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加緊防疫措施到8月中,致力提高長者疫苗接種率

新加坡加緊防疫措施到8月中,致力提高長者疫苗接種率
新加坡一處COVID-19疫苗接種中心。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新加坡過去一週共有81位60歲以上的長者染疫,當中有12位還沒接種疫苗。衛生部長王乙康指出,這是加緊防疫措施其中一個重大考量點,「70歲以上的長者有接近30%的人還沒接種疫苗。」長者不願接種疫苗,則可能是對新事物採取謹慎態度、害怕副作用或過敏、身體不便出門等原因。

新加坡6月底準備邁向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共存的新常態,依序三階段走向解封。然而,因應近來感染群造成疫情再度升溫,新加坡跨部會抗疫工作小組20日舉行線上記者會,衛生部長王乙康、財政部長黃循財和貿工部長顏金勇,宣布7月22日到8月18日間,防疫措施升級,回到第二階段。

新加坡抗疫跨部會工作小組(Multi-Ministry Taskforce)20日宣布,7月22日到8月18日間,防疫措施從較寬鬆的第三階段((Phase Three)回到第二階段(Phase Two),是為了遏止因裕廊漁港(Jurong Fishery Port)感染群而升溫的疫情。第二階段六點規範:社交聚會的人數從最多5人減少到最多2人、維持在家工作、停止在所有餐飲場所(包括小販中心和美食廣場)內用只允許外賣和送餐、停止所有劇烈的室內運動課程、禁止未戴口罩從事個性化服務(例如面部護理、桑拿、化妝服務)和降低特定活動的規模上限並執行強制性活動前測試 (PET)。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MOH)公佈數據,21日,新加坡新增181例確診病例(179例本土病例和2例境外移入病例),當中7例為重症。本土病例中,有130例與裕廊漁港感染群有關。

海峽時報》報導,衛生部長王乙康20日表示,政府決定加緊防疫措施回到第二階段,主要依據三點考量:尚未接種疫苗的長者、社區暴露(community exposure)程度和確保醫院量能不被影響。過去一週共有81位60歲以上的長者染疫,當中有12位還沒接種疫苗,王乙康指出,「這對我們而言是很重大的考量點,因為70歲以上的長者有接近30%的人還沒接種疫苗。」

王乙康說明,不如KTV感染群主要在年輕人之間傳播,近來疫情發生在市場和美食廣場影響到年齡層更廣,也包括長者。「小販中心和美食廣場的開放性質,增加了難以監測的傳播風險。」至於醫院量能,王乙康指出雖然目前尚充足,「不過病例若是按照現在每日增加的程度上升,持續數週,這就會構成很大的壓力......我們現在仍處於安全範圍,但不能保證未來發展。」

海峽時報》報導,第二階段措施實施首日(7月22日),傳統市場、小販中心和咖啡店顯得頗為冷清。《海峽時報》記者早上走訪直落布蘭雅(Telok Blangah)、芽籠峇魯(Geylang Bahru)、廈門街(Amoy Street)、大巴窯西邊( Toa Payoh West )和波東巴西( Potong Pasir )的市場,許多魚販並未開張。

截至截至21日,裕廊漁港感染群共有454 起相關病例,在檢測到與裕廊漁港感染群相關的COVID-19病例之後,上述幾處傳統市場攤主必須收到聚合酶鏈反應測試(PCR)結果為陰性才能開業。此外,當中有些市場進一步強制要求訪客使用追蹤接觸足跡的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應用程式。

提高長者施打率

中央社》報導,人口約570萬的新加坡自去年(2020年)底啟動全國疫苗接種計畫,施打莫德納(Moderna)、輝瑞/復必泰(Pfizer-BioNTech/Comirnaty)疫苗,目前已有逾50%的人口(約279萬人)完整接種2劑疫苗,可望於8月9日新加坡國慶日之前,達到三分之二人口接種2劑的目標。財政部長黃循財指出,目前預計國慶活動將持續進行,而加強防疫措施是為了換取更多時間來提高疫苗接種涵蓋率。

亞洲新聞台》報導,衛生部下轄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顧問Barnaby Young指出,目前針對COVID-19治療方案取決於感染後的嚴重程度。新加坡也努力推動重症風險較高的長者施打疫苗。衛生部先前也表示,為了鼓勵長者施打疫苗,他們組織行動接種小隊,深入社區居民生活範圍。

海峽時報》報導,52歲Edmond Tan處於半退休狀態,他是人民協會(People's Association)志工的一員。他在新加坡中部、居住著較多長者的社區中峇鲁( Tiong Bahru)挨家挨戶敲門,任務是確認年長的居民們是否施打疫苗。

Edmond Tan通常會先友善的打招呼,為了不帶給老人家壓力,不會一開頭就談到疫苗。並且,他在當地當了九年志工,對居民而言是一張熟面孔,這也幫了大忙。大部分居民都已接種疫苗,但仍有老人還沒,有些說他們害怕針頭,也有些是擔心過敏反應或其他基於醫療方面的考量,Edmond Tan了解,要解除他們的擔憂需要時間。

「有些人不是真的不想打疫苗,只是不確定自己是否可以施打,但其實他們也不太情願被找到。」Edmond Tan說,醫生們在說服長者他們適合施打疫苗時,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位在大巴窯執業的家醫科醫師Dale Lim幫助很多長者解除心中對疫苗的疑惑。他表示,很多老人家擔心疫苗的副作用,「不像年輕世代可能在接種過不同疫苗後,視接種疫苗為一種常態......老人對接種的目的和好處並不那麼熟悉。」

在陳篤生醫院負責旅行者健康及疫苗中心(Travellers' Health & Vaccination Centre)的Lim Poh Lian助理教授也說,他們(長者)的不情願通常因為對新事物保持謹慎。此外,她指出,「有時他們不覺得自己處在染疫的風險下,因為他們大多待在家裡,或只是去個雜貨店。他們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的擔心是出於健康問題,或覺得自己的免疫系統並不強健。」另外,也有長者是無法獨自離家或身體不便,要等待小孩撥空回家帶他們去接種,這類情形行動接種小隊就可以幫得上忙。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