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Google、微軟公布財報:三大科技巨擘總市值達6兆美元,但「史詩級」成長恐難再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球科技巨擘公司陸續公布財報,引起投資市場格外關注,除了能掌握經濟現況外,這些科技公司也反應了,旗下供應鏈是否能夠雨露均霑。不過財報獲利超乎外界預期,但是受到股價基期已高,且未來成長也恐面臨衰退影響,股價弱勢呈現上下震盪的現象。
隨著近日各大科技巨頭陸續公布財報,引起投資市場格外關注,其中Apple營收超過8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6%,淨利則為217億美元;Google為14年來最好的季報表現,營業收入為618.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淨利翻倍達185.3億美元;微軟營業收入為462億美元,超乎華爾街預期,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1%,當季實現淨利達165億美元,同期增長47%。
統計三大科技巨擘總市值達6兆美元,在最近一季所實現淨利約為570億美元,相當於每日狠狠賺進約6.2億美元,雖然財報獲利驚人,但是受到股價基期已高,且未來成長也恐面臨衰退影響,股價表現不如外界預期,呈現上下震盪的現象。
Apple財報驚人:iPhone賣破400億美元
Apple公布第二季財報,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的業績,跌破眾多華爾街分析師的眼鏡,營收超過8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6%,6月份的第三季淨利則為217億美元。其中iPhone貢獻近400億美元,而銷售等服務業務超過17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去年華爾街分析師們針對,Apple給出的年報淨利年增率為11%,不過近日FactSet分析師新的預測:Apple截至9月達860億美元的,淨利年增率可能達到51%,增幅相當驚人。
針對如此大的成長幅度,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表示,上一季美國和全球各地消費者,對於未來經濟多持樂觀態度,才造就了公司業績成長。
不過,庫克話鋒一轉指出:「過去一年半以來業績不斷成長,已經達到高峰,未來已經不能保證還有驚人的成長空間。」
因此,受到未來成長可能放緩的影響,Apple股價在昨日盤後交易中仍下跌超過2%。「投資者認為大好形勢,很快就會趨緩。」專門從事科技研究的風險投資公司Loup Ventures管理合夥人Gene Munster說。
Gene Munster繼續表示:「Apple的拋售根源是強勁的股市還可以可持續多久。投資者很難相信,這種『史詩般』的成長幅度會持續下去。」
Google收入飆升,受益於線上廣告市場熱絡
Google透過財報再一次向投資人證明,它是網路霸主的地位。財報顯示這是14年來第二季最佳的成長表現,收入為618.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淨利翻倍,達到185.3億美元。
這樣的強勁成長能力,來自於疫情後經濟復甦,各大企業為了爭奪消費者,進而在網路上投放大量的廣告,這也表示Google在新冠疫情期間,變得更加強大。
疫情加速了電子商務進展、食品訂單和串流平台的消費,使各大企業將大筆資金砸入數位廣告中,這些包含,Google搜尋引擎、地圖和YouTube等廣告。
翻開該公司財報顯示,整體廣告銷售額達到504.4億美元,成長了69%;是自美國戰後廣告量成長最快的時期;而YouTube的廣告業務收入為7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激增84%。
本來根據2020年統計,全美數位廣告市占率排名,分別由:Google的28.9%、臉書的25.2%以及亞馬遜10.3%,搶下前三名。不過從本次Google財報來看,仍將持續穩坐全美數位廣告王者的寶位,而緊追在後的臉書,可能無法望其項背。
而據《華爾街日報》指出,Google站穩數位廣告領域後,正將觸手伸進雲端儲存業務,進一步挑戰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在雲端服務的主導地位,開拓另一個市場。
微軟雲端業務激增,再創下銷售紀錄
微軟公布第二季(4月至6月底)財報,營業收入為46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1%。當季該公司實現純益達165億美元,同期增長47%,遠超過華爾街預期。
微軟財務長Amy Hood昨日在與分析師召開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微軟預計本季的整體銷售額將成長,達到442億美元,受到該消息和強勁的業績前景激勵,昨日股價微幅上漲作收。不過,統計過去一年,微軟股價已經上漲了約40%,造就微軟的市值,已超過2兆美元,成為僅次於Apple的公司。
根據微軟財報顯示,格外引人注目的是雲端服務Azure業績表現強勁。本來這塊業務受到許多分析師質疑,但意外地成為微軟的成長動能。微軟說,該業務第四季銷售額同期增長51%,也較前兩個季度為增長50%。
代表雲端服務Azure增長將相對穩定;另一方面,受外界持續看好遊戲業務銷售增長,不過Xbox遊戲內容銷售,卻因為全美解封影響,民眾開始從事戶外活動,導致在家打遊戲的時間變少,Xbox內容銷售額下降了4%,呈銷售趨緩態勢。
另據微軟表示,本來Surface筆記行電腦,因爲疫情遠端辦公,使得去年營業額一度激增,不過近期卻受到全球「晶片短缺」影響,供應鏈受到拖累,表現不如預期。
《華爾街日報》統計上述三家公司,目前的市值總和約為6兆美元,在最近一季所實現淨利約為570億美元,相當於每天盈利約6.2億美元,雖然財報獲利驚人,但未來成長動能也受到外界質疑,導致股價上表現不如預期強勁,反而呈現漲跌互見的格局。
延伸閱讀:
- 財報最重要的三大報表,要看哪一個才知道公司賺不賺錢?
- 蘋果發展Apple Car接洽中國電池大廠,電動車產業成中美角力戰場
- 五角大廈取消微軟JEDI雲端服務百億合約,亞馬遜可望敗部復活?
- 美國司法部控告Google壟斷搜尋引擎市場,但為何Google母公司股價仍上漲?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ASUS與NVIDIA聯手陽明交大應用藝術所,頂尖軟硬體設備助藝術與STEM領域學生提前接軌AI產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AI的影響力從業界延伸到學界, AI課程成為學生熱門選修,此類課程仰賴高效能工具。ASUS與NVIDIA看準學界需求,於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IAA)配置多台搭載GeForce RTX 40 系列筆電GPU的ASUS/ROG高效能,以頂尖的軟硬體設備,幫助師生輕鬆運用生成式AI技術創作激盪創意,培養前瞻藝術人才。
近年因應生成式AI的熱潮,AI對產業的商業模式、營運流程,產生顛覆性的革新。事實上,AI的影響力,也開始從業界延伸到學界,越來越多學生主動學習寫AI程式,或將AI工具應用到主修科系。透過高效能的軟硬體工具,教授在授課或學生實作過程, 得以無後顧之憂揮灑新世代創意。
本次產學合作由華碩提供經NVIDIA Studio認證並搭載GeForce RTX™ 4060筆電GPU的創作者筆電,包括ASUS Vivobook 16X、ROG Zephyrus G14、ROG Flow X16以及適合STEM學習的ASUS TUF Gaming A15,幫助同時跨藝術創作及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的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師生在符合業界標準的環境中實作,激發無窮創作潛力。
應藝所專任助理教授劉辰岫:培養跨領域學生使用最新科技媒材進行創作
此次華碩與NVIDIA、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攜手,以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 合作形式打造前瞻藝術學習環境,考量之一就是應藝所訓練學生時,強調對新科技的重視程度。應藝所專任助理教授劉辰岫表示:「我們許多學生是跨科系報考,像是資工、教育、文學等,所上學風自由開放,也與時俱進。教學時使用最新工具媒材,讓藝術與科技產生深度融合,『跨領域』成為應藝所相當獨特的人才養成路徑。」

既然應藝所的師生在教學、創作過程高度依賴科技,ROG Zephyrus G14提供給師生使用後有哪些明顯的感受?劉辰岫舉例,教學過程會使用到3D建模軟體Blender,以及同步執行多個機器學習任務,因為ROG Zephyrus G14搭載GeForce RTX 4060 筆電GPU提供強大的運算效能,在處理複雜的3D建模訓練指令時,操作起來相當順暢,高解析度螢幕可以看到細緻的渲染視覺,對於師生在建模過程,確實可以加速流程。
另外,應藝所在教學現場相當重視腦力激盪的討論,進而嘗試打破藝術邊界,讓創意勇於馳騁。課程中如果人手有一台高效能筆電,不但可大幅減少運算時間,ROG Zephyrus G14輕薄好攜帶,可在任何空間進行討論、創作或展示作品,十分便利。

劉辰岫觀察到,學生透過ROG Zephyrus G14執行視覺化程式設計軟體TouchDesigner,在創建藝術作品之際,受惠高效能的NVIDIA GPU,可以處理更複雜的視覺效果,實現最高畫格率,加速生成出要渲染作品的指令;加上這台筆電相當輕巧,內建HDMI、Type-C和USB多種接頭,學生上課時能輕鬆連接到投影機或拿在手上,將藝術作品分享給其他人觀賞,有助於在課堂上把創意想法變成實際作品。
全球獲獎無數的ROG Zephyrus G14 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4060 筆電 GPU,高達 125W TGP,並具備 NVIDIA Advanced Optimus 與 DLSS 3 技術,解鎖頂級創作應用程式中的 RTX 和 AI 加速、可實現最大穩定性的 NVIDIA Studio 驅動程式,最佳化運算能力及效能超乎想像,加速創意構思,輕鬆迎戰多工任務。採用ROG Nebula 霓真技術電競螢幕,16:10長寬比,QHD 165Hz/3ms 面板, 100% PCI-P3 廣色域,搭配 Dolby Vision 影像技術,色彩準確度通過Pantone認證,畫面明亮、快速、生動,更有德國萊因護眼認證,不閃屏、抗藍光,揮灑創意開闢嶄新「視」界!了解更多:ROG Zephyrus G14
開放資源給其他學科學生使用,成為校內跨領域的創意激盪Hub
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 合作設備,也開放給陽明交大其他科系師生預約使用。因為看到越來越多STEM領域的學生,在寫程式作業的時候,受限私人筆電的GPU效能不夠優異,導致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對此,華碩與NVIDIA就針對理工相關學科的學生,鼓勵使用搭載NVIDIA GPU的華碩筆電,可加速驅動機械、結構和電氣仿真等數十種的STEM應用程式,展現高速效能;又或是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的學生,在處理大型數據集、訓練生成式 AI和機器學習模型時,可以更快獲得的分析結果。

事實上,過去十年間NVIDIA已經從一間以GPU為核心業務,進化成運算平台的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光只是顯示卡,還有橫跨其中的軟體及運算平台,例如有NVIDIA AI(企業級尖端人工智慧平台)和 NVIDIA Omniverse(創意協作開放平台)。幫助設計師、藝術家、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等專業創作者,不再受限軟硬體資源,影響創作或演算的進度。
也因為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學習設備開放給各系所授課使用,有助於日後校內跨領域交流。劉辰岫教授回應:「應藝所是整合跨領域創意的樞紐,很多時候不同領域的師生都會在這裡做腦力激盪,加上應藝所的課程也有很多非本科系學生選修;以及我手上的計畫也會邀請建築所、資工所的老師一起參與,因此我們很期待未來這些資源的加入會帶動更多跨領域的創意激盪。」

ASUS與NVIDIA賦能空間價值,規劃講座/工作坊協助師生掌握新科技
除了提供軟硬體設備,ASUS與NVIDIA也期待能為此場域挹注更多創新能量。後續也將規劃一系列講座與工作坊主題,讓校內師生能第一手掌握產業現況,使用嶄新的設備來進行研發與實作。
例如NVIDIA將籌辦生成式AI主題的研討會,邀請領域的業界講師,教導學生怎麼設定、使用生成式AI來提升創作效率,藉此讓學生們認識到GPU在創作時的重要性。另外,NVIDIA也會規劃Omniverse工作坊,邀請教授和學生親自實作,了解Omniverse的特點和功能,有助於把Omniverse融入創作流程,進而豐富學生的知識與技能。

另一方面,深耕校園多年的華碩,以培育更多國內優秀技術人才為出發點,未來也會在此舉辦AI主題講座,邀請業師講授如何實際操作創作者筆電及相關應用,有助師生更了解產品特色,得以更精實地利用筆電創作,期待能具體提升同學的創意產出效率,以及擴大教授的研究能量。
當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先進國家的下個角力主戰場,台灣若希望在AI賽道不落人後,從教育往下扎根將是關鍵。華碩與NVIDIA攜手陽明交大,透過提供設備、講座等多元資源,有助於培養下一代AI思維,厚植設計人才的數位實力,期待台灣有朝一日成為AI強國。
想擁有最佳效能的華碩筆電,現在就加入華碩教育商店會員,學生/教職員登錄享專屬優惠價,首次登錄再送500元購物金!立即登錄:華碩教育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