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拚疫苗覆蓋率(下):桃園市、基隆市和新竹市長輩覆蓋率最高,他們做對了什麼?

【圖表】拚疫苗覆蓋率(下):桃園市、基隆市和新竹市長輩覆蓋率最高,他們做對了什麼?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75歲以上長者,染疫後逾半數演變成重症,致死率破3成;本土重症死亡個案中,9成以上是60歲以上族群,死者平均年齡73歲。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日前曾分析:「台灣現在的問題是,台灣很多地方長者施打仍然是只有60-70%,這真的要想辦法,把它當全民運動,來了解為什麼不打?這件事比清零還要重要!」因為從英國國家統計數據發現,50歲以上一定要接種兩劑才能有100%的抗體陽轉率,50歲以上的高接種率是現在Delta變種病毒低重症率的關鍵因素。不管是短期、長期年長者疫苗覆蓋率絕對是影響疫情走向的關鍵。

台北市聯合醫院醫師姜冠宇則表示,關鍵還是台灣面對的是哪種病毒。以現在來看,台灣主流病毒株是Alpha英國變異株病毒,而台灣的邊境防疫一直都做得不錯,讓更多人至少打一劑,再配合防疫,應該可以壓得住疫情;但如果是Delta病毒株,那還沒有打兩劑的長者,死亡率恐怕會很高;而台灣下一階段再爆發很大機率是Delta,因為像日本、韓國都是這樣。

姜冠宇認為,其實目前台灣的長者的施打成績已經算很好了;如果長者害怕副作用、害怕疫苗的不良反應,連第一劑都不願意打的人,「大概也不能強求了,因為不管在什麼地方、怎麼做,都會有一群絕對不肯打疫苗的人」,這和台灣的假資訊謠言很多、媒體報導疫苗後不良反應的方式導致民眾不信任疫苗都有關係。姜冠宇說,不願意打的人會一直都在,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醫療量能去應對未來疫情假如再爆發,這些人還是會因重症住院、死亡。

姜冠宇強調,接下來的重點應該放在讓願意接種的長者,後續也都可以順利完成第二劑接種,讓他們有更高的保護率,可以避免重症和死亡發生,同時也保住台灣的醫療量能。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