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打疫苗安全評估:首劑接種mRNA疫苗若產生過敏反應,對第二劑大多有很好的耐受性

混打疫苗安全評估:首劑接種mRNA疫苗若產生過敏反應,對第二劑大多有很好的耐受性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研究認為,大多數對COVID-19 mRNA疫苗第一劑有立即過敏反應的案例,對第二劑都有很好的耐受性。症狀的嚴重程度比第一劑輕微,而且都不需要使用急救藥物。對於目前推動盡快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以提高保護力,無疑是相當重要的參考資料。

議題背景

《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近日發表研究,觀察接種第一劑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mRNA疫苗曾有過敏反應的患者,後續接種第二劑COVID-19疫苗(如:BNT/輝瑞疫苗、莫德納)後的安全性。

引用文獻

Krantz MS, Kwah JH, Stone CA, et al. Safety Evaluation of the Second Dose of Messenger RNA COVID-19 Vaccines in Patients With Immediate Reactions to the First Dose.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July 26, 2021.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1.3779

對於大家關心混打疫苗與過敏反應相關安全性問題,一起來看看專家說法。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邱南昌

2021年7月26日

1. 這個研究為什麼重要?

施打COVID-19疫苗引起過敏,若為嚴重反應,尤其影響到呼吸或心跳,就有生命危險,且通常第二次施打時會更為嚴重。COVID-19mRNA疫苗引起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方面的報告比例,較過去一般的疫苗來得高,但卻鮮有真正重症發生。

因反應採取自行通報方式,大眾特別擔心的COVID-19疫苗,通報率就可能較高;當然此種新疫苗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機會也可能就比其他傳統疫苗來得多。不過此份研究倒是提供施打COVID-19 mRNA疫苗者,多一分可安心的資料。即使第一劑有過敏反應,再打第二劑卻少有問題發生,有過敏也屬輕度,或給予抗組織胺類藥物就消失。

2. 這個研究有什麼推論的限制嗎?

每個人體質仍可能略有不同,此研究收集了189位個案,是否在收集個案數更大時會碰上真正嚴重反應患者仍未知。每個國家、地區疫苗提供情形都不相同,通報情形也不相同,民眾體質也不盡相同,仍是要注意我們台灣本土的資料。

3. 一般人要如何正確地理解這個研究?

對於接種第一劑COVID-19 mRNA疫苗後,引起輕度過敏反應者,或許不必那麼擔心第二劑再施打相同疫苗引起的過敏反應,因為嚴重反應機會似乎不大。但是若反應稍大者,還是可以考慮改打其他疫苗。已有研究顯示COVID-19 mRNA疫苗第二劑若改打病毒載體疫苗,所誘發的抗體上升量不如施打兩劑新冠肺炎mRNA疫苗,但還是有明顯的上升;對照兩劑都打病毒載體疫苗者現實世界就有不錯的保護力,第二劑改打病毒載體疫苗也是可考慮的選項。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齊嘉鈺

2021年7月26日

1. 這個研究為什麼重要?

COVID-19 mRNA疫苗上市大規模施打後發現,大約每100萬劑中有2.5至11.1例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主要發生在過去有過敏史的案例。過敏的疑慮也導致疫苗猶豫現象,降低某些民眾接種意願。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也建議,對第一劑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而無法完成mRNA疫苗接種者,第二劑可以選擇施打嬌生疫苗。但是,目前仍不清楚混打mRNA及嬌生的腺病毒載體疫苗能否提供足夠的保護力,尤其是面對高傳染性的變種病毒時,盡快完成接種兩劑mRNA疫苗似乎是比較保險的做法。因此,「接種第一劑COVID-19 mRNA疫苗出現立即性過敏反應的案例是否真的不適合繼續接種mRNA疫苗?」便成為相當重要的議題。

2. 這個研究有什麼推論的限制嗎?
該研究的侷限性包括:屬於回溯性研究設計、資料僅來自美國5家醫院/醫學中心、樣本數相對較少等。因此,數據可能不完整,或是無法推廣到具有不同人口特徵的其他地區。其次,不同研究單位間沒有統一的評估標準,可能也會影響數據的呈現。另外,研究中有幾點在解讀時需要留意:

  • 針對第一劑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案例,研究中並沒有描述「程度」(level),因此也很難得知分析的案例屬於程度相對比較輕的或是嚴重的案例仍然接受了第二劑相同的疫苗。
  • 兩劑疫苗接種間隔時間可以達到42天,與一般建議接種時間21天(輝瑞)及28天(莫德納)不同。間隔時間的長短會不會影響過敏的程度也未知。
  • 即使CDC不建議在接種疫苗前預先使用抗組織胺藥物「預防」過敏症狀,但研究中有31%案例在施打第二劑之前使用了上述藥物。從結果來看,也很難知道預先使用該類藥物的效益。

3. 一般人要如何正確地理解這個研究?

本研究認為,大多數對COVID-19 mRNA疫苗第一劑有立即過敏反應的案例,對第二劑都有很好的耐受性。症狀的嚴重程度比第一劑輕微,而且都不需要使用急救藥物。對於目前推動盡快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以提高保護力,無疑是相當重要的參考資料。但是,是否適用於所有施打第一劑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人,仍需要謹慎判斷。

本文經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蕭汎如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