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在所有母親之間》作者艾希莉歐娟:這本小說可說是公正地替女性不想生孩子的想法背書

【專訪】《在所有母親之間》作者艾希莉歐娟:這本小說可說是公正地替女性不想生孩子的想法背書
Photo Credit:©Alex Moskaly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艾希莉.歐娟(Ashley Audrain)藉小說《在所有母親之間》,顛覆一般對母性的認知,這是另一種可能,卻也是另一種現實。藉此次筆訪,我們將與艾希莉.歐娟談談她的靈感來源、寫作與生活。

文字:艾希莉.歐娟(Ashley Audrain)|筆訪:愛麗絲

布萊絲很早就懷疑自己的生命有個大麻煩,與弗克斯墜入情網以後,深埋在體內的警鈴於焉大作:人如何給予自己不曾擁有的事物?沒被母親愛過的我,怎麼愛自己的孩子?——《在所有母親之間》

沒被母親愛過的自己,該如何愛自己的孩子?身為母親,就必然會愛自己的孩子嗎?
母性是否天生,而母職是否必然讓女性感到快樂?或者,是將自己推入深淵?

艾希莉.歐娟(Ashley Audrain)藉小說《在所有母親之間》,顛覆一般對母性的認知,這是另一種可能,卻也是另一種現實。藉此次筆訪,我們將與艾希莉.歐娟談談她的靈感來源、寫作與生活。

  • 問:《在所有母親之間》的靈感是從何而來的呢?您在寫作過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呢?

答:這本書的靈感,來自我作為新手媽媽的親身經歷,我也看到母性的現實,與我們一直以來被教導的認知與期望可能大相徑庭。此外,我從部分朋友身上看到這點,她們似乎都在苦苦掙扎,儘管平時是多麼坦率的人,卻對身為母親的困境難以啟齒。我們都對同樣的事情感到畏懼、困難——但這根本不是一般對母性的常見敘述。

此外,早在我成為母親前,就一直對關於母性和母女關係的書籍、故事感興趣。我一直很好奇女性為什麼要成為母親——她們是如何做出決定的?成為母親後,她們又有哪些改變?那些對這個決定感到後悔的女性會怎樣?這些都構成了這本小說。

  • 問:書中角色們是否在現實生活中有類似的參考對象呢?您認為自己與書中人物有哪些相似之處嗎?哪個角色最讓您同情、共感最深呢?為什麼?

答:這些角色都是完全虛構的,書中沒有任何內容是自傳式的——但我確實從自己早期為人父母的觀察中汲取靈感。儘管我很幸運,布萊絲的經歷與我自己、或我認識的人大不相同,但我收到讀者反饋,她們在書裡發現了一些與自己極為類似、相關的經歷,特別是在我們大多數人在成為母親之初,經常感到自己是孤立與孤單的。

在書中的所有角色中,我最同情布萊絲,也對這個角色共感最深刻。她面臨著我們身為母親,最不想面對的、最可怕的集體恐懼,我很難不同情她。雖然她的境遇相當極端——畢竟那是虛構的——但她作為母親的日常生活,與大多數母親其實相差無幾。

  • 問:為什麼您選擇以主角對前夫的內心獨白開展此書,並以其回憶形式訴說這個故事?

答:我讓故事從布萊絲夜晚在弗克斯家外的內心獨白開始,因為我想向讀者展現這個家庭的結局。在開場那幕後,緊接著在故事裡,講述他們如何成為這個模樣。我認為布萊絲在屋外的偷窺視角,完美營造出毛骨悚然的氛圍,她透過窗戶,看著自己的前夫和新家庭有多幸福。整個家庭裡,只有女兒薇奧列忒注意到窗外的布萊絲。

我希望這樣的敘事手法能帶來一定的故事張力,也讓讀者從一開始就對布萊絲的孤獨感同身受。這部小說採第二人稱視角敘事,藉布萊絲直接對前夫(你)說話的方式來講述。這並不是一個有意識的選擇,反之,是我開始寫作時,這個故事讓我想採取的方式。我認為讓讀者非常親密地置身這場陷入困境的婚姻是有幫助的——我們讀到布萊絲的故事,但具體而言,這是她想讓前夫知道的故事。

  • 問:在轉職成為作家前,您曾擔任加拿大企鵝藍燈書屋宣傳總監,是什麼讓您選擇投身出版領域呢?您於出版業的相關經歷如何影響您的寫作呢?

答:是的,在我有了第一個孩子並開始寫這本小說前,我很幸運能在加拿大企鵝藍燈書屋從事宣傳工作幾年。我喜歡在出版界工作——作為一個終生書迷和有抱負的作家,我每天上班時,都覺得自己像糖果店裡的孩子。

那些年裡,我自己的創作並不多;相反地,我如飢似渴地閱讀。出版工作拓寬了我的閱讀範圍,包涵商業、文學領域。我認為閱讀是培育一名好作家的最佳方式,我不確定出版從業經驗是否比那更直接地塑造了我的寫作,但那些經歷確實有所幫助,那讓我了解如何推廣小說、以及在世界上出版一本書是如何運作的。

  • 問:是什麼讓您決定成為一名作家呢?您最早從何時開始撰寫故事?您創作的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什麼主題的呢?

答:從有記憶起,我一直想成為小說家。我想如果在我還是個小女孩時,問我長大後想成為什麼,這就是我的答案(儘管當我對判斷、失敗等更具自主意識時,答案可能有所改變)。

我總是在筆記本上寫小故事,喜歡學校的創意寫作課,並且擁有活躍的想像力。我母親最近給了我一本精心製作的圖畫故事書,那是我在九歲或十歲時完成的作品,我完全忘了有這回事。那個故事名為《山姆的煩惱》(Sam’s Problem),講述一個小女孩向她的朋友撒謊,偽裝自己出身富裕家庭。(有趣的是,《在所有母親之間》裡也有一個角色叫山姆!)

我現在喜歡和我六歲的孩子談論故事靈感,他還在學習如何寫作和拼寫,但他具備創作出好情節的天賦!

  • 問:您童年時的夢想職業就是要成為一名故事講述者或者作家嗎?如今您身為作家與母親,一天的日常大致是什麼樣貌呢?當中您覺得最困難、最美好的部分是什麼呢?

答:十分有趣地,對我來說,寫作生活和我作為母親的生活完全重合——我直到兒子六個月大才開始寫小說,等於是同時間釐清、面對兩個全新的生活重心。我也在書寫關於母性的文章,從這方面來說,我很難將兩者區分開來。

我在第一年養成一個很好的寫作模式,當時孩子們都在學前班和幼兒園——我會把他們送走,然後愉快地直奔咖啡館,並在那裡寫上一整天,直到去接孩子們回家,然後便將電腦擺在一邊,全心陪伴孩子們。這樣的寫作模式令人滿意並富有成效。

如今COVID-19來襲,我們居住的多倫多仍處於疫情之中,孩子們也尚未重返學校。我發現在和孩子們一起待在家的生活裡,若要將寫作與推廣書籍的時間排入日常,便會面臨巨大壓力。

現在,我大部分都在早上五點起床寫作,能寫到孩子們起床,接著迎戰每個混亂的一天,雖然很累,但這是我現在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但話雖如此,我仍非常感謝寫作給予我作為母親的自由與彈性。我的孩子們能看著我每天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長大,我對此心存感激,也希望這讓他們相信,未來他們也能追求心之所向。對我來說,這就是最美好的部分。

  • 問:您認為結婚生子是女性完整人生的必經過程嗎?為什麼?女性該如何避免面對書中提及的困境?您認為愛能夠解決一切嗎?為什麼?如果希望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針對未婚、尚未有孩子的女性您有什麼建議嗎?

答:我完全不同意女人必須結婚生子才能完整人生,我的觀點恰恰相反!《在所有母親之間》的許多讀者都曾反饋,這本小說可說是公正地替她們不想生孩子的想法背書,更是一種佐證。女性經常因為這個決定,受到評判和質疑,但我必須說,並非所有女性都應當成為母親。

有些女性知道這不是她們理想中的生活,她們知道自己不會喜歡母親這個角色與身份。我們在小說中也看到這樣的例子——知道做母親不會讓她們快樂的女性,卻被社會框架給困住,甚至別無選擇。她們無權做出不同抉擇,更令人難過的是,我們明顯看到這對她們而言並無益處。

  • 問:根據您的個人經驗,您認為從女兒、單身女性轉變為母親、妻子,對您的生活與心境有哪些改變呢?