,佔據受訪者的72.9%,只有18.4%的受訪者表示「可以接受」。對於是否應該改革「雙軌制」、實現養老金並軌,59%的受訪者認為現在具備一定基礎,時機已經成熟;認為「遠未成熟」的受訪者有29.9%。

RTXARZX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另人民網和《人民日報》就2013年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調查,最受關注的十大熱點問題首重「社會保障」,在「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上調是否滿意」的調查中,97%的網民對上調的幅度非常不滿意;98%網民認為廢除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雙軌制」的條件已經成熟。在是否支持彈性退休年齡的調查中,83%網民表示支持,15%不支持。

同時,2014年《新京報》民調結果顯示,有77.6%的受訪者不贊成公務員的養老金高於普通人,僅有12.6%的受訪者認為公務員養老金應較高,其餘9.8%的受訪者則不願表示意見。

這種具「雙軌制」退休養老金制度,其運作危機會隨著中國的人口繼續變老,勞動人口縮減和低出生率而更加嚴重。2019年中國社科學院報告指出,預計這一基金將持續增長,到2027年達到頂峰的6.99兆元,然後持續減少,在2035年用盡。到2025年,基金收入和支出之間的缺口可能會高達11兆元。此養老金體制從財政上看來,幾乎是不可持續。

高齡化社會來臨,提早退休制度將造成國家財政壓力

中國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2012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1.3億人,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已有26個進入老齡化狀態,而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會達到3.32億人,超過總人口的23%。中國人口預期壽命已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1980年至2010年期間,平均每五年上升約1歲,如果退休年齡政策不變,則意味著老年人口退休後的餘壽不斷增加,給養老金支付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中國異言專欄”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